次日,吃过早饭后,方大勇出发前往葛集镇。

方家沟距离葛集镇大约三十里地,待他到达葛集镇的时候,举办集市的镇主干道上已经有许多商贩和来赶集的人了。

在一个靠近路口的位置,他找到了正在摆摊的葛建国和陈萍。

此时的摊位前,有一位顾客正在买凉皮。

葛建国正在切凉皮,陈萍站在旁边,一边帮忙撑开一个塑料袋,一边满脸笑容地招呼旁边一位似乎正在纠结犹豫要不要买凉皮的青年。

“大兄弟,来份凉皮呗!我们家凉皮是正宗的方家凉皮,和那个上了报纸的、县城东关集市的方家凉皮味道一模一样,软滑筋道、香辣美味,好吃极了,你买一份尝尝,绝对不后悔!”

“和方家凉皮的味道一样?”

青年一脸质疑:“姐,我前几天买过你们的凉皮,那味道,虽然不算太难吃吧,但和方家凉皮相比,还是差太远了。你说你家凉皮和方家凉皮一模一样,这不是骗人吗?”

“没骗你!”

陈萍赶紧解释道:“以前我们家的凉皮味道确实不太好,但前两天,我们刚从方家凉皮那里学来了他们的配方和技术,现在做的凉皮和调料,所有的东西都是方家凉皮的方老板手把手教的,绝对和他们家的凉皮和调料一模一样!姐绝对不骗人,不信你买一份尝尝,骗你的话,姐这摊子直接送给你了!”

“我要你摊子干什么,我又不卖凉皮……”

青年嘟囔道:“算了吧,我还是改天去县城里吃方家凉皮吧,你家的凉皮……”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肩膀上突然被人拍了一下。

他转头看去,只见一个人正笑呵呵地看着他。

“兄弟,认识我吗?”

方大勇笑问道。

“啊,方老板!”

青年一脸惊讶:“你不是方家凉皮的方老板吗?”

“没错,是我。”

方大勇笑呵呵地点头。

“你怎么会在这里?”

“来看看我徒弟的摊子啊。”

方大勇指指葛建国的摊位,又指了指一脸惊喜的陈萍,笑道:“她没骗你,刚才说的都是真的,现如今他们卖的凉皮,都是跟我学的技术和配方,是完全按照我们方家凉皮的工艺来制作的,你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买一份尝尝!”

“好!好!”

青年神情兴奋地连连点头:“方老板,你说的话,我信!我现在就买,买一份……不,买三份!之前在县城里吃过一次你们的凉皮后,一直想吃,却由于离县城太远,吃不到!现在终于能在家门口吃到方家凉皮了,我一定要吃个过瘾!”

说着,他转身对着葛建国和陈萍大声道:“老板,给我来三份凉皮!”

“好嘞!”

葛建国刚把摊位前的顾客招呼完,闻言高兴地答应一声,又满面笑容地对方大勇打招呼:“方老板,来了啊!”

“嗯。”

方大勇点点头:“你忙你的,先给这位兄弟做凉皮。”

“好!”

葛建国笑着点头,开始忙活。

方大勇则走到他的身边,扯着嗓子大声喊了起来:“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正宗的方家凉皮!东关集市的方家凉皮!咱们葛集镇上也有正宗的方家凉皮啦!美味可口、物美价廉的方家凉皮!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

他的声音洪亮,中气十足,顿时吸引到了周围不少路人。

当即就有人围拢上来。

“方家凉皮?”

“这个凉皮是县城东关集市上的方家凉皮?”

“不可能吧,我吃过他家的凉皮,味道不怎么样……”

“我也吃过,和方家凉皮没法比……”

有人没注意方大勇的相貌,提出质疑。

但他们随即就遭到了正在买凉皮的青年的反驳和提醒:“什么不可能,你看清楚,这喊话的人是谁!”

“我的天,这不是方老板吗?”

“真是方家凉皮的方老板!”

“没错,是他,虽然我没去县城买过凉皮,但在报纸上看到过他的照片!”

“既然是方老板亲口说的,那就肯定没错了!”

“太好了,以后在咱们葛集镇,也可以吃到正宗的方家凉皮了!”

“我前几天为了吃方家凉皮,骑了一个多小时到县城,晒了一身汗,为了给家人带凉皮,还特意驮了一个泡沫箱,把凉皮放进去,还买了两袋冻成冰块的汽水放在里面给凉皮降温,实在是太麻烦了!现在好了,咱们这里有方家凉皮的摊位了,想吃不用再去东关集市,来这里就行了!”

“是啊是啊,太好了!”

众人欢喜不已,并且当场就有人在摊位前面排起了队,等着买凉皮。

不过,也并不是谁都认识方大勇、知道方家凉皮的。

“什么是方家凉皮?”

“什么方老板?就是这个小伙子吗?”

“你们怎么那么多人认识他?”

这些人不禁好奇询问。

当即,就有热心群众对他们解释。

“方家凉皮是县城东关集市上一个卖凉皮的,凉皮的味道可好了,县城里的人每天抢着排队购买,每天能卖出去好好几千份呢……”

“这个小伙子,不是别人,就是方家凉皮的老板方大勇,方家凉皮就是他做出来的!”

“方家凉皮还登上市里的《泽安日报》了呢,听说是有个市里的大领导,吃了方家凉皮后,赞不绝口,特意让报纸报道的!”

“我听说是一个大领导的女儿,来咱们长池县玩,吃了方家凉皮后觉得好吃,还要请方老板去市里摆摊呢……”

“听说方老板还没有对象,这个大领导的女儿,是不是看上方老板了啊?”

众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说的话有的还算靠谱,有的已经离谱到没边了。

不过无论如何,摊位前面迅速热闹了起来,也引得越来越多人往这边凑。

“看到没,人这不就来了吗?”

方大勇对葛建国和陈萍笑道:“做生意得舍得嗓子,舍得脸皮,大声吆喝!你不吆喝,谁知道你卖的是方家凉皮啊?其实今天我来不来,影响都不大,关键是你们得想办法让大家聚过来,做生意最重要的是人气,有了人气,这生意就好做了……”

“方老板说的是……”

葛建国和陈萍满脸笑容地附和,陈萍又笑道:“不过,方老板来与不来,肯定是不一样的,你现在就是一个活招牌,往这里一站,大家就都来买凉皮了。”

“我可不是来给你们当活招牌的。”

方大勇笑道:“你再吆喝吆喝吧,我去照相馆,找人过来给你们拍照片。”

“好,好。”

陈萍连声答应:“方老板,你忙你的,不用管我们,你能来站这么一下,喊那几嗓子,我们已经感激不尽了!”

“客气了,我这是售后服务。”

方大勇笑着摆摆手,骑上自行车,找到了葛集镇上的照相馆,请照相馆的老板拿着相机来到葛建国的摊位前拍了张照片,把葛建国、摊位,以及摊位前排队购买的顾客全都拍了进去。

待照片洗好后,方大勇把照片和底片一起买走,用信封装起来。

回到葛建国的摊位前,给已经忙得停不下来的葛建国和陈萍打了声招呼,婉拒了中午去家里吃饭的邀请后,离开了葛集镇。

到了村里后,他并没有立即回家,而是去了小卖部。

“大娘,忙什么呢?”

走进小卖部,他笑呵呵地向郭秋兰打招呼。

“呀,大勇来了啊,快坐快坐!”

郭秋兰把手里的一只鞋和针线放下,一边热情地给方大勇递凳子,一边笑道:“这不是你大爷最近忙着准备建蔬菜大棚嘛,每天带着咱们村同样要建蔬菜大棚的那几户人家去我娘家那边学种大棚的技术,在那里跑来跑去的,还帮着干活,把鞋都给磨破了,我给他补补……大勇,你没去赶集摆摊卖凉皮啊?”

说着话,她将凳子递到方大勇身边:“坐,坐!”

以前的她,对方大勇有多么厌恶,现在的她,对方大勇就有多热情。

这不仅是因为方大勇已经浪子回头、悔过自新了,还因为自己的老公和女儿。

女儿自不必多说,在方大勇家里干活,一个月能领180块钱的工资,比以前在家里闲着强多了,甚至比出门打工还好——不必在外面受苦受罪,挣得还不少。

老公方志文那边,现如今积极配合镇上搞那个干部承诺制和筹备蔬菜大棚,工作成果显著,多次受到袁书记的表扬。

方大勇在这些事里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比如请袁书记联系低息贷款和农业指导,又比如帮忙出主意让村里搞“好婆婆”、“好媳妇”的宣传和评选,这些事情都直接性地帮助了方志文。

而最近方大勇家里又在村里雇了几个人帮忙,为村里提供了多个就业岗位,提高村民们的收入,这也间接相当于方志文这个村支书兼村长的政绩。

因此,郭秋兰现在看着方大勇,可谓是怎么看怎么顺眼,并且几乎逢人就说方大勇的好话,甚至前几天还想帮方大勇介绍对象呢。

她搜集了几个女孩的信息,告诉了方奶奶,让方奶奶转告方大勇,把方大勇吓了一跳,差点以为奶奶要让自己相亲去了。

“我忙点别的事情,没去。”

方大勇坐下,笑道。

“是教别人卖凉皮的事吗?”

郭秋兰问道:“我听冬香说,有个葛集镇的人,去你家里学怎么做凉皮了?”

“对,他已经学完回去了,今天已经开始摆摊了,生意挺好的。”

方大勇笑道。

“你家凉皮的味道那么好,搁在哪里卖,肯定都有人喜欢。”

郭秋兰说道,又问:“大勇,你家这凉皮配方,谁买都行吗?”

“都行啊。”

方大勇笑道:“大娘,你如果想买的话,我还可以给你打个折呢,你学了之后,可以去白集镇上摆摊,挣的钱肯定比开小卖部多。回头冬香也可以给你帮忙,你们娘俩做自己家的买卖,我再另外雇个人就行了。”

“我就算了。”

郭秋兰笑道:“你大爷现在忙得不得了,将来如果家里种了蔬菜大棚,肯定更忙,我得帮他料理家里、地里的这些事。至于冬香,还是让她跟着你干吧,大勇,你多教教她、带带她,哦,不是说让你教她做凉皮,是说让你教教她做人做事的道理……”

见方大勇笑呵呵地点头,她又继续说道:“大勇,我是想,让你斌哥和桂芝嫂子去卖凉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