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建国铺好床,躺在床上眯了一会儿。

但正如方大勇所说的,他的心情既兴奋激动,又忐忑不安,根本睡不着,于是就向坐在院子里树荫底下看书的方四海询问前边院的位置。

方四海放下了手中的小学二年级课本,把葛建国带去了前边院里,然后回家继续看书。

前段时间,二哥已经帮他在村里的小学报名了,九月初下学期开学,就可以去学校里读小学二年级了。

但他担心已经三年没读书的自己跟不上功课,于是从别人家里借来了一二年级的课本,每天学习。

先复习一年级,再预习二年级。

前两天,他刚刚把一年级的课本复习一遍,感觉已经学得差不多了,如今便开始预习二年级的功课。

他知道自己底子弱,起步晚,如今已经落后了同龄人,所以学得十分认真,希望到了学校里,不会落后于同班同学。

甚至,他还期望着,自己能够早点把二年级的知识全部学会,然后就自学三年级的知识,就这样一直往前学,说不定什么时候,他就可以跳一级,减少一些年龄方面的劣势了。

葛建国来到前边院里时,方奶奶和二婶正在准备各种香料和配料,准备熬制辣椒油。

见葛建国来了,她们也都挺热情的,与他打过招呼后,继续忙着准备东西。

葛建国见她们大大方方的,丝毫没有藏着掖着的感觉,心里更加放心了,于是上前一边帮着打下手,一边研究这些香料的种类和搭配,有疑惑的地方,他就提出来。

方奶奶和二婶平日里都是按照方大勇教给她们的配方和技艺熬制辣椒油,她们按部就班地干活,倒不会考虑许多,因此对于葛建国的疑惑,她们有的能解释,有的则说不清楚,就让葛建国明天再去问方大勇。

葛建国便点点头,继续旁观学习。

这一下午,他看了辣椒油和大料水的完整制作过程,感觉涨了不少见识,也学会了不少知识,但仍有不少疑问,他就暂时记在心里,等回头再请教方大勇。

到了晚上,方大勇今天吃过晚饭后没有继续睡觉,而是先来到东屋里,向葛建国口头讲述了一遍凉皮的制作工艺和技巧。

从和面揉面,到蒸制凉皮,再到辣椒油、大料水和蒜水的制作,详详细细地讲了一遍,并且顺便解答了葛建国的一些疑问。

葛建国则是拿着自己带来的小本本和笔,认真而又快速地记录着方大勇所讲的内容,恨不得把每一个字都写下来,生怕遗漏掉其中一句。

“不用急着记笔记。”

方大勇见状,笑道:“我只是暂时闲着没事,先给你讲一遍,让你提前熟悉一下。

后面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我还会更加细致地向你进行讲解的,到时候你再记笔记也不迟。

而且回头我还可以帮你检查一遍笔记,如果其中有不准确或者遗漏的地方,我会告诉你的。”

“谢谢方老板!”

葛建国真心诚意地表示感谢,到这个时候,他已经完全相信方大勇是毫无保留地在向他传授方家凉皮的技术和配方了。

晚上九点多,方大勇开始和面,同时再一次向葛建国进行讲解。

“一斤面粉半斤水,揣成面团,然后揉光,再放入凉水中,反复揉搓,洗出面浆……”

方大勇说道:“其实和面洗面这个步骤,并没有太多讲究,你的凉皮不够筋道,主要原因可能有两个。

一个是对面浆的稠稀度判断不准确,所用的面浆太稀了,另一个原因是蒸面皮的火候太小、温度不够。

第一个问题,待会儿面浆沉淀出来后,我向你讲解如何判断面浆的稠稀度是否符合要求。

第二个问题,有了咱们的凉皮机后,很容易就解决了,根据这几台凉皮机的使用情况综合来说,开最大火,蒸制2分40秒左右,就可以制作出一张方家凉皮标准大小、厚度的凉皮……”

葛建国认真听讲,仔仔细细地往心里记。

和面,洗面,面浆沉淀好后,方大勇教给葛建国如何判断面浆的稠稀度是否符合做凉皮的标准。

他拿着勺子反复地舀动面浆,让面浆从勺子里流入回面盆里:“就是这个稠稀度,你仔细观察一下,凭经验和感觉记住这个状态就可以了,待会儿其他盆里的面浆沉淀好后,去反复观察记忆,把它牢牢地记在心里。

如果你非要我给你一个具体的衡量标准,那我建议你去买一个浓度计,17-18个点的面浆浓度,就是做凉皮的理想状态……”

葛建国以前是做油条的,油条也是面食,因此他在这方面还是有一些经验和基础在的,所以很快就凭经验和感觉记住了面浆的合适状态,不过他还是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下了“面浆浓度为17-18点”,生怕浪费掉任何知识。

十一点半过后,员工们陆续到齐,方二山等人也起床了,众人开始制作凉皮。

方大勇亲自操作一台凉皮机,教给葛建国一张凉皮该用多少面浆,如何将面浆摇晃均匀,使其厚度一致,待葛建国学习一番理论后,又交给葛建国一个铁锣,让他自己尝试。

到了上午,家人们去赶集卖凉皮了,熬了一夜的方大勇告诉葛建国,下午教大料水和辣椒油的制作工艺,就回屋睡觉休息了。

葛建国从前天晚上忙着借钱,折腾得没能睡好,昨天白天又激动地睡不着觉,然后晚上和方大勇一起熬了一夜,此时更是困得几乎睁不开眼了,回到屋里倒头就睡,待到吃午饭的时候才被叫醒。

看着餐桌上的红烧肉、凉拌鸡丝、糖醋里脊和西红柿炒蛋,他不禁大为震惊,想了想,好奇地问道:“方老板,你们家里今天有人过生日?”

“没人过生日。”

方大勇笑道:“这就是我们家里的正常伙食标准,平时中午都是这么吃的,至少两个荤菜。”

“这……这也太奢侈了吧!”

葛建国目瞪口呆,他们家里,一个月左右才舍得吃一次肉,而且每次都是买半斤左右的猪肉,和青菜一起炒炒吃,或者买些便宜的大骨头煮汤喝,就算是过过吃肉的瘾,解解嘴馋了。

而且,像他这种吃肉的频率,在农村里面其实已经算是高的、十分难得了,很多人都是逢年过节才舍得吃一点点肉的。

因此,他实在是难以想象,竟然有人可以每天中午吃肉,而且不是一种肉、不是一点肉,是多种多样的、充足的肉!

“奢侈?”

方大勇摇了摇头,呵呵笑道:“现在的你,觉得奢侈,很正常,因为以你现在的收入情况,确实不能这样吃肉。

但一个月后,我相信你的想法肯定会发生转变。

因为,到那时候,凭你的收入,这样的饭菜,这样的生活,你也可以轻松拥有!

加油吧,老葛,争取今天就把大料水和辣椒油的制作方法学会,明天回家准备准备,再来我这把凉皮机拉回家去,后天就可以去葛集镇摆摊挣钱了!”

“嗯嗯,我努力,争取下午学会!”

葛建国用力点头,内心涌出对未来的无限渴望。

他要好好学习制作凉皮的技术,他要努力做凉皮、卖凉皮,多多挣钱,让他们家里人也可以天天吃肉,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吃罢午饭。

方大勇带着葛建国,再次来到前边院里,亲自向他传授大料水和辣椒油的制作技术。

方大勇不仅教他如何做,还会告诉他,为什么会这么做,每一种香料、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详细讲解,让他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经过这一下午的学习,葛建国发现自己不仅学会了大料水和辣椒油的制作,对于各种香料的特性、功效和用法,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甚至发觉了自己平时炒菜放香料的一些错误之处。

学完之后,他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在东屋里把今天学到的东西全都整理了一遍,然后把笔记交给方大勇核对,并且睡了上半夜后,到了下半夜,他又起床跟着大家一起做凉皮到天亮。

上午,他睡了半天,养精蓄锐。

中午,方二山等人赶集回来后不久,何阳把他的凉皮机驮了回来。

早已等得望眼欲穿的葛建国迫不及待地把凉皮机仔仔细细、小心翼翼地绑在了自己的自行车后座上,又真挚且诚恳地向方大勇道谢:“谢谢方老板,毫无保留地把所有技术和配方都教给了我,还教会了我许多其他方面的知识……”

“我收了你的钱,还签了合同,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方大勇笑道:“别说这些客气话了,回去认真仔细地准备一下,明天半夜起来做凉皮,准备200份以上的凉皮去葛集镇赶集吧。”

“200份凉皮……”

葛建国有点担心:“第一天去摆摊,这么多凉皮,会不会太多了?要不然,我先做……100份试试?”

其实他想的是,先做50份试试,但面对方大勇,他又不好意思说这么少,所以改成了100份。

“要对方家凉皮有信心,对自己有信心嘛!”

方大勇笑道:“而且我明天也会过去,帮你吆喝吆喝,顺便在你们镇上请个照相师傅,给你拍张宣传照片。”

“方老板会去?”

葛建国大喜:“那我就放心了!有你在,200份凉皮肯定没问题,我这就回去准备!”

“去吧,路上骑慢点,别把凉皮机颠坏了。”

方大勇提醒道。

“好,方老板你明天一定要去啊!”

“一定去,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