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思杰问小陈:“你觉得徐县长是个什么样的人?”

说得正开心地小陈的答案十分从心:“是个一心为临山脱贫致富的人。”

这个答案让丁思杰有些好笑,他算是看出来了,小陈和钱利丰都是徐晓山的迷弟。

他对徐晓山生出了几分好奇,徐晓山到底有什么魅力,能让他身边的人评价这么高?

他看向窗外,只见之前路两边抛荒的土地现在都种上了水稻,此时稻田里一片金黄,一片丰收的景象。

丁思杰有些意外:“这地之前不是一直荒着吗?这是有人承包了吗?”

小陈瞟了一眼窗外说:“没有人承包,这些地都是村民自己种的,村里集资,县里又拨了一部分的钱,村里就买了一些农机,现在插秧和播种都不用完全靠人工,都是用机器在做。”

“你看那边,联合收割机正在收稻子,这机器收起来可快了,我家的地以前一家六口人加起来也收不了一亩地,可是现在一台联合收割机,一天能收几十亩。”

“机器能进得来,收获的农作物能很快就运出去,还不累人,这些农作物收好后就能卖出去,村民们就不愿让地再荒着了,今年村子里大多数地都种上了。”

“按这样发展下去,以后临山就不会再出现抛耕抛种的现象,地里的收成虽然不算多,但也是一份收入,重点是现在种田没有以前那么累了,产出却一点都不比以前少。”

丁思杰看着在地里收割的机器有些意外,他实在是没有想到,居然能在临山看到现代化的收割机!

临山城里现在看不到太多的变化,但是农村的变化却不是一般大!

他作为临山本地人,从小在村子里长大,太清楚这些变化意味着什么。

小陈还说着临山这一两年的变化,丁思杰看着路边忙着收稻子的农民,他之前觉得临山有变化,却不知道哪里变了,现在却知道是哪里变了。

之前的临山一片死气沉沉,看不到一点希望,大家都说这里是改革开放的春风都吹不到的地方。

现在的临山焕发着勃勃生机,虽然山那是那座山,地还是那片地,承载的东西却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有奔头”。

丁思杰之前想着把厂子迁回临山,心里其实是有些顾虑的,他从小在临山长大,知道这里各单位有一些不算太好的习气,做事拖拉,喜欢踢皮球。

他之前见过其他朋友把厂子迁回老家,没投资之前,他们都说得好好的,投资之后,就没有人管了。

就在前不久,他有个朋友的厂子搬进某个工业园里,通水通电这个基础的工作,当地分管的单位愣是给他拖了两个多月才弄好。

有这些前车之鉴,所以丁思杰在把厂子建在哪里的这件事情上是十分谨慎的。

他和孔应武接触,一方面是想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好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和孔应武之前就认知,知道孔应武做事还算利索。

但是他没想到,临山的这位新县长似乎比孔应武做事更有魄力。

他心里的顾虑打消了不少,心里的天秤不自觉地朝临山倾斜。

他的父母这一次并没有跟他一起回临山,他所谓的回家,是去看看他的大伯和几位姑姑。

小陈把车开进丁思杰大伯的院子里,门上却挂了一把锁,丁思杰去邻居家一问,才知道今天轮到他大伯收稻子,这会都在地里忙。

丁思杰心念一动,便决定去地里看看,从他家出来的时候要经过大队部,那里盖了一栋两层楼的村民活动中心,门口有一块用水泥刮平的地面,旁边还有几个常见的健身器材,几个孩子正在上面玩。

丁思杰有些意外,邻居在旁边解释:“这个活动中心是去年才修好的,用的是之前村里废弃的砖头,里面有几个办公室,现在村干部都在这里办公,村里有什么事,都会在这里开会。”

“门前那块平地,是去年修路的时候,村里找修路的工程商帮忙铺平的,这样下雨天就不会踩得地上全是泥了。”

丁思杰知道这样一栋楼盖起来虽然花不了多少钱,但是村里之前一直没有盖,直到去年才盖,估计也是上面的提议。

丁思杰到此时,对徐晓山充满了兴趣,这个人才来临山多长时间,就带来这么大的变化,真的太有意思了。

丁思杰的大伯听说他回来了十分开心,立即让他的伯娘骑着电瓶车去镇子上买菜。

他不想让老人奔忙,毕竟村里离镇上并不算近,他记忆里去镇子上一趟是要一点时间。

他大伯却笑着说:“现在路修好了,你大伯娘骑电瓶车,一刻钟就能打个来回,一点都不费事!”

丁思杰大伯还要留小陈吃晚饭,小陈推说县里还有事,他让丁思杰有事就给他打电话,他随时都可以过来接送丁思杰。

小陈一走,丁思杰就问他大伯关于县里这一两年发生的事情,大伯便说:“要说县里最大的变化,对我来讲,就是门口的路修好了,种地比之前方便了,高铁站在落户我们临山,这些都是徐县长上任后的变化……”

丁思杰今天耳朵里被灌了一大堆关于徐晓山的事,他耐心听大伯说完,整体来讲,和小陈说的版本相差无几,只是大伯有他的一些关于细节上的体会,侧重点也和他们不太一样。

大伯没有什么文化,对于那些大的政策的方向他不了解,他只关心发生在他身边的事情。

因为是身边发生的事情,所以大伯说得格外的细致,比如说家门口的这条马路是怎么修的,村里的联合收割机又是怎么买的,县里又有什么便民利民的好政策……

丁思杰心里对徐晓山就更好奇了,小陈和钱利丰为徐晓山说话他并不意外,意外的是大伯和村民都在夸徐晓山。

他笑着说:“大伯,徐县山这是给你吃了什么迷魂药?你这么夸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