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以个人经验来对一些认识下定论,所以当遇到那些不曾遇到的事情时,会有种颠覆,刷新的体验。而人生就是在这样不断颠覆和刷新的过程中积累成长,随着时间让自己的认识结构变得完整。

步千璇内心深处对江南丝竹的认识也在这场表演中又增加了新的内容。她深信音乐在某种程度上是增进了社会交流的,就像她和征征一样,如果不是因为古筝可能她们俩就是人群中互相讨厌的两个人。而现在,虽然她们不一定能做朋友,至少她们俩多了一些交流,关于古筝,关于江南丝竹。还有余庆班里那些乐手们,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他们可以随时交流江南丝竹,连所谓的代沟在此面前都不值一提。

在江南“会社”之风由来已久,读书人要立社,士女们要结诗酒文社,提倡风雅。考功名的要加社盟,江南丝竹自然不会例外,有“清音社”和“清乐社”。自宋明到民国、现代。丝竹乐社1900年开始在上海蔚然成风,自然是因为上海那时的繁华,渐渐地,太仓的江南丝竹社像退出舞台一般无声无息。

现在上海这们的乐社仍然很多,步千璇和张池羽就曾去过至今一直有爱好者汇聚在一起搿丝竹的湖心亭雅集。他们是自由的,他们为自己对乐器能演奏出什么样的乐趣而在一起搿丝竹。反而他们在外面的名气更大,而太仓的江南丝竹乐队认真细致,反而像是被罩了个金钟罩,只在罩内响。步千璇看着这些一起合乐的乐手们,他们脸上荡漾着沉醉乐曲中的美,她仿佛突然明白了江南丝竹的意义,这就是江南人,这就是属于江南的曲调,浸润着他们的情感就足够了似地那么容易满足,又安逸。而她也终于明白了,科学化不是万能的,口传心授仍然是一些艺术门类需要的。

台下的听众们都看到今天乐班里多了两张新面孔,张池羽虽然偶尔客串,年纪小的时候,也曾来过余庆班表演,但他是正在成长中的年轻人,一年一个变化,有些江南丝竹的老观众自然是认得他的,毕竟他在太仓城里江南丝竹馆的乐队上表演的次数多,他们会看到得多一点。但那位一身白裙的年轻女子就都不认得了。难免有人在台下窃窃私语。

“这是新招来的?”有人问。

“看这琵琶弹得这么好,不像是普通的乐手啊。”

“难怪今天演的这么好听,这是来了新鲜血液呀。”

“那女孩子怎么看起来这么眼熟啊?”

“没见过。”

众说纷纭,只有坐在最前面的高班主听得清楚,他假装什么也没听到,笑眯眯地欣赏着表演,时不时地还和来看表演的重要来宾交流几句。

“老高,这囡是哪儿来的?看着像谁的孩子呢?”那个说眼熟的人凑到高班主耳边问道。

高班主收起脸上的笑意,“我只看技术,没打听是谁的孩子。”

问话的,就是王旭。

张池羽在开场前就看到他进来了,眼底一抹冷意,为了不影响演奏的情绪,他一直垂着眼眸,这是步千璇在太仓的第一场演出,虽然不是什么大表演,只是乡镇里的活动,但也是步千璇来到江南丝竹民间的重要一步,他可不想让任何人任何事,影响了这场演出。

王旭在高班主那讨了个没趣,讪讪地把身子靠回自己的椅背上,那双不怀好意的眼睛直盯盯地盯着步千璇看。如果步千璇的父母曾经没那么出众,或许还看不出什么,可是她即像爸又像妈,何况,那双她父亲特有的眼睛,熟悉他们的人很难没有印象。

谁也不知道王旭在想什么,反正今天他看表演的时候话比以往都少,没有他自鸣得意的解说,反而让观众十分享受。

两首曲目演奏结束,台下响起掌声,所有人都站了起来,高班主很骄傲地冲上了舞台,向大家介绍道:“今天我们乐班来了位琵琶乐手,她可是中央音乐学院的高才生,有她的加入让今天的演奏更加精彩。”

下面的观众又响起掌声送给步千璇,步千璇很礼貌地抱着她的琵琶向大家行了个礼。她行完那个礼再抬起头的时候,王旭怔住了。

高班主下来和来宾们握手致谢,王旭又凑上来,“老高,我看她长得很像白婷汐……”

高班主像没听见似地离开王旭向最远处的一个来宾走去,“谢谢,有各位的关注才让江南丝竹走得更远。”

“老高啊,的解需要年轻人把江南丝竹传承下去。”那位嘉宾说道,“我们太仓这么好的非遗艺术,不推广出去真是太可惜了。”

“我们一直在努力。”高班主仍然笑着说道,他脸上的阳光是来自心底的能量,让他永远都是一副充满信心的样子。连张明都没有他那么自信,而这时大家才看到坐在第二排的张明。

“张馆长,你来了怎么没出声?”高班主又瞪大了眼睛,他脸上的表情总是很丰富,他马上走过去拉住张明给坐在前排的几位来宾介绍。张明在太仓也算是文化届有名气的人物,几位来宾都纷纷和他打招呼。高班主指着台上的张池羽说,“那个吹笛子的就是他的公子,后继有人,后继有人啊。”

众多来宾纷纷夸赞了一番。

台上的乐手们退场时,步千璇也看到了张明,她看向张明的时候,脸上的笑容退了下去。

而在台下的王旭仍然目不转睛地盯着步千璇,看到了她的目光,看到了她看着的方向正是张明。

一个喜欢搬弄是非的人眼里就都是非,王旭拉起唇角,就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似地兴奋。他的确是个聪明的人,不然不会只凭着一些皮毛的知识,混迹各个文化圈那么久。可惜聪明总是不用在正经地方,只会给别人带去灾难。

“老张,台上那个女孩儿看着真眼熟。”王旭不知什么时候站到了张明的身边,张明转头看他一眼,没有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