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连续排练了几曲,乐手们开始变着样地加入新的元素进来,步千璇竟然有些应接不暇了,但即便他们加了各自的小技巧进来,并不影响合乐的效果,反而让原本固定不变的曲子变出许多新花样来,虽然不符合步千璇学的那些规定,却体现出了十足的趣味来。步千璇也就跟着几位乐手们的变化而变化,后来还自己试着加些变化,马上就有乐手互应进来,她听出是张池羽的二胡,眼波流转间瞥向他。
张池羽不曾抬目,沉醉乐曲之中,偶尔闭上双目,甚是陶醉,即便是听出步千璇出难题似地加些小动作进来,也只是微微牵唇,微乎其微的笑意,显得他另有一番气度,煞是迷人。
步千璇不禁心神微荡。
步千璇连忙收心,她又看向翁师傅和沈师傅,他们都是当年由民间前辈口传心授习得江南丝竹乐器的演奏,而且他们中的所有人又都不止会一种乐器,但这口传心授并不能量化,而且记忆不具备科学性,所以他们技艺自然比不得现在学院里的学生系统化、客观性的学习,可她从他们的神情之中看到的是悠然自得,看到的是沉醉迷恋,包括张池羽,他拉二胡和吹笛子的技艺也是从模仿他的父亲而来,并不比她学院里的同学差,要说差,大概有些细节之处的处理不同,但他处理的同样好听,那么这样一来,到底需要不需要那样的严谨呢?她有些疑惑了,这疑惑让她不自觉地微微皱起眉心,若有心事一般。突然觉得民间的即兴若是全部科学化了,还是否还可称为“江南丝竹”。
张池羽睁开眼睛时看到步千璇眉目间的那抹淡淡的愁绪,他不知道她是不是想起了自己的父母,还有那些让人难过的传言,刚才那享受于乐曲间的得意神情便也退却脸庞,也浮上点愁意来。
《中花六板》是乐手们十分喜爱用来合乐的曲目,百合不倦,百听不厌,初听觉得平缓但各乐器之间相互交织缠绕,时而分支,时而汇合,层次丰富,每个乐手都有展现自己的机会。步千璇在学院里的乐队也经常练这首曲子,可怎么听都和高班主乐班里的听起来不一样,这里更灵活,更轻盈。若不是在演奏技巧上略微逊色几分,她更喜欢在高班主乐班的演奏。
演奏结束后,步千璇笑着说:“今天我们演奏的又和昨天不一样了,是因为多了几位师傅吗?”
“《中花六板》若是细细论起来,有20个谱,每个乐器的谱不同不说,合奏一谱,胡琴二重奏版两谱,各乐器分谱14首,其中二胡有10谱,总旋律谱3首。哪一个谱有变化都会不同,当然会听着不一样,每个乐班的乐器不一样不说,演奏人的习惯和手法也不同,侧重又不一样,你说你听着会相同嘛?若是真的相同了,是不是又丢了那其中的趣儿了?”张池羽说完,步千璇自愧不如,她一个科班出来的人,这些她都在书上看到过,倒不如他在田野间体会的深刻,更没这番悟性。
“要是都像乐队里那样硬生生的背谱,恐怕都不知道要背哪个谱才靠谱了。”这句话是张池羽开玩笑说的。
步千璇想起在学院里乐队里的同学就这样抱怨过,抱怨《中花六板》的谱难背,那么多谱都背下来了,偏偏这个绕来绕去,就是背不下来了。而她自己能背下这谱也是妈妈在她练习时旁敲侧击好些妈妈独创的方法。这样看来,她也不是硬背出来的,是妈妈的功劳,而她的妈妈正是来自民间。
妈妈不止一次的告诉她要找到《中花六板》里的一些感觉就是要听,听别人的,靠上别人的,慢慢和所有人揉在一起,而每个人的演奏手法都不一样,对着谱背只会把这自己的框死了,听不出美了。
“看来有谱却无谱,说是无谱却有谱。”这是妈妈一直告诉她如何演奏《中花六板》的窍门。弹奏中的变化不定,就决定了他们这些江南丝竹演奏者不能死背谱子去体会这种音乐。后来,妈妈给她找了好多版本的《中花六板》让她跟着录音合,她渐渐地才体会到如何掌握好《中花六板》的该怎么弹,什么时候该弹什么样的谱。
若是她不来江南,恐怕她永远不会明白江南丝竹演奏之“变”的魅力。只因为江南丝竹乐的板眼,就是节拍与其他音乐的不同,若是按着普通曲谱去理解,那演奏出来的《中花六板》就又是一样了,而她与高班主的乐班合下来,他们的板眼显然是另一种形式的,虽然她只从理论知识上明白了那是什么,但这次的合乐让她体会得如此分明,这是绝对的民间口传心授而来的结果,没人能写在纸上去教,只有田野间,只有这样的现场,才会看到那种无形的传承方式。
步千璇心底莫名感动,一边弹着一边竟然湿了眼角。
几曲下来,这个乐手们越发谈笑风声,个个心里畅快。高班主很欣慰,虽然这步千璇身上的秘密让他有所担忧,但看到乐班能有这些酣畅淋漓的演奏,他的心里都痒了,拿起板鼓就加入乐队,非要跟着练几首过过瘾。
步千璇一点都没猜错,高班主果然是敲板鼓的。乐班里听着最简单的板鼓,听起来好像一声又一声简单得很,却是资历最深的人才配得上敲的。那要弄得清所有曲式的板式,流水板、一眼板、三眼板、七眼板,然后还要记得住每一板式的第一音就是落板音,其他是眼。难着呢。
前些天听张池羽说她也要会一样配乐的乐器,她就想把板鼓学起来,实属不易,敲了几天她就放弃了。看高班主加入进来,心想:原来高手都是深藏不露的。
高班主是全班的总指挥,他就负责听,哪里不对,哪里谁需要怎么改,都靠他的耳朵了,而上台的时候,除非缺了什么乐器,他才会上,抛头露面的机会都给了其他乐手,是真正了不起的人。
这样一来,他们又合了几首,合得格外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