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二婶和方大勇四人一起前往东关集市。

帮忙把摊位支好,指导二婶卖凉皮,见二婶逐渐适应熟练后,方大勇便骑上自行车,向城南的何庄村而去。

上次去何庄村是什么时候,他已经记不清楚了。

放在这一世来说,至少也是四年前了。

而如果把前世也算上,那就是三十多年了。

太久太久没去,以至于他都记不清楚何庄村在什么位置了,拦了个路人问了问,才来到何庄村。

姥姥家在什么位置,同样记不清了。

正好路边有位正在拾掇柴火的妇女,方大勇便上前询问,何阳家住在哪里。

“你是谁啊?来找何阳做什么?”

妇女好奇询问。

“朋友。”

方大勇笑道:“来找何阳有点事。”

他从小到大也没来这里几次,以至于何庄村的人都不认识他,倒是为他省去了一些麻烦。

“那边。”

妇女为他指了一个方向:“往前走有个藕塘,藕塘边上那个绿漆大门的人家就是何阳家,不过你这个时候来,何阳不一定在家里,有可能已经出门了。”

“去上班了吗?”

方大勇问道。

“名义上是去上班,但他们那个厂子早就停工了,在那里待着也就是干瞪眼。”

妇女说道,轻叹一声:“别人干瞪眼,好歹还有家里其他人帮忙挣钱养家,何阳干瞪眼,可是要喝西北风的,听说他会到处打零工,今儿去这里,明儿去那里,谁也不知道他今天去哪里了。你去他家里看看吧,如果他没在家,你就再去他厂里问问,看厂里人知不知道他去什么地方了。”

“好,谢谢婶。”

方大勇道了声谢,骑着自行车找到那片藕塘,看到了藕塘边上的一户人家,木质大门是绿色的,不过漆色已经十分零落破旧,门框和墙体的缝隙里、大门四周、院墙顶上,都生长着荒草,透着一股颓废荒芜的气息。

大门用门栓插着,上面挂着一把锈迹斑斑的锁,显然,家里没人。

方大勇只好调转方向往回走。

刚才指路的妇女还在那里,见他回来,问道:“不在家?”

“不在家。”

方大勇点点头,问道:“婶,你知不知道何阳在哪个厂里上班?”

“就不远,食品二厂。”

妇女说道。

“食品二厂?”

方大勇一怔,这不就是他当初卖鳝鱼去的厂子吗,厂长姓鲍,买鳝鱼的是他媳妇和一堆亲戚。

“对,食品二厂。”

妇女点头道:“早些年效益还行,自从姓鲍的当了厂长后,一天不如一天……你去那里问问吧,说不定有人知道何阳去哪里了。”

“好,谢谢婶。”

离开何庄村,方大勇骑着自行车向食品二厂而去。

食品二厂也在城南,距离何庄村只有三四里地,刚才他从东关过来的时候,还从食品二厂附近路过了。

不大会儿,来到食品二厂。

和上次差不多,食品二厂的大门开着,传达室门口坐着老大爷。

有所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上次里的时候,老大爷是半眯着眼在休息,这一次,老大爷的眼睛完全闭合,脑袋后仰,已经打起了呼噜。

方大勇没有打扰老大爷的美梦,径直走了进去。

厂区里面依旧冷冷清清,随处可见各种垃圾,相比他上次来的时候,荒草更加茂盛了,许多野草已经疯长到了半人多高甚至一人高,风一吹,哗啦啦地摇晃,像芦苇丛似的。

再往前走,厂房里面传来了熟悉的打牌声。

方大勇准备过去,向里面的人打听一下情况,却见办公室那边,财务室的门打开,一个身材肥胖的中年妇女踩着慢吞吞的步子走了出来,在门口站定后,先“呵呸”一口浓痰吐在地上,然后懒洋洋地伸了个腰,砸吧了几下嘴。

正是他上次见过的,鲍夫人。

鲍夫人完成一套动作后,目光随意一扫,恰好看到了方大勇。

她先是微微一怔,继而眼神一亮,冲方大勇招手:“那个谁,这边,这边!”

方大勇原本没想和她打招呼,但见状也只能向她走去。

还没走到鲍夫人身前,鲍夫人便笑道:“我记得你,上次来卖黄鳝的小伙,是不是?你这次来,是不是又有黄鳝要卖?”

说着,她就打量起了方大勇的自行车,见自行车上空荡荡的,并没有水桶,更没有黄鳝,不禁露出失望的表情:“黄鳝呢?你不是来卖黄鳝的啊?”

“婶,我今天是来找人的。”

方大勇问道:“你知不知道何阳在哪里?”

“何阳?不知道。”

鲍夫人摇摇头:“是我们厂里的人吗?”

“是。”

“哦,那你待会儿去问问别人吧。”

鲍夫人说道:“我还以为你是来卖黄鳝的呢,上次你那两条黄鳝真不错,尤其是那条大的,老鲍吃了后别提多生龙活虎了,折腾了我大半夜,可把我累坏了……”

“……”

方大勇无语。

您倒是性格豪放,这也是能对我讲的吗?

鲍夫人却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的,还下意识地舔了舔嘴唇,不知道是在回味黄鳝的味道还是其他什么东西。

“婶,没什么其他事的话,我就去找人了。”

方大勇指了指厂房那边。

“去吧去吧!”

鲍夫人摆摆手,又道:“回头没事多去钓黄鳝,钓到一斤往上的,就送到这边来,我高价买!一条黄鳝好几十,不比你干活挣钱强?”

“是这回事。”

方大勇点头附和:“回头我多去河边坑边逛逛,钓到黄鳝就给婶送来!”

“嗯。”

鲍夫人点点头,转身回了屋。

方大勇则去了厂房那边,进去后,向正在打牌的一群人询问何阳在不在这里。

“何阳啊?早上来这里露了个面就走了,不知道去干嘛了。”

“肯定是去打工了。”

“去哪里打工了?这我就不清楚了。”

“前段时间,他好像还在木板厂里扛木头吧,你去那里看看,说不定在那里呢。”

“他好像在木板厂干了没几天吧,人家老板的亲戚把他挤走了,后来好像是去秸秆加工厂里扛大包了……”

“我怎么听说他是去工地干小工了?”

“不清楚,谁知道呢,他一天天的忙着到处找活干,也不怎么和咱们说话。”

“不找活干,他就得饿肚子。”

“唉,也是个可怜的孩子……”

众人七嘴八舌,到最后也没说清楚何阳到底去了什么地方,只提到了一个秸秆加工厂和工地。

方大勇只能离开食品二厂。

他准备去秸秆加工厂和附近的工地看看,如果还找不到,就只能明天一大早,趁何阳还没出家门的时候,去家里找他了。

打听到秸秆加工厂的位置后,他骑自行车过去,到了之后一打听,别人并不认识何阳,看来消息有误。

再去找工地。

县城及城南周边的工地,有好处,但其他几处工地都很小,这种工地需要的建筑工人少,一般情况下,几个人搭伙的建筑班子就能把活干了,应该不至于从外面招小工。

如果何阳去工地打零工的话,最有可能去的地方,就是方大勇他们每天送凉皮的机关家属院工地。

兜兜转转一大圈,方大勇又回到了东关这边,直奔工地而去。

刚到大门口,一辆小轿车从背后驶来,向工地里面驶去。

不过,就在小轿车即将驶进去的时候,却又停了下来,驾驶位上的玻璃窗被摇下来,胡德彪笑呵呵地冲他摆了摆手:“小方,今天没在东关集市上卖凉皮啊?怎么这么早过来了?”

“胡老板,我来找个人。”

方大勇连忙上前,道:“我有个弟弟,听说可能在工地上干活,我想着说不定在你这边,所以过来打听一下。”

“哦?你弟弟?”

胡德彪问道:“叫什么名字啊?”

“何阳,20岁。”

方大勇说道。

“何阳,20岁……”

胡德彪想了想,道:“我手底下没有这个人,不过我们这里还有一些临时的小工,不知道其中有没有你弟弟。这样,你先去门岗屋里坐会儿,我进去问问,如果在这里,我让他过来找你,如果没有这个人,我也派人过来给你说一声。我还有点事,就不在这儿陪你了。”

“谢谢胡老板!”

方大勇连声道谢,有胡德彪帮忙,自己就不用冒着被赶出来的风险,去工地上到处乱蹿找人了。

“小事一桩!”

胡德彪笑着摆摆手,开车进了工地。

方大勇没去门岗屋里,就站在门口等着。

大概过了十几分钟。

一个头戴黄色安全帽、全身溅满了泥巴和灰尘的高高瘦瘦的身影出现在了方大勇的视线中,他一边向大门口的方向而来,一边好奇地向大门口打量着,目光落在方大勇身上后,整个人猛地一愣,脚步一顿,站在了那里。

但很快,他又向门口走来,脚步明显快了许多,瘦得颧骨突出的脸上也浮现出些许憨厚的笑意。

方大勇原本还在努力回忆何阳的模样,担心自己见到人之后,会认不出来。

此时此刻,依稀的记忆浮现出来,与眼前这人的模样渐渐重合。

再看到此人见到自己时的反应,他已经确认,这人便是自己的表弟,何阳。

“阳阳!”

方大勇的脸上浮现出笑容,向何阳招了招手。

“哎!”

何阳笑着答应一声,快步过来,挠了挠头,道:“我正干着活呢,工头说外面有人找我,我还以为是厂里的人叫我回去,没想到是你……哥,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啊?”

“打听的。”

方大勇笑道:“我先去了你家,又去了食品二厂,还有秸秆加工厂,慢慢找到这里的。”

“去秸秆加工厂做什么?”

“你们工友,有人说你可能在那里扛大包,我就过去看看呗。”

方大勇笑道。

“哦。”

何阳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我去那里找过活,但人家人满了,不要我。后来听说这边工地上招小工,我就来这里干活了。”

“这样啊……”

方大勇点点头,问道:“你出来见我,影响不影响别人干活啊?”

“嗯,影响,我得赶快回去干活。”

何阳点点头,把手伸进脏兮兮的裤子兜里,掏出来几张皱巴巴的钱,向方大勇递过来:“哥,我身上就带了这些钱,一共是两块多,你拿着吧。等明天我把放在家里的钱拿来,再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