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上呢?”

周云清又说道:“你们城关镇,有没有什么可以发展的特色农业生产项目,或者是养殖业,也可以啊!”

“这个倒是可以。”

方大勇缓缓点头:“城关镇是农业镇,全镇土地平坦,耕地面积广,农业也一直是全镇的首要产业。其实如果要踏踏实实搞经济建设的话,从农业方面入手,肯定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比如说,发展特色农作物种植、建设蔬菜大棚种植基地等。

如果可以找到合适的项目,发展顺利的话,全镇的经济条件和人民群众收入水平肯定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说到这里,他又话锋一转:“不过,发展特色农业生产项目,并不是一件可以拍脑门决定、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时间和人力物力进行认真详细的调查,根据我们城关镇的情况,引入适合我们的项目,否则不仅做不出来成绩,反而会制造出一个烂摊子。

现如今,许多地方发展特色农业生产项目的时候,都有些考虑不周,或者急功近利,不进行长远规划。今天听说苹果价格涨了,就号召大家一起种苹果,明天听说苹果价格跌了、桃子价格涨了,再号召大家把刚种下去的苹果树砍了,改种桃树,老百姓被折腾得苦不堪言。

要么就是不考虑本地的气候土壤水文条件,听说其他地方种什么东西发财了,自己也跟着种植,结果遇到一堆麻烦,收成惨淡。还有一些地方,种植的农作物倒是合适,也长得挺好,但到了收获的时候,却没有足够的销售渠道,卖不出价格……各种各样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

所以,如果想在农业生产方面取得具有长远经济效益的成绩,必须要进行调查、论证、试验、推广,而这也就意味着,这件事情所需要的时间周期比较长。哪怕今天就着手开始去做这件事情,项目起码也得到明年才能正式推动,半年甚至一年后才能见到成效。

除非,不去考虑那些,就闭着眼蛮干,选一种目前市场经济价值高的特色农作物,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进行推广种植,今年秋收后就种上,然后袁书记就往上面打报告,把这项工作吹得天花乱坠……”

“停停停!”

袁书月打断她的话,笑道:“我可不是那种为了政绩就不管不顾、甚至捏造编织虚假成绩的人。而且,上级领导也不是傻瓜,我胡吹乱侃一通,领导是不会相信的……”

“看得出来,袁书记是一个想要踏踏实实做事的好干部。”

方大勇笑道:“如果所有的领导干部都能像袁书记一样尽心尽责、为人民服务,咱们城关镇何愁不发展,咱们国家何愁不复兴啊……哎?”

说到这里,他突然微微一怔,继而面露思索之色,喃喃自语道:“领导干部……领导干部……”

“方大勇,你想到了什么?”

周云清问道。

袁书月则抬了抬手,一双明亮的眸子既惊奇又期待地盯着方大勇:“先别说话,让他想。”

“或许,可以考虑从政务管理方面入手……”

方大勇缓缓开口,道:“对城关镇的领导干部提出要求,要求大家提高自身形象、提升管理水平、改善服务态度、做好本职工作……”

“就这?”

周云清有些失望,道:“这不都是平时就在做的事情吗?这些要求,平时各级政府部门也都在提啊,你的意思是让书月对城关镇领导干部反复强调,加强要求,严格约束吗?这样倒不是不行,可即便如此,最多也只能在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良风气,并不能做出来多大的成绩啊!”

“成绩并不在于要求所带来的结果,而在于要求的形式和过程。”

方大勇说道:“可以在通过在形式、过程、细节要求等方面的创新,提出一种新型的方案、制度,就比如说……干部承诺制。”

“干部承诺制?”

袁书月和周云清齐齐一怔。

“什么意思?”

周云清问道。

袁书月则低声沉吟几遍,沉声道:“方大勇,仔细说说你的想法。”

“一点突如其来的想法哈,你们随便听听。”

方大勇说道:“这个干部承诺制,简单来说,就是领导干部按照规章制度的要求,对社会作出公开承诺,然后在其他领导干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监督下组织实施,违背承诺要承担一定责任的机制。

它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广大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

而它具体实施起来,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岗位承诺,领导干部根据各自的岗位职责,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学习、工作提出具体目标和实现手段,对加强自身建设、优质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做出承诺……;第二部分是实事承诺,领导干部要发扬先进性与责任意识,在一个承诺周期内,做一件到几件不等的实事,率先垂范,发挥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所承诺的实事要根据自身特长和群众需求来制定,必须从实际出发、能够落到实处……。

所有的承诺,必须有明确的内容、标准、程序、时限、责任,以方便对这些承诺进行公平公正的认证考核……”

这种承诺制度,在后世的各级政府、各行各业里面,都是被广泛运用的。

即便方大勇从来没有在政府机关里面工作过,仅仅是通过新闻媒体报道和日常生活中的耳濡目染,也能说出个一二三四五来。

“每位领导干部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所承诺的内容提出细化方案和实现手段,并按照所做承诺执行,不断进行对比总结,找出不足,积累经验,而从组织角度上,每隔一段时间都可以召开一次推进会,对前阶段的承诺效果进行检查……”

“一个承诺周期结束时,要对各个领导干部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评比考核,评比考核可以采用个人自评、群众评议、领导考评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办法,将评比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几项,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

“对于成绩突出的领导干部给予必要的奖励,并将此项评比考核结果纳入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和优秀评选的参考项目里,而对于没有完成承诺的领导干部,则要进行批评与帮助,甚至是适当的惩罚……”

方大勇侃侃而谈,并没有刻意遮遮掩掩。

一方面,就算不提袁书月上次救了他和三妮的事情,人家堂堂一个城关镇书记,带着礼物亲自登门拜访,姿态放得这么低,话也说得很诚恳。既然人家真心前来请教,自己不能不识抬举,将人拒之门外,毕竟自己又不是诸葛亮,没必要玩三顾茅庐那一套。

另一方面,通过这两次的接触,他也看出来了,袁书月的的确确是想做一些事实的,虽然显得有点仓促急迫,但出发点是好的。这样愿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尽力去发展建设他的家乡的领导干部,他也愿意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其提供帮助。

而从私心方面来说,像袁书月这种年纪轻轻便能成为城关镇书记的人物,不论是个人能力还是身份背景,肯定都是不一般的。若是能借此机会与袁书月这个父母官搞好关系,对自己家里的事业发展,肯定多多少少也会有些好处。

因此,他一边思索回忆,一边缓缓讲述,把自己记忆中的承诺制相关知识说给袁书月和周云清听。

袁书月和周云清听得非常认真。

越听,他们的表情越严肃,眼神越认真。

内心也愈发觉得惊讶震撼。

袁书月从小生活在官员家庭,爷爷、父亲都是从政的,自己也在市委工作了两年,如今又是一镇书记。

周云清虽然只是个报社编辑,但工作内容也常常涉及政务报道。而且她也是名牌大学毕业,同样家世深厚,耳濡目染下多多少少也懂得一些行政道理,否则也不会积极地为袁书月出谋划策。

二人凭借自己自己的知识、阅历和灵敏的思维,很快就领悟到了这个干部承诺制所蕴含的巨大能量。

全国各级政府都在搞政务建设,但怎么搞、怎么搞好,是一门大学问。

都常说要搞出新意、搞出亮点,但新意和亮点哪是那么简单就能搞出来的?

绝大多数地方,都只是在循规蹈矩,按照上级领导部门的要求,按部就班地往下传达要求。

只有很少地方的政府,能够推陈出新,想出一些既有创新性、又有实践性的举措,在政务建设工作中脱颖而出。

而毫无疑问,这个干部承诺制,就是一个兼具创新性和实践性的新型举措!

并且,和其他一些地方性举措相比,这个举措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它的普遍适用性和推广性!

这项举措,可以在城关镇实施,也可以在长池县实施,可以在一线大城市实施,也可以在偏远落后山区实施,可以在北疆实施,也可以在南方实施……各个地方,各级政府,都可以贯彻精神,推广这个干部承诺制!

意识到这一点后,袁书月的眼神愈发明亮。

若是自己能够将干部承诺制在城关镇实施开来,并且搞出一些名堂的话,县、市领导是不是就会把这件事情当作政务建设的优秀典型向更上一级的政府领导汇报?省级领导若是对这项工作加以肯定,那自己的企业改革工作是不是也就可以顺便推动推动?

甚至,还可以再大胆一点。

若是省里觉得干部承诺制好,会不会再向更上级汇报?

自己是不是就可以获得更多更强大的助力?

想到这里,她不禁精神振奋、情绪激动,甚至呼吸都有了些许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