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的形势变化得极快。

快到了让人无法想象,甚至连思绪也跟不上的地步。

比如……

因为大理寺少卿一职的空缺,那位不久前才成为了众矢之的大理寺寺卿范景山,此刻俨然化作了一个香饽饽。

特别是诸如六部尚书这种在朝堂之上,有足够的话语权的重臣。

两仪殿内。

作为内侍监的监正,老太监乌坚白站在龙椅旁,朝着台阶下的群臣大声喊了一句‘散朝’之后,早就受够了这大蒸笼热气的众人忙不迭匆匆地从大殿的正门离去。

可偏偏总有几位像是有意又像是故作般地,脚步显得极为缓慢,似乎在不知不觉之中朝着那名孤家寡人般的大理寺寺卿范景山靠拢了几分。

很快……

空旷的皇宫大道上便三三两两的布满了离朝的大臣们,特别是六部之二的吏部尚书高士廉与刑部尚书李道宗,倒是一点儿也不偷摸,分明就是眼看着脚尖都要踩在了范景山的脚后跟上。

作为大理寺的寺卿,范景山自然早就察觉到了周身的变化,而那些故作靠近般的朝堂重臣们,也纷纷被他眼底的余光审视了个遍。

显而易见……

能够吸引这么多的帝国大臣,自然不可能是因为某个快要进棺材的糟老头子,而是那个悬而未决甚至连提都没机会提一声的大理寺少卿一职。

此时此刻,范景山的心里却丝毫没有表现出任何壮士断腕后的痛苦与悲恸。

原因很简单……

作为一个七十多岁的古来稀者,无论如何都没有机会进行擢升甚至是封为宰辅。

所谓的滔天权势又或者是心血栽培的党羽,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

为了保住霍英东这个能够威胁到自己晚年生命的天大秘密,牺牲一个张英范的仕途,孰轻孰重,范景山想必已经拿捏得极为清楚。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

不仅仅是张英范,就连这位大理寺寺卿自己也只剩下区区半年的仕途。

过了年关之后,便到了上书请辞的年纪。

就算牺牲官场朝堂上的一切,范景山也必须要保证这半年的光景,安然无恙。

当然,无论是一直跟在身后的吏部尚书高士廉还是紧随侧旁的刑部尚书李道宗,又或是中书令房玄龄与谏议大夫魏征,朝中凡是能够数得着姓名的大臣们,却根本没有一个能够猜到范景山为何要放弃自己一把屎一尿带出来的门生。

按理来说,为了继续保证自己在致仕之后仍然对朝堂有足够的影响力,为了保证自己的晚年生活不被那些曾经的对手秋后算账,痛打落水狗,就算这位大理寺寺卿再如何蠢笨,再如何傻瓜,也不可能作出这种自绝后路的短视之举。

不过……

想不通,便暂时不用去想。

因为,为了顺利得到大理寺少卿一职,这将是某些帝国大臣们极为重要的谈判筹码。

年迈的范景山走路的速度也有些慢。

明明方才带着张英范入宫的时候脚步飞快,理所当然……

这位大理寺寺卿放慢脚步的真正原因,自然是因为在等人。

可能等的是一群人,也可能等的是一个人。

随着范景山的脚步越放越缓,周围数得着的帝国大臣们与他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近……

这位大理寺寺卿早已料到了这一切,但是他的脸色却变得有些难看。

甚至是……

不忿。

很快……

伴随着一阵凌厉的寒风袭身而过,范景山终于停下了脚步。

他并没有望向周围那些大臣们一眼,而是微微抬起头,将目光落在了那道森然威立的朱雀门。

就在刚才,就在不久之前……

有一位身披黑色甲胄,头戴林羽的中年大汉从这道大门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那位中年大汉不是别人,正是六部之一的兵部尚书兼左武侯大将军——侯君集。

侯君集的身形步伐向来疾如风,充满了肃杀之气。

可偏偏在此刻范景山的眼里,却是那样的轻飘。

是的。

这位大理寺寺卿实在不明白……

为什么侯君集就这么轻飘飘地走了?

为什么没有像吏部尚书高士廉又或是刑部尚书李道宗一样,朝着自己靠拢过来。

其实则不然……

早在范景山决定要放弃自己一手培养的张英范之时,放弃大理寺少卿一职之时,心中便早已有了合适的人选范围。

虽然他并不能左右甚至是指定到底大理寺少卿一职属于谁,但是他却可以表现出自己的态度,表达出自己希望侯君集的人手来填这大理寺的坑。

范景山作出这种决定的原因很简单——侯君集为官,够低调,不张扬。

更重要的是此人执掌天下兵马,是六部之中,唯一兼任左武侯大将军的人物。

换而言之,有足够的兵马。

而兵马,便意味着真正的实力。

朝堂之上必由党争这不假,但能够缔造一个如此庞大帝国的朝政,始终还是讲究一条——有能者而居之。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这位大理寺寺卿根据几十年的大理寺工作经验来表达的专业意见……

对于唐皇李世民判断与调令极为重要。

对于大理寺少卿一职位的归属,自然也显得举足轻重。

可现在……

意外却出现了。

侯君集似乎对大理寺少卿这样的职位,并不放在眼里。

根本没有搭讪理会范景山的意图。

“范大人……”

“且留步!”

终于,眼见着诸如吏部侍郎曹和清这般插不上话的朝中官员已经极为识趣地纷纷离去,跟随许久的吏部尚书高士廉有些忍不住了,开口便道。

留步自然不是真的留步,而是一种表明搭茬的态度,因为早在开口说话之前,范景山已经停下了脚步。

说话也得分个先后,谏议大夫魏征不在这里,中书令房玄龄不在这里,尚书右仆射长孙无忌更不在这里……

于是,高士廉便极为不客气了。

当然了,就算这三个人也在当场,高士廉凭借着资历与身份,也自然敢叫板一二。

“高大人……”

“下官有礼了。”

范景山回过头,极为认真地拱了拱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