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昨天夜里,那帮武侯铺的卫士似乎是为了搜寻三名可疑的逃犯。”

“而且,二话不说便抽出了腰间佩刀,态度极为狠厉。”

停顿可片刻,柴令武下意识地抬起头,望了望不远处的那位大唐君主,这才极为认真地说道:“依臣推测,此事必有蹊跷。”

“大理寺寺卿范大人在这种时候怕是遇上什么棘手的事情,这才拖住了他没能来殿内早朝议事。”

“不如还是请陛下开口,帮帮范大人。”

嗯……

也是个不折不扣的老阴逼了。

说着想帮帮那位大理寺寺卿,实则是却是想让唐皇李世民不要在装聋作哑了,把事情摆在台面上,追究到底。

当然……

瞎猫碰上死耗子。

李世民也不想和稀泥。

若是放在以往,自己这个时候还在观音婢的寝宫里呼呼大睡,可现在却早早地醒了,面对着这帮臭脸不说话的老油条。

念及如此,这位大唐君主的起床气便又有些忍不住了。

都是范景山这家伙惹的祸。

“柴爱卿……”

“所言极是。”

“不如这样……”

“长孙大人!”

“你现在便去大理寺一趟,将范景山带来,找他问个清楚……”

“朕与诸位爱卿便在这两仪殿内,等一个交代!”

沉吟片刻,唐皇李世民面无表情地命令道。

话音未落,,尚书右仆射长孙无忌的脸上却或多或少露出了几分诧异。

难不成……

陛下真的想将此事较真到底?

他不禁暗自想到。

尽管心中有诸多猜测,但长孙无忌的拱手俯首动作,却极为干脆,并丝毫没有半分违抗或者携带。

“谨遵陛下之命!”

他拱了拱手,极为认真地答复道。

紧接着,便在众人的瞩目之下,孤身一人走出了大殿的门槛。

想必是去找人……

不!

更准确地说,是去抓人去了。

长安城尽管很大,但能够容得下大理寺寺卿的地方,着实不多。

一只手都能数得出来。

眼睁睁地看着那位和稀泥的大佬离去,被压抑得说不出话得群臣们却沸腾了起来。

有一个人跳出来挑事儿,便有两个挑出来挑事儿,有两个人挑出来挑事儿,便有三个人挑出来挑事儿,有三个人挑出来挑事儿,便有一群人挑出来挑事儿。

正所谓县官不如现管,一些大臣们的内心对于那位尚书右仆射的惊惧似乎要比唐皇李世民,在某些时候,还有多上几分。

“陛下……”

“昨夜里长安城一百零八坊恍若经过了浩劫一般,所有的宅子铺子,所有的地方似乎都掘地三尺呐,此事必须严查!”

“老臣今日早朝路过朱雀大街的时候,两边的街边铺面,那叫一个满目狼藉!碎裂的木板,横七竖八的酒坛子,随处扔的布帛,到处都是啊!”

“那帮武侯铺的家伙当真凶狠啊!仗着手里有刀,便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陛下您要为我们做主啊!”

“陛下!臣刚才发现,不仅仅是大理寺寺卿范景山大人没有出现在此次朝会,就连大理寺的少卿张英范,也一同消失不见了,还请您慧眼如炬,明察秋毫……”

很难说得清楚到底是有没有组织,有没有预谋……

只不过当长孙无忌彻底消失在场间众位大臣视线之中的时候,有些该说的话,不该说的话,有些该瞒着那位大唐君主的话,不该瞒着的话,可统统如竹筒倒豆子般地吐露了出来。

还真别说……

朝臣们的这番言论,若是给一个什么也不明白的懵懂家伙乍得这么一听,似乎权当是某些在外面受了委屈的孩子,好不容易回到了家,在见到了自己五大三粗能扛能打的老爹之后,不停地哭诉告求其帮忙自己找回场子的感动故事。

杂七杂八的议论声让本来就一夜没有睡好的唐皇李世民有些头皮发麻。

“够了!”

“都给朕住口……”

“老老实实地等着。”

微微眯着双眼,他寒声而道。

理所当然……

既然那位大唐君主已经发话,那么整座两仪殿很快陷入了一片死寂般的沉默之中。

所有人都在沉默,所有人都在等待。

而这冗长的早朝……

怕是在那位大理寺寺卿回来之前,一时半会儿散不了了。

值得一提的是,让群臣们变脸如此之快的除了半夜敲门,拔刀检查之外,还有更让他们感到心烦意乱的事情。

就在不久前,天色还没亮的时候……

被早早地通知上朝的群臣们,却在出门的每一个路口,每一条巷子都遭受了堪称是极为严厉的盘查。

那些坐着轿子的大臣,被威逼着下了轿且不说,更有甚者竟然被武侯铺的卫士钻进了轿子里,查了个底朝天。

还有那些骑着骏马的,早早地下了马牵起了绳子,明明离那道朱雀大门还有极远的距离,可偏偏却上不了马,只能靠自己的双腿,缓缓前行。

也不知是人骑马还是马骑人。

更有倒霉的还在后头……

本来起了个早,为了不迟到,从城边打着灯笼便早早地走出了门,可又谁曾想到一路上,随身携带的官印被人从胸口掏了又掏,足以表明身份的官袍,也被那帮大字不识一个,没有文化素质的武侯铺卫士翻来复去地检查校对。

好好地大唐帝国官员,反手却成了青楼妓院里的小姐似的。

衣服穿了又脱,脱了又穿,还时不时地被人袭胸。

如此有辱斯文之事,别说是那帮一天吟着之乎者也的朝堂文官们不接受,就连身批甲胄的武将也着实累得够呛。

百八十斤的黑色甲胄,在这短短的几百丈的距离之内,反复穿脱几十次……

能活着走进那扇朱雀大门,站在两仪殿内,就已经是件值得庆祝的事情了。

可这种类似的折磨依旧在继续。

德阳坊的某个巷口。

此处已经被人用特制的简易栅栏封住。

几名身穿黑色甲胄的大理寺士卒就像是巡逻在边境线上的卫士,来回不停地踱步着,更像是在巡视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