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小的厢房内。

放置在睡炕前的火炉已经烧得通红,还有被火炉炙烤的烙铁。

诸如细麦秆又或是针线等杂七杂八的物品也已经依次排开在黑色的桌面上。

空气之中似乎弥漫着淡淡的醇香味道,应该是酒精挥发之后的气息。

没有其他的办法,用这种蒸馏酒精消毒实在是逼不得已。

站在那名断臂大汉旁,江少川的脸色表现得极为平静。

他平静地低头检查着这些准备使用的针线又或是剪刀烙铁,时而用双指捏一捏细麦秆的粗细,时而仔细地观察火炉的火焰温度,又时而屏气凝神,将视线放在了针线之上。

这些都是手术之前的必要检查。

是一种职业操守,也是一种镌刻在血液里的习惯使然。

怔怔地望着少年如此认真严谨的凝重模样,作为大理寺的寺卿,范景山却半点儿也拿不出为官的架子。

“周……”

“周公子,本官早年也曾在军中厮混过,可您这治疗手段,却也从未听闻过。”

“您……”

他欲言又止道。

虽然话只说了一半,也留下了半分余地。

但言语之中的担忧与质疑却表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有些出乎意料的是……

江少川却并没有露出任何不满与愤懑。

“大人……”

“您站在一旁,看着便是。”

他平静且认真地说道。

话音未落,约莫七八名身披黑色甲胄的大理寺士卒却在此刻走了进来。

不过让人感到有些诧异的地方却在于……

除了身上穿的那套黑色甲胄之外,他们腰间的佩刀又或是背负的弓弩已经早就不知所踪。

不仅仅是这样,从面相上看,这些大理寺士卒们似乎都有几个相似又或者雷同的特点。

额部有些宽,发际比较圆。

眼睛、鼻子呈现出圆滑的形状。

唇齿略微薄,面部显得极为生动,有活力。

特别是颧骨,并不突出甚至是显得平平。

范景山自然不知道为什么要从自己的手下里找这些人来,可这都是依照那位周公子的吩咐去做的。

见到来人,江少川不禁皱了皱眉头……

心里不由地有些惴惴不安。

输血自然不能随意,但在这种没有检测试纸与试验方法验证血型的情况下,似乎只有一种血能够输给那个昏迷过去的霍将军了。

很显然,这种血型便是被称为万能输血型的O型血。

可尽管确定了输血的型号,如何找到O型血似乎也是一件就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少年之所以找到这些长相有着共同特点的大理寺士卒,究竟根本原因是……

在某一个网络论坛又或是贴子的分析里,他曾经见到过O型血人种的外貌特征分析。

而这些关于耳鼻外貌的分析结论,不经意之间也被记忆在了脑海里。

据说是通过众多大数据得出来的科学结论。

尽管这种帖子无法分辨真假,更没有足够的医书典籍又或是硬核的科学依据,更不知道是真科学还是民科学,但……

眼下这种情况,怎么都得硬着头皮上了。

“把身上的甲胄脱了……”

“开始抽血吧。”

江少川平静且认真地说道。

抽……

抽血?

范景山骤然瞪大了双眼,望向少年的神色之中,多了几分不可置信。

“周公子……”

“这……”

“你这是要干什么!”

“霍将军失血过多……”

“自然是要给霍将军输血。”

江少川看也不看一眼,便不以为意道。

然而,这种闻所未闻,匪夷所思的治疗手段,在那位大理寺寺卿的眼中,却是显出几分荒唐与恶毒。

“本官虽然不通医术,但沙场之上也算是久病成医……”

“失血自然是要止血再加以补血汤剂调养,如此灭绝天道的输血换命之法,简直亘古未闻!”

“看来你必定是是妖人!”

“你究竟想干什么!”

微眯着双眼,范景山的眼中陡然闪过一丝杀意。

尽管他也希望能够救活眼前这位讳莫如深的霍将军,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愿意看着自己的手下去送死。

当官的人,向来极为护犊子……

若是连这点都做不到的话,队伍不好带,人心也就散了。

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凌厉与冰冷,江少川却依旧面不改色。

没有理会那位正在愠怒之中的大理寺寺卿,他抬起头,面无表情地望向那些依次靠墙站立的大理寺士卒。

“一人与一百两银子……”

“抽一管血。”

沉吟片刻,少年指了指桌面上准备好的那一个个小竹筒,平静地说道。

话音未落,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哗啦啦啦!

伴随着一阵金属沉闷的落地声音,那八名大理寺士卒哪里还顾得上许多,早早地叛变了自己的上司,将全身脱得精光。

只留下了个光膀子。

范景山的脸色瞬间铁青。

“你们……”

“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不要命了吗?”

他恨铁不成钢地大骂道。

谁知……

一名脱光的大理寺士卒拱了拱手,沉声应道:“大人……”

“正所谓一滴精十滴血。”

“卑职权当是逛了一回青楼……”

“歇息两日便好。”

范景山:“……”

这下子好了……

热脸贴在冷屁股上,范景山倒是彻底哑火了。

没有理会被自己手下的雷人答话噎住的这位大理寺寺卿,江少川手里已经取出了几根极粗的针头。

虽然不知道这种针头究竟是做什么的,但经过刚才一番检查的时候,少年却明显发现这种银针的内里……

居然是空心的。

换而言之,竟然可以直接引导血液……

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

只不过,唯一的缺点就是粗。

比一般所见的针头要粗上两三倍不止。

不过,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毕竟在大唐那个时候,能做出空心针头已经极为不易,粗不粗的……

不重要了。

顶多是扎人的时候,疼了点。

但比起救命来说,一切都显得是那么微不足道。

在银针的末尾,江少川已经连接上了细麦秆。

细麦秆的另一端则连着一个竹筒。

一共有八只竹筒,为了以防混杂,每一个竹筒上都写好了特定的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