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庆山昨晚还说相信村民们肯定会把口罩送回来,这会都没脸面对孙启明,脸都觉得臊得慌,不知道该说什么。

“吴大哥,我没事。”孙启明抹了把脸,说道:“我饿了,有饭吗?”

“有有有。”吴庆山忙不迭的点头:“有大肉包子,我去热热。”

孙启明点头,这次没有跟着吴庆山去厨房帮忙,而是进屋搬了把椅子坐在外面,头顶就是大太阳,今天阳光格外的好,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吴庆山从厨房的窗户往外看,看见孙启明傻傻的坐在那里,心里也是一阵不好受,暗暗做了一个决定。

孙启明坐了好半响吴庆山才做好了早饭,喊他进屋去吃:“孙老弟,先吃饭吧。”

孙启明回神,没说话,点了点头进了屋。

希望始终跟着他,他出去它跟着,他进屋它跟着。

桌子上有热腾腾的白米粥,还有冒着热气的大肉包子,另外还有酸菜。吴庆山还担心孙启明心情不好吃不下的时候,孙启明已经拿起一个肉包子吃了起来。

见他还肯吃饭,吴庆山松了一口气,将一个肉包子掰成两半放到一边冷着,等会好喂希望。

一顿早饭,孙启明吃的饱饱的,放下筷子的时候还打了一个饱嗝。

“嗝……吴大哥,我收拾。”孙启明主动把碗筷收拾了端去厨房洗。

吴庆山也没和他抢,他去厨房的时候,他就去了自己那屋,用钥匙打开了一个上了锁的抽屉。

孙启明在厨房利落的洗了碗,洗了锅,等回来的时候,吴庆山就招呼他坐下。

他在凳子上坐下,刚坐下,就听吴庆山说道:“孙老弟,我想了,咱们用钱把口罩买回来。”

孙启明愣了下:“吴大哥你说啥?”

吴庆山拿出了一张银行卡,说道:“这里面有十万块钱,是我从退伍回来到现在打工攒下来的积蓄,本来是留着娶媳妇的,到现在也没娶上媳妇,留着也没用。我们一家一家找他们商量,问问多少钱能把口罩买回来,我这钱虽然不多,但买几万个口罩总是够了。”

孙启明吓了一跳,一下子从板凳上跳了起来:“吴大哥,这不行,这是你的老婆本,就算要买,那也得我自己掏钱。”

“什么老婆本,钱是王八蛋,没了咱再赚,好手好脚的活着,还能饿死咋地。可那些口罩不一样,那是你送到武汉救命的。要是疫情不过去,大家都没活路,过去了,大家才有活路。我这些钱就当捐给国家做贡献了,以后说出去,我也能跟别人吹我给疫情捐了十万块钱,哈哈。”吴庆山一脸憨厚的笑道。

不是这样的。

孙启明知道,十万块钱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民来说,可能要攒很多年,平常可能连肉都舍不得吃,就是为了多攒点钱,早点娶上老婆。

可是吴庆山就这样把老婆本拿了出来,要帮他把口罩买回来,孙启明是真的很震惊。

“走,孙老弟,我们现在就一家一家去商量,咱们跟他们好好说,保证不会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我就不信这回还不行。”吴庆山说着就站起来要拉孙启明出门。

“不行,这绝对不行。”孙启明坚决不能同意。

“没啥不行的。”吴庆山很坚持。

孙启明眼看着快被他拉出屋了,急忙道:“吴大哥你听我说完,我刚才又想到了一个主意,咱先试试我的主意,不行再用你的。”

吴庆山脚步一顿,转头问道:“你想到啥主意了?”

孙启明赶紧先把他往屋子里拉,拉到板凳上按坐下,才开始说道:“我刚才想了,等吃了饭,我们再去大队部一趟,借大队部的广播,再发一次广播。”

“啥?”吴庆山很懵:“昨天警察发了都没有用,咱们发就能有用?”

他觉得这个办法还不如他那个靠谱。

“再试一次。”孙启明咬牙说道:“就再试一次,如果还不行……”

后面的话他没有说。

“还不行就用我的办法,咱花钱买。”吴庆山接道。

孙启明笑笑没说话,其实他心里想的是还不行就算了,口罩他不要了,捐给武汉也是捐,捐给别人也是捐,他就孤身去武汉。

两人一狗又去了大队部,老村长见了他们也是先询问了下口罩的事情。

吴庆山摇头:“昨天发的广播没用,所以孙老弟想今天再发一次。”

“没用肯定口罩就不是咱们屯的人拿的呗。”老村长下意识的维护村民,还说道:“村外面那条路四通八达,连接了好几个屯子,干啥就非说是咱们屯的人拿的?”

孙启明被老村长横鼻子竖眼的瞪着也不生气,笑呵呵的递了烟:“老村长,您老也别生气,我就再借用这一回,保证后面都不来麻烦了。”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他这样赔笑递烟的,老村长还真不好说什么了,接了烟,摆摆手道:“算了,你去弄吧,就在里边,最后一次啊。”

“最后一次。”孙启明保证。

“行,你进去吧。”老村长点了烟就让他进去了。

孙启明抬步走进了里屋,桌子上的广播设备他昨天见老村长摆弄过,知道是怎么开的,试了一下就顺利打开了。

广播一打开,全屯的喇叭都发出了嗤嗤的声响,这是即将有广播播报的信号。

平常大队部的广播一年也响不了几次,过年的时候能响一次,提醒大家放炮注意安全。清明节的时候能响一次,提醒大家上坟的时候别引起火灾。平常村长有什么事宣布也会响几次,反正一年到头响的次数屈指可数。

但是今年自从疫情在年前爆发之后,大队部的喇叭天天响,每天都在宣传疫情防护,不让串门,不让走亲戚,不让出村,广播内容连小孩子都会背了。

所以今天喇叭一响,全屯的人都知道是疫情广播又要开始了,遂也没什么兴趣,在家该干啥干啥,没人注意听。

“小营屯的村民们,你们好,我叫孙启明……”

但是当喇叭里传来的声音不是村长的,也不是其他村干部的时候,许多人的耳朵还是下意识的竖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