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对了,晓晓。”吴大全把筷子放到桌上,脸上因为酒精的作用,缓和温暖了许多,“等你以后也做妈妈了你就会知道,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天下没有不爱子女的父母,没有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
“嗯,我知道,爸,妈,让你们为我操心了,对不起。”吴晓晓这句话是确实说得情真意切发自肺腑。
“你别怨我们,以后你会明白的。”吴大全亲切地把鱼腹肉夹到吴晓晓碗里,“你可不要糊涂,当着我们说一套回去了背着我们又做一套啊!我们可都是为了你好!这个世界上只有父母是没有任何条件不求回报地对自己的孩子好,知不知道?”
吴晓晓心里轻轻地颤抖了一下,脸上不动声色认认真真地点了点头,把鱼腹肉夹给了母亲。母亲又夹给父亲,转了两大圈最后还是被父亲定格在了吴晓晓碗里,“快吃,凉了腥得很。有啥好稀奇的,喜欢吃明天喊你妈又去买就是了。”
吴大全在连续几天的察言观色和不定期地监视下,没有发现吴晓晓有言不由衷的表现,脸色越来越好看,话也越来越多了起来。
吴晓晓在心里一遍遍想着张一波说只要相信他,就没有难不倒他的事情,她相信早晚有一天,张一波一定会用实力向父母证明,他是一个值得他们信任的好人。在这个漫长的寒假里,这个念想慢慢成了吴晓晓心中一个不灭的信念,支撑着她把快乐传递给父母,让他们慢慢放松最后真正解除了对她的警惕。开学前夕,吴大全依旧托人为她拿到了一张中铺免票,和妻子一起一如既往地把慈爱字字珠玑地叮嘱进了她的行囊里。
这就是亲情,无论曾经怎么伤害,到最后都只有和解。吴晓晓怀着对父母无限的感恩和暂时的愧疚,踏上了返校的列车。
柳城的冬天寒风刺骨,从不下雪却让人比置身在冰天雪地还要冷,早春的到来算是对这种恶作剧般的天气的一种补偿。
校园里郁郁葱葱的塔松算不得春的使者,因为每一天它们都是青葱的。塔松下那些旁逸横出逐渐吐绿的桃树就成了春天校园里独特的宠儿。
计算机还没入门,新学期就取消这门课了,吴晓晓只好抱一本书自学,才发现自己原来不是理科的料,这一点在新增加的《统计学》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她觉得有些失落,曾经自诩“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她怎么会开始对这些数学公式不开窍了呢?吴晓晓不是个认怂的主,越让她为难的科目她越上赶着使劲啃,就像在跟谁赌气似的。
高姐姐和很多年龄大一些的同学听不懂但是一点压力都没有,因为有吴晓晓这么好的“小朋友”,到了考试的时候是不会对他们这些“老人”袖手旁观的,这让吴晓晓对高姐姐多少有些意见起来。但是高姐姐他们却笑吴晓晓傻得太可爱,在他们看来进修不就是为了拿一个文凭回去的吗,单位给学校交了培训费,学校怎么可能让他们空手而归呢?大可不必为了那些以后用不着的科目浪费美丽的春光,这话把吴晓晓气得吹胡子瞪眼,毕竟“进修”在她内心深处是和应届大学生一样神圣的。
“你快拉倒吧,你以为你在考研那么认真!学得懂就帮你姐学不懂就等着别人来帮咱们。”高姐姐一边说不以为然地笑得很开心。其他床几个同学也跟着一起起哄,这让吴晓晓心里觉得很没劲,于是找杨依梦散心去了。
“对啊,我们本来就是来拿文凭的啊,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看你自己怎么看咯。”杨依梦倒是很开通的样子,思想上放松但是行动上不松懈,“不过我们比他们小那么多,还是应该认真学的。知识学到脑子里以后读本科考职称啥的也轻松,是吧?”
这就是最原始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过高姐姐这么轻易就把自己给划到“混”那个队伍里去,多少还是让吴晓晓有些失望的。
“有什么好失望的,每个人价值观不同当然生活的方式就不一样咯。你以为高姐姐和我们是同学,就会和我们一样努力吗?别说他们是结婚生娃的,那些应届生还不是感觉进了大学就进了保险箱,混等毕业的人多了去了,除非想继续深造的。咦?快看桃花起苞了。”杨依梦拉着吴晓晓跑到草地上,把着一株桃树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花苞惊喜地叫了起来,“再过段时间又可以看桃花了,到时我们来这里多拍几张照片,我最喜欢桃花了。”
“想走桃花运啦?”吴晓晓看杨依梦沉醉的样子不由得打趣起她来,“‘桃花渐欲迷人眼’,小心别绊了你的脚看花了眼啊。”
“你才‘马蹄子’呢!”杨依梦轻轻推了吴晓晓一把,把鼻子凑到桃枝上使劲吸了几下,有些失望地说,“怎么不香呢?我印象中桃花应该有香气的。”
“谁让你这么心急的?待到‘春风桃李花开日‘,自然香气袭人了。”
“去去去,别跟我酸溜溜的啊。”杨依梦掸了掸身上桃树皮的渣,“周末我又要去给你们当丫鬟了,果然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啊,哎。”
“你这是什么话?”
“张一波考研决心不小啊?听严军说他还真是争分夺秒废寝忘食的,我就真佩服他这样的。换了我,毕业了怕是没这么大学习劲头了呢。”杨依梦看着吴晓晓很是羡慕,“要是严军也这么努力就好了。”
吴晓晓半是安慰半是打趣地开着杨依梦的玩笑,说没准严军偷偷在努力呢?没准张一波就是做得凶没几分功呢?“水深不语懂不懂?一波就是做做样子,搞不好就是鸡公拉屎头截硬,到时候考不考还两说呢。”要是吴晓晓知道自己不小心的一句玩笑话将来真会应验的话,她一定会把话收回来重新说一遍,可是谁看得清后面的人和事呢?至少眼下杨依梦确实说得没错,张一波还真是摆开了考研大战的架势,变得像个书呆子一样,只要是休息时间,不是在看书背书就是在题海里埋头苦战。周末聚会买菜做饭就俨然都变成了严军和杨依梦两个人的差事,他们乐在其中的嬉笑打骂自己就知趣地躲一边看小说了,不过杨依梦可不领吴晓晓这个人情,反被说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吴晓晓也不恼,顶多回她一个意味深长的表情,气得杨依梦只有吹胡子瞪眼的份儿,估计严军心里早偷偷乐开了花。
看着张一波越发清瘦苍白的脸,吴晓晓有些心疼;想起父亲说的那些话,她为自己的心疼有些内疚。这学期才开学一个多月,母亲就写了好几封信来了,这和以前父母一个学期都写不了两封信比起来,吴晓晓心知肚明母亲没话找话不是无聊,而是对自己一种发自内心的不放心。他们觉得隔三差五写封信过来,就像他们随时都在监视她一样。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们确实是成功的。因为吴晓晓好像越来越能清晰地感受到他们的千里眼顺风耳,尽管吴晓晓心里明白他们一半是提醒一半是试探。每次给父母回了信吴晓晓都有种自己不再是以前那个乖娃娃的感觉,她尽量把这种感觉压在心里最深处,一方面她不想给张一波压力,另一方面她觉得只有被父母祝福的感情才能幸福长久,她希望有一天她会得到他们最真最好的祝福。
吴晓晓和张一波彼此都心照不宣地保守着这份秘而不宣的秘密,吴晓晓从杨依梦嘴里多少知道张一波的环境很不乐观,但是张一波面对她的时候从来都是温尔文雅从容淡定,他的微笑让她无比安心。吴晓晓从来没有向杨依梦说过寒假和父母的冲突,在面对张一波的时候阳光快乐掩盖了所有的郁闷和不安。张一波无比勤奋努力地加紧考研复习,对半年多后的考研似乎志在必得,吴晓晓在张一波的笑容里好像看到了横亘在他们之间障碍在一点点变小。尽管父亲一而再再而三地来信告诫她要谨小慎微,不要被别人的假想所迷惑,可是她只是在纯真的爱情里看到了太阳,就算有那么一星半点看不清的阴霾,在太阳的照耀下也会瞬间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