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她小心地拆开信封,展开信纸,仍然是整齐而漂亮的德文,汉森没有着急向她要结果,也没有追问,而是和她讲起自己的童年、成长的故事,还有他的喜好,一切的一切,就像一部电影一样,在吴欣的眼前缓缓展开,她有时候会怀疑汉森是不是一位作家,他的文字那么好,能把她带进他的世界里去。
她又连忙叫醒自己,吴欣,你要保持清醒。她将汉森的信放进办公桌的抽屉里,继续看电脑上的工作内容,可脑海中出现没汉森给她讲述时娓娓道来的样子。
一个知识涵养丰富的成熟男人对知性的女人有致命的吸引力,吴欣就是这样的女人,她只是不敢去奢望能得到汉森如此深沉的爱,但同时,她还有另一个思想枷锁,毕竟汉森比她年长很多,这样的婚姻,她的父母可以接受嘛?她突然发现,曾经标榜的自己是前卫女性并不准确,中、国女性的传统观念还在她的骨子里。
高义生作为另一家德企的老总,经常会来找吴欣,西安人朴实的性情很招人喜欢。吴灏旭和肖茹都以为高义生在追求女儿。肖茹对吴欣说,“小高人是不错,就是西北和江南的生活差异会不会有点大啊?”
“妈,你想什么呢?我们只是朋友,现在有工作上的联系而已。”吴欣马上打断肖茹的幻想。肖茹一听,不知是该高兴,还是不高兴,眼看着女儿快三十岁了,还不找男朋友,肖茹是真着急。
不过,肖茹的话,经常萦绕在吴欣耳边,高义生好歹是中、国人,妈妈都这么介意,那汉森他们肯定不能接受了。
直到,她收到汉森的第三十封信。
每一封信都是手写,吴欣经常看到人家说,过去很慢,车马慢,信件也慢。现在,她明白了那慢的感觉是什么样子的,慢也是一种安稳,她能想到汉森坐在书桌前一笔一笔为她书写的样子。像他那样的人,能用心至此,吴欣终于决定给他回信了。
信中她大胆进表达了自己对待感情的看法,她说,虽然她曾去德国留学,但在感情上她是一个保守且谨慎的人,她不希望她的爱情只是一场游戏。
她的回信,汉森收到以后,回信上写了他对吴欣的尊重。他又告诉她,如果她接受他的感情,他就会马上站在她的面前。
不知不觉间,吴欣好像为情所困了。她没有想好要如何回复汉森,汉森的信就像一首有节奏的舞曲一样,一封封地连续不断地寄来。
直到,有一封信,汉森写着,这是我给你写的第一千页纸……
吴欣马上去翻她存放汉森这些信的抽屉,嘴里喃喃地说道:“有那么多吗?”不知不觉已经那么厚了,她好奇地去数了数,果然是一千页,这持久的耐心也是德国人的优点。她终于再次提笔给汉森回信,信很简单:我爱我的家乡,我曾经离开她十年,我不想再离开。中、国人有句古话,落叶归根,我也会有一些传统的想法,所以,我想我不会再离开这片土地了。您的真诚打动了我,但我不得不告诉你这些话……
寄出这封信之后,吴欣就开始漫长的等待,她不知道会等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只是她很久都有再收到汉森的信,她给陈明香打了一个电话。
陈明香又约她去了那家德国大叔面包店,今天欧文和敏敏都在,但是他们在争吵,上一次还看到他们那么恩爱,现在他们似乎吵得很凶,她们都能听得懂德语和英语,就能听得懂他们用两种语言吵架的内容。
大概因为欧文一直送给来店里的小朋友面包,敏敏说他再这样下去,他们就要亏本了。欧文告诉她,他小时候的经历她明明知道,他也想做那样的大叔,给孩子们温暖。敏敏被她气坏了,她直说在中、国的小孩不会再饿肚子,而且中、国的小孩子很多很多,他们的店铺无法承受他这样的理想。
欧文委屈地坐在角落里不出声了,四十多岁的男人像个犯错的小孩子一样委屈。敏敏坐在另一边,两个人谁也不说话。
陈明香拍了拍敏敏的肩膀,“他很有爱心。”
“可是我们创业以来承受的一切已经不能满足他的爱心了。”敏敏委屈地哭了。陈明香体贴地将她抱在怀里,“能和我说说吗?或许我可以帮你。”
“不,这是我们自己的事,我们自己会想办法解决的。谢谢你的好意。”敏敏擦掉眼泪,走到欧文面前,将他抱进怀里,两个人紧紧相拥,没有任何语言。
吴欣看得很感动,陈明香说,“他们也不容易,欧文是个有情怀的人,没有野心,只想安稳过普通人的日子,并不像我们以为的那些德国商人一定要成功。敏敏和他一起创业,他们吃了很多苦,只为了做最纯正的德国面包,欧文绝不允许因为利润而改变面包的品质。”
“吴欣,不是所有的德国人都带着光环而来,他们选择了太仓,就是太仓的魅力。”陈明香对吴欣说着。
“明香,你活得通透了。”吴欣钦佩地看着她,陈明香却做了个鬼脸,“人与人相遇不容易,何况是两个国家的人呢?这是什么样的缘份啊,不该珍惜吗?”
“可很多人对跨国婚姻都有误解。”吴欣有些无奈。
“那你呢?如果你介意,不也成了他们中的一员,不是应该相信爱吗?”陈明香说得吴欣有些脸红,她说的没错,苏萌对她的无情,就是因为苏萌介意所谓的人言,如今到了自己的身上,她也要犯同样的错误吗?
“谢谢你明香,你让我想明白了一个困扰我很久的问题。”吴欣笑了,陈明香趁机追问,“是感情问题吗?”
吴欣笑而不语,陈明香心领神会,推了她一把,“如果困扰,就说明你动心了。还犹豫什么?”
太仓是一座动静结合得最完美的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江苏,太仓并不是发展的最快的城市,但当人们回过头时,总会发现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城,一直踏着小碎步默默无闻地前进。太仓没有火车站的时候,太仓人民并不介意去隔壁的上海或者昆山乘车,商人也很稳定踏实,很少有人急着去赚快钱,这样的民风让太仓人生活得很安逸,也很知足,所以太仓人并不愿意离开他们的家乡,反而以家乡为傲,社会风气就尤其的好。
太仓的每一条公路上都可以当跑道,总有许多德国人在跑步,渐渐的中、国人也多了,这项活动成了一种风气。
初冬的周末,江南的天气没那么热了,太仓市政府主办了一场大型的马拉松长跑活动,市民们都可以参加,业余的、专业的、中、国人,德国人。
陈明香穿上了她的战衣,站在起点,她指着苏萌和吴欣说,“你们俩个真是懒惰。”
苏萌和吴欣眼巴巴地看着她,苏萌找了个最好的借口,“不是我懒,是我肚子里那个懒。”这个借口一说出来,吴欣和陈明香高兴得跳起来,“真的?”
苏萌笑着点头,“才三个月,所以,不敢和你们说。保住了才行。”
陈明香竖起大姆指,“肯定没问题。”她一边说着,一边开始做热身运动,距离开跑还有十五分钟,起点的人越来越多,足足有几千人汇聚在马路上,为了这次马拉松赛事,市民们都牺牲了便利的出行,太仓几条最宽敞的街道就是跑道,街道两边站满了来加油助威的市民,就像苏萌和吴欣一样。吴欣本来也有长跑的习惯,只是这段时间太忙,很久没跑了,她怕身体吃不消,她只好答应陈明香,下次一定和她一起跑。
广播里开始宣布所有长跑运动员准备,陈明香严阵以待,吴欣和苏萌从来都没见过她这么严肃过。
“啪!”枪声一响,几千人开始移动,人太多太多,再鲜艳的运动服仍然被淹没,吴欣和苏萌大声喊着加油!看着这个庞大的队伍向前移动,她们早就看不出哪一个是陈明香了。
漫长的等待中,吴欣和苏萌退到路边,吴欣关心地说,“你不能站太久了,要不回去吧,我在这等她。”
“可我也想等她。”苏萌看着远处说着。吴欣有点吃醋,“为什么当初你不是这样对我的呢?”
“那时候我不懂事。”苏萌糯糯地笑着,和她的名字一样软萌萌的,自从她怀了孕,人变得更柔和了,她垂着眼睛看着苏萌的肚子,“怀孕了,还在一线工作,会不会太辛苦了?要不要我和张叔叔说一说。”
“不不不,我知道你关心我,你也知道,公司有制度,不能随意破坏。”苏萌连忙拒绝。
吴欣也懂,她自己的公司里制度多严格,她比谁都懂。不过是看到苏萌起了恻隐之心。
“辛苦倒还好,我的身体一向很好。不过,我确实在考虑换工作。”她坦诚地对吴欣说,“你们见识的多,帮我出出主意吧。”
“换到哪里?”吴欣看着她问。
“张总的太太Lisa问我,要不要去做双元制的教师。”苏萌这话刚说出口,吴欣就接道,“我怎么没想到呢?这个主意太棒了。”
苏萌淡淡地笑着,“是啊,我也没想过,还可以圆这个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