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场面话听听就好了,什么时候会真的有很多人在王朝末年真的把朝廷放在心上的?

到了那个时候,王朝基本就是不得人心的了,固然肯定会有些忠君之人,可更多的还是野心家和随波逐流的人啊!

萧瑀瞧了瞧李湛的脸色,又重新找了一个角度劝他。

“陛下,臣知道您想要整治世家大族,可这毕竟是一个大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应该考虑周全之后再做决定吗?”

“这样仓促的决定实在不应该啊,特别是还没有和诸多大臣们商议……”

好家伙,这是找着李湛这次决议程序上的漏洞进行攻击了,可大唐这样一个君主专制的国家,只要皇帝权威够重,不经众意颁布一道诏令算什么?

这不应该是常规操作吗?

看来萧瑀是打算来一手君子可欺之以方啊!

不过李湛并没有打算接他这一手,谁让他是皇帝呢?有能够耍赖的资格。

李湛很是和气的问道。

“不知老大人第一次听到我颁布的这条诏令是什么反应?又觉得边塞之地苦寒,没有什么利益,世家大族们压根不值得去那开拓吗?”

“或者会觉得当地偏远,未来不便于大唐的统治,这些地方若是交给世家大族们帮忙开拓会导致当地和中枢离心离德吗?”

萧瑀有些愣怔,他之前还真没有想过这点,这算什么角度?

只是,萧瑀心里仔细想了想,好像这些想法都是后来才产生的,当初的第一想法是,这么大的金矿还是要在中枢手里为好。

谁那时候还关注当地的情况啊!

李湛看着还在沉默的萧瑀,接着问道。

“那你觉得若是在两晋时期,晋朝的皇帝们知道了半岛上有金矿,他们能做到直接派人去接手,不在乎在世族手里还是在朝廷手里吗?”

“甚至不用说这么深,你就觉得他们的第一反应是不是会是半岛离朝廷太远,若是在边疆为了一口金矿擅起战端,对朝廷不是什么好事,而且最后得不偿失。”

萧瑀没有办法沉默了,可以说李湛最后的这个推测会是晋朝中枢最有可能的反应,这不是以人力的意志为转移的。

萧瑀只能有些小声的说道。

“定然会是陛下所说的最后这种,可这和臣现在说的这事有什么关系?”

“哈哈,朕之所以说这个问题,是想要告诉老大人一件事,世道变了!大唐绝非两晋能比的,这样的底气是建立在十几年间,大唐扫清草原,东讨西杀,南征北战无一不胜的基础上,是建立在大唐现在对周边所有敌人的军事技术、生产技术的碾压上的!”

“若是没有一支堪称无敌的军队,没有已经证明了效果的铜炮,大概就是老大人你的第一反应也会是辽东苦寒之地,为了挖矿奴役当地的胡人,很容易造成当地的叛乱,但愿没有刀兵消耗国财吧?”

萧瑀的老脸一红,讷讷不言。

这本来也是中原一贯的逻辑了,大概历史上唯一例外的就是秦汉两朝了,两朝对周边的开拓以及武力的强盛也算是空前的了。

当然了,如果真的站在后世人的角度上来看,自然还会有唐朝,只是这就不是当朝的萧瑀能预料到的了。

“这边是生产力不同,使得我大唐对周边的各个小国、部族造成碾压态势后,咱们大唐子民们的想法上的不同了。”

“当年汉代可以一汉当五胡,可能很多看到南北朝乱世史书的人觉得这里面有夸张的成分,可现在看看咱们大唐,不过是建国二十多年,不一样可以一汉当五胡了?”

“所谓一汉当五胡,决然不是一个汉军士卒就能打过五个胡人士卒这样算的,而是一个汉人能创造的生产力,就能当五个胡人,毕竟这打仗还是要看后勤的。”

“当年大汉的时候,中原百姓可以通过耕作,十人养一人,而现在我大唐经过改革,广种良种,甚至可以做到三人养一人。这样的国力差距才是胡人没办法抵挡大唐的真正原因!”

李湛这一套说的萧瑀一愣一愣的,生产力?这是什么玩意?

甚至包括李湛对‘一汉当五胡’这个说法的解释,也让萧瑀不以为然,哪有这么解释的?

明明就是一种虚指,而且在战场上的时候,汉军士卒很多时候那都是面对的十倍于己方力量的胡人打,照样能打赢,这可就不止一汉当五胡了,十胡都有可能!

只是李湛到底是皇帝,他现在嘴里提的一些新说法,萧瑀还是要重视的,所以萧瑀也就装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恭敬的说道。

“原来如此,先贤们说的‘一汉当五胡’原来应该这样解释啊!”

李湛一看就知道萧瑀这是口服心不服,轻笑一声说道。

“我知道老大人可能一时间接受不了这样的说法,不过我倒是可以推荐下,您可以私下跟王阳明写写信,他倒是可以帮我把这个道理跟你说清的。”

萧瑀有些讶异,他还真没想到,在他看来是一个御史类,专门可以搞监察的人才,居然还会是李湛的笔杆子?

他之前的时候只把王阳明当成未来自己和魏征去世后的一个接班人,觉得王阳明是一个实干家,至于王阳明在儒学上的造诣,他还真的不是很了解。

毕竟大唐这个时候本来对儒学也不是很重视,要不然大唐也不会是对儒学阐述最少的一个朝代了,元清除外。

萧瑀在心里对王阳明高看了一眼,心里想着下去以后就多和王阳明交流一下,要是他确实在儒学上有什么独到的造诣,倒是可以把他再推荐给孔颖达。

孔颖达一直嚷嚷着要编纂一本儒学经典,正本清源,把汉季以降儒学上杂乱的各家学派统一起来,完全瓦解今文学派和古文学派的争端,他想来是需要像王阳明这样的人才的吧?

可惜,萧瑀对王阳明在儒学上的造诣还是低估了,完全不清楚‘儒家最后一个圣人’的分量,这一了解,一推荐,只怕孔颖达的《五经正义》就要成为王阳明的心学的模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