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盎这边闹出来的动静也传到了王阳明耳边,不,不能叫传到,那直接就是派人来催了。

冯盎的算盘打得很响亮,单单指望海运把甘蔗运到苏杭一带,那也是要从大运河转运到河南道的,这样一路下来,花费的时间太长了。

若是王阳明负责的这条运河修通,那甘蔗转入河南道就节省了不止一段路程,何况荆襄一地还能很好的联通蜀川,以荆襄为中转地,几乎可以覆盖整个大唐了。

所以现在有识之士都在给王阳明带口信,明里暗里想让他加快工程进度。

还有些人更是绝了,上奏朝廷,希望李湛能在南阳设立炼化白糖的工坊,减少流通损耗。

真当李湛是瞎子呀,他们哪里是想要减少流通损耗,分明是想要更快、更早的在白糖生意里分一杯羹。

不过,这个要求也正和李湛的心思,所以只是回了一句等到荆襄和南阳等地的运河修好再说,这一下王阳明肩上的压力就更大了。

王阳明也能揣摩清楚李湛的心思,不外乎俩字——迁都。

李湛想迁都不是一时半会的事了,若是能让南阳成为天下的财富重镇,那他是绝对愿意的,到时候想要迁都的理由更充分了。

南阳为财富重地,若是不能把它放在眼皮子底下,朝廷不安心啊。

理由这都是现成的,别人就是想要反对也很是无力。

而且王阳明不比其他人,他是经历过大明的种种情况的,很清楚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隔得太远会有什么后果。

一旦到了王朝末年,这么远的距离就足以让一个王朝死上几百次了。

他被召唤出来后,又不是没听身边的其他被召唤出来的后世的人们说过大明的未来,虽然被建奴击败有些出乎意料,但大概的死法也和王阳明当初看到的情况差不多。

为了更快更好的修成这条运河,王阳明也是绞尽脑汁了。

自他到任以后,有李湛这个皇帝的支持,地方上的官员们还是要给几分薄面的,而且王阳明本来手腕就很了得,很快就把当地的官员折服了。

即便如此,他在修建运河的时候也遇到了很多出乎意料的问题,当然了是出乎他的意料,而非是跟他一起的搞水利工程的人的意料。

一开始开始修建运河的时候,不是没有人建议过,直接走最短的那条路线,往方城垭口最矮的位置挖,这样纸面上看那能少很多工程量。

可是被王阳明带来的那些专门搞工程的大佬们一阵喷,这样的念头也就偃旗息鼓了。

毕竟这些专业人士拿出来的数据很是详实,有理有据,他们那些没有到当地实地考察的人,当然没有发言权了。

王阳明也是这时候才知道,若是真想走看上去最短的路程,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若是真的走直线,那这条运河一般的路程都要挖十丈深!

这条运河规划的地形,周边地势太高了,不这么挖不行。

而且,一旦这么搞,到时候运河通水以后,很多地方地势不平,还需要增设水闸,这对运河的保养来说耗费太大了。

挖这条运河的意义就不大了,投入产出不成正比。

搞清楚了这点,王阳明还是讲究实事求是的,本着尊重手下专业人士意见的原则,王阳明决定让运河绕个弯。

这一下,挖运河的难度就低了不少,那些被王阳明领着的蛮子们,在大军的看守下也不敢闹什么幺蛾子,老老实实的在这挖运河。

反正帮大唐挖运河,虽然确实累了点,但确确实实能吃饱饭啊,这事他们在给大唐当狗之前怎么都想不到的。

而且王阳明为了减轻这些蛮子们的反抗心理,也是殚精竭虑,专门抽调了一些地方上的读书人,让他们每天给这些蛮子们宣扬儒家大义,教他们读书认字。

只要愿意这么做的,就可以来到他身边求学,那些当地的寒门子弟听到这样的消息,一开始确实不怎么心动。

大家都是二十来岁的人,虽然你王阳明跟对了人,年纪轻轻跟着天子做下了一番事业,总不代表儒学上也比我们这些人强吧?

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

可随着几个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出现,一开始的傲气就全然消失不见了,这些寒门子弟蜂拥而至,热情的帮助王阳明教化这些蛮夷,只为得到王阳明的指点。

要知道,儒学在两汉以后就近乎没有新发展了,而王阳明又是后世很多人眼中的儒家最后一位圣人,对儒学经典的精通那自是不用说。

而王阳明教学生的本领也是一等一的,再叠加上被李湛召唤后,从李湛那拿到了很多后世的马列名著,西方社会学著作,王阳明的水平绝对是这个时代的巅峰!

恐怕未来在这些新世界的历史上,王阳明要成为可以比肩孔孟的圣贤了,压根就不会有朱熹什么事了。

有这样的大腿不抱,那些寒门子弟是傻子吗?

要知道之所以成为寒门,不就是因为虽然有书、有点资产却苦于没有名师吗?

他们虽然看不出来王阳明的水平到底有多高,但教导他们这些人那是绰绰有余!

特别是在几家当地世族里专门搞学问的老者携手拜访王阳明后,出了门就异口同声的称赞王阳明的学问,更是让无数人瞠目结舌。

更绝的是,这些老者回家以后,逼着自家的子弟们全都过来跟着王阳明学习,甚至放了话出来,谁敢不听王阳明的安排,谁以后就被逐出家门!

有了这些大族做背书,哪个人不知道他们这是捡到宝了?王阳明的学问明显不是一般的高,这样一来帮着他干活也就更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了。

王阳明人好歹没有收束脩,让他们帮着干活也能给自己某个不错的前程,何乐而不为?

有了这些人的参与,王阳明调动手下这十万多俘虏和民夫就更加得心应手了,读过书的人怎么都比没读过书的强一点,至少能读懂他写出来的布告。

这一下,就连那些看守俘虏的唐军将领看王阳明的眼神都有些不对劲了,能这么轻松指挥十万人规模的俘虏和民夫修建运河,就是转手指挥十万军队也没什么太大的难度。

他们也只能感慨,世上还真是有天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