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刚,在你妈和我面前,你就别撒谎啦!”

孙翠娥笑道:“你从小一撒谎就支支吾吾、结结巴巴的,很不自然,一看你这个样子,就是在撒谎,你呀,肯定谈对象了,是不是?”

“没、没……”

宋海刚红着脸摇摇头,又深深低下头,埋头吃馄饨,几乎要把一张脸塞到碗里去了。

孙翠娥哈哈大笑:“李姐,你瞧海刚这样,肯定谈对象了!”

李姐微微笑了笑,没说话。

知子莫若母,她早就知道儿子谈对象了,只不过儿子没有主动说出来,她也就没多问。

依她看来,孩子在学校里谈的对象,没必要太上心,毕竟两个孩子将来指不定能走到哪一步呢,说不定哪天就闹矛盾分开了,现在关心太多纯属浪费感情,等儿子把女朋友带到家里,或者正儿八经主动提起这事的时候,再去关心也不迟。

“嘿嘿,我知道我哥的对象长什么样,叫什么名字……”

宋海敏笑嘻嘻道。

她和宋海刚都在云海市读大学,两所大学相距不远,她时常会去宋海刚那里串门,也见过宋海刚的女朋友。

“长什么样子?”

孙翠娥好奇道,悄悄指了指旁边那对小情侣中的女孩,小声问道:“有她漂亮吗?”

“嗯……差不多吧。”

宋海敏说道,其实宋海刚的女朋友算不上多么漂亮,并没有旁边这个女孩好看,但她不能这么说。

“她人挺好的。”

宋海敏笑道:“说起话来笑眯眯的,十分和气,是很好相处的那种人,而且……”

“海敏!”

宋海刚突然抬起头,打断了她的话,瞪了她一眼。

“嘿嘿,不说了,不说了。”

宋海敏咧嘴一笑:“再说下去,我哥要生气了,等回去云海市,我去找他蹭饭,他要不答应了……”

“好吧好吧!”

孙翠娥笑道:“海刚,争取来年把你对象带回家里,让大家都看看哈……对了,海刚,你今年已经大四了吧,明年就要毕业了,是要考研究生呢,还是要工作呢?”

“婶,他们这一届,要考研的已经考完啦!”

宋海敏笑道:“我哥没有考研,打算明年毕业后就工作呢。”

“哦哦,这样啊……”

孙翠娥点点头,问道:“会被分配到哪里?留在云海市,还是回来咱们泽安市?”

宋海敏摇摇头:“现在不好说,等到时候看情况。”

“还是留在云海市好。”

孙翠娥说道:“虽然咱们泽安市现在变化也挺大的,比以前好多了,但和云海市还是没法比的,那里毕竟是省城,发展空间大的很。”

“这确实。”

李姐点点头,赞同道:“海刚和海敏,将来如果可以留在云海市工作,就留下,咱们泽安市还是落后的。”

宋海敏看了看宋海刚,没吭声。

宋海刚则已经再次低下了头,埋头吃馄饨。

其实他的女朋友是泽安市涟山县人,两个人已经商量好了,明年毕业后就争取回到泽安市来,既可以陪伴家人,又可以建设家乡,何况泽安市现在发展迅速,河东省的各种新闻平台也经常提及泽安市在全省企业改革工作中的先锋示范作用和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他们二人看来,回到泽安市,未必就比留在云海市差。

但他也知道,父母亲人都希望他可以留在云海市,或者去京城、申市那种大城市工作,不希望他回到这“穷乡僻壤”。

不过,他和女朋友的主意已定,现在先不和家里打招呼,等明年分配结果尘埃落定后再告诉家里,到时候父母亲人即便再反对,也没有任何办法了。

宋海敏和哥哥亲近,是知道哥哥及其女朋友打算的,此时既不能透露出来,也不想让哥哥因为妈妈和孙翠娥的话感到不舒服,便岔开话题道:“今天下午,我们在这里玩的时候,有一辆车开进了山海电器,里面坐着一位明星,你们猜是谁?”

“谁?”

孙翠娥问道:“唐果强还是杨玉莹?”

“妈!都不是!”

周丽丽笑嘻嘻道:“是林一伦!唱《爱情鸟》的那个林一伦!”

“啊?他也来啦?”

孙翠娥惊喜道:“我就特喜欢这个《爱情鸟》,不知道他今天晚上会不会唱……”

“这是他最受欢迎的一首歌,既然来了,就肯定会唱啊!”

周丽丽笑道:“听说除了唐果强、杨玉莹和林依轮这三个明星之外,山海电器还从省歌舞团和市歌舞团请了演员来表演节目呢。全部节目加起来,一共有差不多三十个,七点开始,一直能演到十一、十二点!”

“真好!”

孙翠娥高兴道:“今天咱们都能看过瘾了!”

六人吃完馄饨,便来到靠近大门的位置等待。

很快,也就六点多点,李姐和孙翠娥的丈夫一起来了,带着他们在大门口登记了身份姓名后,进了山海电器,在山海电器里面走了很长一段路后,来到了新厂区的大操场上。

映入眼帘的,首先便是那被彩带、气球和明亮灯光环绕着的大舞台。

然后便是摆得整整齐齐的一个个马扎。

山海电器的领导考虑到职工家属们自己带凳子来这里,可能会不太方便,便干脆按照职工数量的4倍,买了几千个马扎,令人整齐地摆在了操场上。

大家来到这里后,可以随意选座,表演结束后直接把马扎带回家去就可以了,就当是公司给大家发福利了。

在马扎的最前面,则摆放着几排椅子,这是给受邀前来观看联欢晚会的市领导和山海电器合作伙伴代表准备的。

舞台搭得高,有近两米,所以即便前面坐着几排椅子,后面坐马扎的观众也不会被遮挡视线,可以尽情观看。

此时操场上已经有不少人了,大家都是尽量往前坐,以便于离舞台更近、看得更清楚。

八个人挨着前面的人,找了一排空座坐下,一边聊天说话,一边等待节目开始。

很快,他们后面也坐下了人,然后一排又一排,也就六点半左右,整个操场上的小马扎就坐满了人。

众人议论纷纷、谈天说地,又频频向舞台投去期待的目光,希望联欢晚会快点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