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书月去忙事业了。
方大勇只能将儿女情长暂且放到一边,将心思放在事业上。
目前的山海集团旗下,有三个公司——山海电器、培训学校、味味鲜食品厂。
三个公司的发展状况都非常理想。
山海电器方面。
生产上,有了从莓国签回来的8000万莓元订单,公司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有的忙了。
建设上,新的100多亩土地已经买下来了,目前已经破土动工,打算加班加点抢工期,争取年内就完成施工。
产品研发上,目前主打的几款产品,尤其是空气炸锅,依旧要不断地进行升级迭代,新产品的研发工作也不可懈怠,电热锅、电饭煲、微波炉……多种厨房家电的产品研发工作,都已经提上了日程。
宣传销售方面,虽然刚刚取得了8000万莓元的骄人成绩,但如今家电市场竞争激烈,仍旧不可懈怠,因此宣传部和销售部的工作人员一如既往地在辛勤工作,努力提高产品销量,提升产品和品牌的知名度。
培训学校方面。
经过了大半年的管理运营,培训学校已经彻底走上了正轨。
当初,方大勇和徐本阳谈话时所提到的“品质办学、理实一体、名师授课、创就业保障”等理念全都得到了落实。
每一位学生在校期间都可以享受到目前国内最顶尖的厨师烹饪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毕业后也可以享受到学校提供的创就业保障服务。
迄今为止,已有数千名学生从培训学校毕业,顺利创业或就业。
受到地域位置所限,目前学校里的学生,大多都是以河东省及其相邻省份为主,外省的学生虽然有,但占比较少。
为了可以招到更多学生,徐本阳打算效仿欣东方的模式,在外省建设几个分校。
但这个提议,被方大勇否了。
诚然,建设分校后,可以招收到更多距离较远的省份的学生,会给学校带来更多的收益。
但分校建设,也是存在很大弊端的。
比如分校建成后,从母校抽调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会影响到母校的教学质量。
又比如,母校和分校之间、分校和分校之间会存在招生、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竞争。
还比如,母校和各分校之间的管理协调,稍有差池就会带来很大的麻烦。
如果把每个分校都建设成母校的水平,给每个分校都配备非常优质的各种资源和服务,成本投入太高了。
如果分校随便搞一搞,降低成本,优惠影响教学质量,进而影响信誉和口碑。
考虑到诸多原因,方大勇还是倾向于暂时把资源集中,把母校办好,同时加强在外省的招生宣传工作。
稳扎稳打地发展。
而不是一下子把摊子铺得太大。
至于对培训学校的升级,方大勇的想法是,在搞好餐饮美食培训这个基本盘的同时,可以探索尝试性地增设其他培训内容,比如汽车维修、美容美发、焊接技术等,争取日后把餐饮烹饪培训学校,办成一所综合性的培训学校,甚至是综合性职业技术学院。
将来,如果当遇到餐饮行业发展瓶颈、厨师市场饱和之类对餐饮烹饪培训行业不利的情况,培训学校还可以依靠其他培训课程来生存发展。
当然,增设一门培训课程,并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场地、设备、教师……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做,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
1993年年内,肯定是不可能了。
最快也得到明年,才能增加其他培训课程。
味味鲜食品厂方面。
包括火锅底料在内的几款新产品已经上市,销量有高有低,其中火锅底料的销量还不错,消费者评价也很好。
火锅店的筹备工作,已经开始了。
方二山在市里买了一个上下两层、单层一百平米左右的店铺,目前正在装修,目标是在元旦前完成装修、人员招聘培训、火锅底料研发等工作,新年元旦第一天开业。
总而言之,三个企业的总体发展都很好。
但也有个问题。
那就是三个企业有点各自为战的意思,互相之间缺乏沟通与合作。
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三个企业都在快速发展,经营情况一切良好,似乎也没什么合作的必要。而且三个企业的领导都挺忙的,估计也没时间去考虑合作事宜。
另一方面,则是山海集团的总部,缺乏对三个企业的统筹管理和全方位策略指导。
迄今为止,整个集团公司总部都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方大勇,一个是周云清,其中周云清近几个月的工作重心基本上都放在了山海电器,像是山海电器的另一个行政部经理似的。
这样不好。
总部还是要组建的。
否则将来集团下属的公司越来越多,业务内容越来越多,却缺乏有效的统筹管理的话,那就是没有凝聚力的一盘散沙。
在国内逐渐活跃、日渐成熟的市场经济下,面对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各个企业放弃集团内部的密切合作、各自为战,是一种极为不智、浪费资源的行为。
因此,方大勇在与周云清商议过后,决定把他们二人下一阶段的工作重心,放在组建集团公司总部上面。
最起码,先把行政、财务、投资、战略规划、安全质量监督等一些重要部门的架构搭建起来,然后根据工作内容的需要再逐渐招聘或者从子公司里提拔吸纳人员,进行填充。
集团公司的办公地点,先借用山海电器的几间办公室,与此同时,在泽安市市中心买一块地,建设山海集团公司总部大楼。
在敲定了这项工作后,方大勇和周云清随即开始忙碌起来,动用他们的人脉关系,四处搜罗各方面的人才。
当初山海电器组建时,大部分人都是周云清,以及被周云清挖来的郭耀招聘来的,而方大勇当时一方面是有其他事情要忙,另一方面也是人脉资源有限,自己亲自去招聘人才的效果不会比周云清强到哪里去。
但现在不一样了。
随着山海集团的发展,尤其是自从岭交会上认识了一大群政府领导和企业领导以来,方大勇在商界,尤其是在河东省商界,也算是个颇有名气、有头有脸的人物了,认识不少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和高层管理者,以及政府领导干部。
他还和其中一部分人共同参加过一些研讨交流会和私人酒局,关系处得不错,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人脉关系网。
因此,当决定组建公司总部后,方大勇立即对这些熟人下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