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结束后,一行人在郭书记和袁书月的陪同下,去了山海培训学校进行视察,在培训学校待了一个小时左右后,又去了轻工机械厂。
没去味味鲜食品厂。
毕竟长池县的企业改革工作做得太好了,很多企业都有参观视察的价值,昨天已经在山海电器参观一下午了,今天又去了培训学校,就没必要把山海集团的下属企业挨个视察一遍了。
当天下午,袁利民一行人又去了重机厂,以及另一个稍大型的国家控股企业进行视察。
晚上,袁利民在县政府大楼举办了一次会议后,留宿在了长池县。
次日上午,袁利民去工业园区和政务大厅进行视察,高度肯定了长池县的这两项工作,并表示要把长池县工业园区设为省级重点工业园区、省级示范工业园区,供其他县市地区观摩学习。
下午,袁利民像是在山海电器时那样,把人员分成了几组,让他们挑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去参观学习了。
他则打算搞个“微服私访”,深入民间,走到群众之中,去视察一下长池县的社会民生建设情况,真切了解一下女儿在这两年里做出了什么成绩、有什么收获。
他不让泽安市和长池县的领导陪同,只叫省委办公室主任罗云作伴,让省里来的一名司机,开着长池县政府的一辆旧轿车,带着他们转去了。
临行前,他们还特意叮嘱郭书记和袁书月,不许把他和罗云去“微服私访”的消息告诉下面。
否则,恐怕全县人民这一下午什么活都不干了,全都等着迎接他们的视察了。
“小王,待会儿你随便选一个方向,开出县城后,驶出十几二十里,随便找个村子,咱们进去看看。”
车上,袁利民说道。
“好的,书记。”
司机小王答应一声,开车载着袁利民和罗云驶出了县政府大院。
“袁县长,你看,咱们要不要派辆车……”
郭书记目送袁利民乘坐的汽车离开后,询问身边的袁书月。
虽然他是一把手,袁书月是二把手。
但这件事情,似乎还是由袁书月拿主意才比较合适。
事实上,现如今的长池县,很多事情都是袁书月在拿主意。
他们两个人之间,并没有明显的一二把手之分,大部分工作都是互相商量着办,其中在经济民生相关工作中,又以袁书月做决定的情况比较多,郭书记则起到一个拍板、主持大局、进行配合的作用。
尽管在长池县民间,袁书月的名气比他大得多,比他受欢迎得多。
但他一点都不嫉妒。
反而觉得自己真是幸运无比。
怎么两年前就有了城关镇书记这个空缺的岗位,并且恰好是袁书月主动请缨来就任了呢?
如果袁书月不来,自己肯定和其他县领导差不多,没有上面的明确指令,绝对不会去搞什么企业改革,更不会有干部承诺制、扶贫车间等一系列的东西。
现在的长池县,相较两年前,也不会有什么明显变化。
但袁书月来了,带来了一项项举措,使长池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份功绩,虽然肯定是要算在袁书月头上,谁也不敢抢她的。
但郭书记身为长池县的一把手,不论从任何角度来讲,这些功绩也少不了他一份。
最起码,他一直是非常坚定地支持袁书月各项工作的,不但没有搞什么窝里斗之类的事情,还向来积极配合袁书月的工作,在各种场合为其站台。
仅此一点,他就功不可没。
两年前,他50岁,原以为接下来的职业生涯中,进步空间很小了。
但现在,52岁的他雄心勃勃,还打算再进步进步呢!
袁利民三人离开县城后,一路前行,向东驶出几里路后,看到前方路北有着一大片蔬菜大棚。
“过去,看看。”
袁利民指了指那片蔬菜大棚。
他并不知道这个村子就是方家沟。
“好。”
司机小王答应一声,行驶到路口后,转弯进去了。
“咦,这个村的路,竟然是水泥路。”
小王惊讶地说了一句,一般情况下,这种进村的路,应该都是土路的。
“看起来修建了应该没多久,不会超过两年。”
袁利民说道:“往前开,到那个正在装车的蔬菜大棚旁边停下来。”
小王依言继续往前开。
如今的方家沟,已经修建了数十个蔬菜大棚。
进村的这条道路两侧,一座座蔬菜大棚整齐排列,在阳光的映照下,塑料布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此时,有一辆货车正停在其中两座蔬菜大棚之间,有农民不断地进出这两座蔬菜大棚,从里面搬出来一箱箱红艳艳的西红柿,先在货车旁边过称,然后装进货车里。
汽车停下,袁利民和罗云还没有下车,那站在货车旁边负责称重的其中一人便快步迎了上来,待看清楚车里面坐着的人时,脸上又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来人正是方志文。
今天他家的蔬菜大棚里的西红柿成熟了一批,特意联系了蔬菜批发商来收购,儿子和儿媳妇带着几个帮忙的村里人摘西红柿、运送西红柿,他则负责在这里和蔬菜批发商一起称重,记录重量,方便待会儿结算。
刚才正和蔬菜批发商聊天呢,他忽然注意到一辆车开了过来。
仔细一看,认出了是县里的车。
他知道这两天有省领导来视察,见县里的车来了,心中不禁有些犯嘀咕——该不会是省领导要来他们村里视察,县里的领导来打前站了吧?
于是他赶紧迎了上来。
可是,靠近了之后,他却发现这车上坐着的三个人,自己竟然全都不认识。
其实袁利民来到河东省工作的这段时间,多次登上了河东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一些报纸也报道过他最近的一些工作,刊登过他的相片。
但一来,方志文现在既要忙蔬菜大棚,还要忙扶贫车间,另外还得处理村里的其他事务,着实挺忙的,很少有时间看新闻节目和报纸。
二来,即便在电视和报纸上看到过袁利民的模样,他也没有仔细认真打量,没往心里去。
毕竟,对于一个小村庄里的村领导来说,省领导变动这种事情,与自己实在是八竿子打不着。而且方志文的年龄摆在这里,也没有了继续往上爬的心思,所以对这种上层的政事更是漠不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