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自从去年在村里与大卫分别后,方大勇就再也没有和大卫联系过。

关于大卫的投资项目,他倒是听说过一点消息。

自从去年决定在泽安市投资后,大卫倒也很爽快,回国后不久就带着一个投资考察团队过来了。

经过一番研究后,最终决定投资800万莓元,在泽安市建设一个生产小型家电的工厂,生产后大部分运往海外进行销售,少部分在华国进行销售。

之所以不在华国进行大规模销售,是因为大卫的企业主打产品是家用烤箱,投资建设的这个工厂也是以生产烤箱为主。

而以目前国内的消费水平和饮食习惯,家用烤箱的市场还非常小,只有一线大城市里的部分家庭才能消费得起。

当然,往哪里销售,用不着泽安市政府操心。

泽安市政府需要考虑的事,是给这个工厂提供所需的各种基础设施,以及一些优惠政策,让这个工厂可以在泽安市良好地经营发展下去,给泽安市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和税收收入。

泽安市政府也非常重视这件事情。

在市委高书记的大力支持和吴副市长的具体领导下,各项工作都在快速推进,一切事务都广开绿灯,而大卫的资金也很及时,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笔资金落实下来。

在双方的密切配合下,工厂的建设速度很快,比方大勇的培训学校快多了,截止目前,工厂的厂房、办公楼、宿舍楼、周边道路、水电铺设等工作都已基本完成,可以说就差设备进场安装调试、人员招聘等工作了。

如果继续这么顺利发展下去,等到明年初,这个工厂就可以正式运转起来。

然而,就在三个月前,大卫原本答应要落实过来的一笔资金,没有落实下来。

市政府询问大卫,大卫表示自己的公司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解决后会把资金落实下来。

市政府等了两个多月,就在前几天,等来了大卫的消息。

然而,并不是资金即将落实的消息。

而是大卫即将破产的消息。

大卫的妻子,和他的合伙人一起联起手来,设计陷害了他。

不仅给他戴了顶绿油油的帽子,还通过一些手段把他的钱都卷走了。

结果搞得大卫现在不仅人财两失,反而欠了一屁股债,不得不把在华国投资的这个工厂卖掉来抵债。

也得亏在华国的这笔投资,是大卫全面主持的,妻子和合伙人隔着大洋没能插手进来。

否则就连这个工厂肯定也得被他妻子和合伙人卷走,大卫没钱还债,估计得被告上法院了。

这件事情,对于大卫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对于泽安市市政府来说,其实也差不多。

辛辛苦苦、满怀期待地准备了一年多,结果白白准备了?

这个全市上下都在重点关注,甚至多次向省政府汇报进度、在省领导面前都挂了号的重点项目,竟然说没就没了?

关键是,还找不到说理的地方!

找大卫说理?要求他必须追加投资?

人家比你还焦头烂额呢!

没收大卫的资产,作为他没有履行投资协议的惩罚?

问题是,市政府在和大卫签署投资协议的时候,没有写关于这方面的规定!

主要原因在于,泽安市市政府没有相关经验,所制定的投资协议与后世相比其实是非常草率的,有不少漏洞。

仅在这方面来说。

一来,大家根本就没考虑到,会有投资中断的这种情况。

二来,即便有人考虑到,也会在想,如果设置了相关条件,会不会惹得大卫生气,影响投资协议的签订?所以也就没敢提这茬。

总之,不论如何,泽安市市政府没有足够的法律依据,去没收大卫的工厂。

至于不管不顾的直接没收。

只能说,这个年代,泽安市这个地方,外国投资,这三个因素叠加起来,没人敢随便搞!

影响了当地形象甚至国家形象,影响了外资流入,这个责任,谁能承担得起?

谁敢承担?

因此,大卫想卖工厂,市政府不仅不能拦着,还得帮忙当推销员,争取把工厂早点卖出去!

要知道,为了给这个工厂准备各种配套设施和其他方面的东西,市政府这一年来的投资也很大,超过了千万!

若是不把这工厂卖出去,有人接手继续办企业、开工厂的话,这一千多万的投资,岂不是白白打了水漂?

怎么向财政交代?

怎么向省领导交代?

怎么向全市人民交代?

而且,那水电、道路都铺设好了,厂房和办公楼、宿舍楼都建好了,并且是高标准严要求建设的质量工程,如果丢在那里,未免也太浪费了!

先前大卫已经落实了500万莓元的投资,按照目前汇率,折合近2800万元。

再加上市政府的一千多万投资。

一共4000万的投资丢在那里,任凭风吹雨打,不能创造任何经济效益?

到时候上面追责下来,整个相关项目的大小领导,谁都跑不掉!

尤其是高书记和吴副市长,要承担首要责任!

因此,市里今天把全市各区县主管工商工作的领导,全都叫到了市里去开会,要求大家集思广益,想想办法,争取早点帮着大卫把这个工厂卖出去,解决目前的困境。

“这个任务,可不好完成啊……”

袁书月感叹道:“大卫先前投资了500万莓元,虽然愿意打折出售,但也只打了个九折。

450万莓元,折合近2500万元,这笔钱,谁能轻轻松掏出来啊?

而且这不是买其他东西。你买个古董,收藏起来就完事了。买个房子,住进去就得了。买车、买珠宝,买完就没事了。

可这个工厂,买来之后得经营管理啊!

买只是个开始,后面还有一大堆事需要处理呢,需要倾注大量时间精力,并且要继续投入大笔资金……。

总之,我们一时半会儿是真想不出来,谁有能力、有意愿接这个摊子!”

“确实很难。”

方大勇点点头,却又话锋一转:“不过……如果市政府愿意把给大卫的那些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措施,延续到接手的这个人身上,说不定会有人愿意接手。当然,如果市政府再大方一点,加大帮扶力度的话,这个可能性就更大了。”

“这方面,市里已经考虑了。给大卫的各种优惠政策,可以延续。另外的条件也可以再谈。”

袁书月说道:“但即便如此,在咱们市里,肯定找不到这样的人。现在大家都在考虑外市甚至外省的企业和投资人了,我在想,有没有必要给我爸打个电话,看江北省那边有没有合适的企业和投资人。”

“哎,既然有这么好的优惠政策,又何必便宜外人呢?”

方大勇呵呵一笑。

“不便宜外人也没办法啊,咱们市里实在是找不到……”

袁书月的话还没说完,突然一愣,惊讶道:“怎么?难道你想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