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姐,李姐……”

早上七点多,泽安市泽城区育才街道的某条胡同里,妇女孙翠娥扶着自行车,站在一户人家的门前,大声喊了几嗓子。

见没人回应,她将自行车停好,来到大门前,砰砰拍了拍门,大声喊道:“李姐!李姐!”

“来啦来啦!”

院子里传来一道声音,很快,一个头发凌乱,睡眼惺忪,显然刚刚睡醒的妇女快步来到门前,把门打开,惊讶道:“翠娥,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什么发生什么事了?”

孙翠娥没好气道:“李姐,咱们昨天不是说好了,今天一起去人民广场去参加味味鲜的抽奖活动嘛,难道你睡一觉就忘了?”

“没忘啊!”

李姐说道:“可是……现在不才七点多吗?那抽奖活动不是九点才开始吗?咱们离人民广场又不远,骑自行车二十分钟就到了,八点半去都不晚啊!”

“八点半去,咱们还能挤到前面吗?”

孙翠娥说道:“自从电视台和报纸上登了这个抽奖活动后,咱们市区里,哪个人不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打算抽一辆摩托车回家?

甚至听说就连市区外围乡镇,乃至其他县里,都有人要来凑热闹!

你想想看,今天得有多少人去参加抽奖活动呀?起码不得大几千人?说不定得上万!

这么多人,光排队都得排老长!

排在后面的人,还能不能买得着味味鲜套装,都是个问题,更别提抽奖了!

即便能排到,能抽奖,那好奖品说不定也被人抽走了!

所以说,咱们得早点去,争取排在前面啊!

你不知道,十分钟前,王婶和徐大嫂子就已经出发,去人民广场了!

我如果不是和你约好了一起去,刚才就跟着她们去了!”

“哎呀,你说的有道理!”

李姐恍然大悟,着急忙慌地往屋里走:“我赶紧洗个脸梳个头,然后咱们就去,不吃早饭了!”

“那你快点,我在门口等你。”

孙翠娥说道。

“在门口站着干啥,进屋来坐会儿啊……”

李姐说道。

“你家我大哥起床了吗?”

孙翠娥问道:“没起床的话,我进屋不合适。”

“他今天一早就起床了,他老家村里有个结婚的,他去给人家帮忙,参加婚礼了……”

李姐说道:“你进屋坐,稍等我几分钟。”

“哦哦。”

孙翠娥进了院子,开玩笑道:“我还以为你和大哥大清早地没干好事,在床上抱着不想起来呢!”

“你以为我是你?”

李姐笑着反击道:“我还现在记得你结婚那天,我们靠在墙根听房,你们两口子在屋里说的那些话,发出的那动静,真是笑死人了……”

“有什么可笑的?”

孙翠娥脸不红心不跳,大咧咧道:“我家那口子身体好,折腾得我舒服,叫几嗓子怎么了?我就不信你和大哥办事的时候,一声不吭!指不定在被窝里说的话,比我还浪呢……”

“我可不像你那样。”

“那你是哪样?像根木头似的躺在那里一动不动?你要是那样的话,只能说明一件事!”

“说明什么?”

“说明我大哥没把你伺候舒服了呗!你得买点有营养的,给我大哥好好补补身子了!”

“切,胡扯!”

“这可不是什么胡扯,补补身子真管用!说起来,我家那口子现在年龄大点了,也没年轻时的威风了,但前段时间,他们单位领导给他介绍了一个药方,让他喝喝试试,他喝了几天,你还别说,真有效果,前天我俩办事的时候,他比前段时间厉害多了!”

“行了行了,你这一大清早就来我家里胡诌八扯,说些乱七八糟的,让别人听见像什么话……”

“哪有别人,你家孩子都出去读大学了,这家里就你一个人,能被谁听见?还是说,李姐你这屋里还偷偷藏了个野男人?”

“呸,我缝上你那嘴!”

“哈哈——李姐,说真的,你要不要那药方?要的话我给你啊,别不好意思!”

“那……那就给我吧,我让他也试试……”

“哈哈,李姐,露馅了吧!”

“去你的!”

中年妇女之间的玩笑就是这么放肆。

谈笑间,李姐洗漱梳头完毕,来不及吃东西,便骑上自行车,和孙翠娥一起前往人民广场。

刚来到主干道大街上,她们就注意到,今天街道上的行人,好多都是向着人民广场方向而去的,并且但凡是有人作伴的,互相聊天时,所谈的内容,大部分都是今天的抽奖活动!

“好家伙,这么多人去参加抽奖活动啊……”

二人真正感受到了竞争感和压力感,连忙提高了蹬自行车的频率,加快速度向人民广场而去。

距离人民广场越近,街上的人越多。

来到距离人民广场还有一条街道的路口时,她们向前眺望,只见前方二三百米的街道上,密密麻麻好多人,靠近人民广场的那边,自行车似乎都骑不动了,大家都从自行车上下来,推着自行车往前走了。

“哎,你俩也是去抽奖的吗?”

此时,路口一旁的空地上,一个看守自行车的大娘向她俩招了招手,问道。

“是啊!”

孙翠娥回答道:“大娘,怎么了?”

“去参加抽奖就别再往前骑了!”

大娘说道:“你们瞧前面已经人挤人了,那些寄存自行车的地方,肯定都已经停满了!

你俩过去,指定找不到寄存自行车的的地方!

如果随便找个地方停车,说不定转眼就会被人偷走……

要我说,你们就把自行车寄存在我这里,走这一段路,去参加抽奖!

等抽完奖,再来我这里骑车,指定比在那边寄存自行车方便得多!”

“有道理啊!”

孙翠娥说道:“李姐,咱们要不要存在这里?”

“好。”

李姐点点头:“前面人太多了,骑也骑不动,推着反倒成了累赘,不如寄存在这里。”

“大娘,我们存车。”

二人推着自行车过去。

“先说好了,存车2毛钱哈!”

大娘说道:“别介回头收钱的时候,你们再嫌贵!”

“2毛?”

孙翠娥错愕道:“平时存车不才1毛钱嘛,怎么突然2毛了?”

“今天这情况,能和平时一样嘛!”

大娘说道:“平时你存车,1毛钱,我们这些看自行车的,抢着做你的生意!

但今天可不一样,人多、自行车多,信不信再过一两个小时,别说2毛了,就算是5毛钱,都不一定能找到正儿八经停自行车的地方!”

“这……”

孙翠娥犹豫了一下,看向李姐。

“2毛就2毛,就停在这里吧!”

李姐觉得大娘说的虽然有点夸张,但也不是并无道理,物以稀为贵,今天这种情况,寄存自行车的价格上涨再正常不过了。

就像是春节时,市中心商业街附近寄存自行车的地方,也会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