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大勇转性了?”

“不再胡闹了,开始走正道,好好过日子了?”

“不可能!就他那种什么坏事都能做出来的人,怎么会说变好就变好?”

“是啊,上个月我还亲眼见到他在外面和别人打架呢!”

“哎,你们还别不信,人家大勇不仅变好了,还做起了小买卖呢!”

“做小买卖?什么小买卖?”

“听秋兰嫂子说,是在东关集市上卖、卖……卖什么皮……”

“什么皮啊?猪皮还是羊皮?”

“都不是,是吃的东西,好像和面条差不多,不过是凉的!”

“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昨天中午见大勇和三妮骑着自行车从外面回村,车后座上帮着桌子、铁桶什么的,倒像是做小买卖的样子。”

“我前两天也见过,他们还买了好多黄瓜和豆芽,自己家里肯定吃不完!”

“这么说,这事可能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而且听说他们生意还挺好的,忙不过来了,还让春雨去帮忙,给春雨开工资呢!”

“哈?真的假的?”

“秋兰嫂子说的,大勇给春雨一天七块钱工资呢!”

“哈哈哈,嫂子,你就胡扯吧,在县城打工还挣不了这么多呢,即便大勇真做生意了,也就是个小买卖而已,自己一天能不能挣七块钱还不好说呢,怎么可能给春雨开七块钱的工资?”

“我也觉得不靠谱,但秋兰嫂子就是这么说的,不信的话,你去问秋兰嫂子……”

“我也听秋兰婶说了,大勇给春雨开了七块钱的工资,春雨拿着钱去她那里买东西,她担心这钱来路不正,特意去春雨家里问问情况,才知道了这些!”

“真的假的?我还是不信!”

“不信的话,你也去问问秋兰婶啊!”

“我直接去问秀莲婶,她和小花婶经常一起在路口做活,我去看看她们在不在!”

“我也去!”

“一起,一起!”

九十年代的农村里,严重缺乏娱乐活动,对于这些妇女来说,家长里短聊八卦就是她们最喜欢的娱乐方式,村里但凡有些风吹草动,比如谁家两口子吵架了、谁家小狗下崽了、谁家菜园里被人偷了几根辣椒……随便一件小事情,都能作为话题,被她们掰扯半天。

更别提方大勇浪子回头、改邪归正、开始做买卖,这么劲爆的大新闻了!

在郭秋兰把从方奶奶家里看到听到的事情传出去后,这些妇女一传二、二传三,半天不到,就有很多人知道了。

只不过,她们有的人相信郭秋兰的话,有的人却觉得太离谱了,难以置信。

毕竟,一来,方大勇以前那人见狗嫌的德性,大家都很清楚,实在很难相信他突然就改头换面、重新做人了。

二来,七块钱一天的工资实在离谱,干什么小买卖、挣多少钱,敢开这么高的工资?怎么想都觉得不正常。

于是,在叽叽喳喳地讨论一番,她们一起向方奶奶家里涌去,打算去问个清楚。

方大勇并不知道村里面的大姑娘小媳妇们正对他展开着热烈讨论,他自从来到东关集市上,把摊位支好后,就开始一刻不停地招待顾客了。

今天来的顾客比昨天更多,在摊位前排了长队,这些人一边等待,一边互相聊天解闷。

“嫂子,这么巧,你也来买凉皮啊?”

“是啊,都说这凉皮很好吃,孩子听说了,也想吃,我来买一份,回去尝尝!”

“这凉皮确实好吃,我今天已经是第三次来买了!”

“好家伙,这么大瘾啊?”

“哈哈,没办法啊,这凉皮吃着确实过瘾!既爽滑筋道,又酸辣可口,吃到肚子里凉丝丝的,整个人都凉快了不少,别提多舒服了!而且四毛钱一份,也不算贵,多吃几顿还是吃得起的!”

“那你准备买几份?”

“我们一家四口,每人一份,买少了我怕打起来!嫂子,我建议你也多买一份,否则如果只有一份的话,根本不够你和孩子吃的啊!”

“瞧你说的,我还能和孩子抢吃的不成?”

“那可不一定!我第一天也是这么想的,只买了一份凉皮,结果尝了一口后就停不下来了,一口接一口吃个不停,到最后,一大半凉皮都进了我肚子里,差点把两个孩子气哭了,哈哈……昨天我来买了两份,却发现还是不够吃,不光是两个孩子和我喜欢吃,我家那口子更喜欢,今天临上班前特意叮嘱我来买四份凉皮,中午每人一份,谁也不抢谁的!”

“照你这么说的话,我也多买一份、买两份?”

“对,买两份,孩子吃的过瘾,自己也解解馋,反正四毛钱一份嘛,又不算贵……”

“行,那我就买两份!”

“嫂子你看,刚走的那个人,一个人就买了五份呢,一看就和我一样,给全家人买的!”

“嗯,现在买凉皮的这个人,好像也是要五份……”

“这些人基本上和我一样,都是回头客,尝过凉皮的美味,越吃越喜欢,上瘾了!”

“这个姐说的没错,我也是回头客,自从昨天吃了他们家的凉皮后,就一直惦记着那滋味,今天特意来赶集,就是为了这凉皮!”

“我也一样!前两天感冒了,嘴里吃什么都觉得没味、不好吃,来这里赶集看到别人买凉皮,自己也买了一份,回去一尝,哎呀妈呀,味道真好啊!就着凉皮,我一口气吃了三个馒头,第二天连感冒都好了!”

“我到不是回头客,是听邻居说他家的凉皮很好吃,才来买的。”

“我是同事推荐的,他特喜欢这个凉皮,逢人就夸……”

“那我建议你们也多买两份,免得回到家里发现不够吃的……”

卖凉皮的方大勇发现一件事,那些老顾客们,买的凉皮越来越多,有人是给全家人买的,有人是给邻居同事捎的,也有人是打算带着凉皮去走亲访友的……往往一个人就买好几份。

而那些新顾客,受到老顾客的影响,也和前两天“买一份尝尝”的情况不同了,不少人竟也开口就是两三份、四五份地买。

他嘴里手里忙个不停,铁桶里的凉皮飞快减少。

饶是除了送往工地的凉皮外,还有265份凉皮,却还是没能坚持到十一点散集就全部卖光了。

“唉,没买到,明天得早点来……”

“老板,你们再多做点啊!”

“就是,照这架势,如果你们摆摊到散集,起码还能再卖二三十份呢!”

“有人来给你们送钱,这钱你们得收着啊!”

“做生意不能嫌挣的钱多啊!”

没买到凉皮的顾客们纷纷抱怨。

方大勇只能像昨天一样,连连道歉,好言好语地目送大家离开。

把50份凉皮送到工地后,没吃早饭的他和方三妮已经饿得饥肠辘辘了,干脆在路边摊买了几个包子吃。

“哥,照这么下去,明天咱们得做350份以上的凉皮!”

坐在路边摊吃包子的时候,方三妮说道:“甚至如果明天的顾客继续增加,350份也不够,得做400份凉皮!”

“嗯,明天做400份。”

方大勇点头道:“待会儿再去买个锅,和昨天买的那口锅放在一起,我一个人同时做两口锅,也能忙得过来。”

做凉皮消耗时间,主要是因为凉皮需要蒸两分钟才能熟,期间的舀面浆、摇晃面浆、揭凉皮,并不会占用太多时间,对于熟练的他来说,不到一分钟就能完成。

所以,他完全可以一个人负责两口锅。

但前提是,这两口锅得是挨着的,方便他来回操作。

现在的两口锅,一口在厨房里,一口在院子里,无法同时兼顾,所以才不得不由他和方三妮两个人负责。

“行。”

方三妮点点头:“回头如果继续增加,还可以在厨房里垒个小灶,我也一个人负责两口锅!对了……”

她又说道:“大哥,今天这两百多份凉皮,从头到尾都是你在切、调,忙个不停,我光站在旁边收钱了。现在我收钱找钱都熟练了,完全可以再干点别的,要不然你再买把刀,明天咱俩一起切凉皮、调凉皮吧。”

“不用。”

方大勇说道:“切凉皮、调凉皮、收钱找钱一起干的话,既容易乱套、忙中出错,也不干净卫生。切凉皮、放调料,还是我自己来就行,不过我可以只做完这两步,就把袋子放一边,由你来往里面擦黄瓜丝、放豆芽,这样一来,咱俩流水线作业,速度会快不少。

抓豆芽和黄瓜的那只手,你可以戴个一次性手套,用另外一只手来收钱找钱,这样也不会不干净,不会有卫生问题。

另外,从这几天的情况来看,大部分顾客是要求凉皮和调料分开包装、回家再调的,所以咱们可以在家里就提前备好一袋袋的调料,有辣的和不辣的,如果顾客没有特殊要求比如不吃蒜、不要蒜水这种,就直接切了凉皮,把准备好的调料袋放进去就可以了。”

方三妮听得眼前一亮,连连点头:“大哥,这是个好主意,还是你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