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东来扭头看着徐晓山,见他的眼里满是鼓励,林东来反而有些不自在地说:“我这次英语考了四十八分,虽然……虽然分数是低了一点,但是我在进步,到这学期末的时候,我肯定能考及格。”

徐晓山点头:“我相信你。”

林东来听到他的这句话小声嘀咕了几句,神情里却有些懊恼。

林东来问孙家成:“孙医生,我听说你是县医院里最有前途的医生,你能做心脏搭桥手术吗?”

孙家成轻咳一声说:“……不会。”

林东来又问:“那开颅手术呢?”

他问完就知道自己问错了话,补了一句:“这个你也不会,否则上次就给我爷爷做手术了。”

孙家成有些羞愧,他刚想说什么,林东来就又问:“你这个也不会,那个也不会,你这样的居然还是县里最有前途的医生?”

孙家成感觉到了来自林东来的鄙视,同时也觉得自己受到了暴击,换成玩游戏的说法,林东来这一刀,直接要了孙家成十万滴血。

林东来最后自我总结:“等我长大之后,我一定会学得比你好。”

孙家成觉得自己快要自闭了。

徐晓山在旁说:“东来,你对自己有信心是好事,但是不能盲目自信,双一流的医科大学录取分挺高的,以我们县最好的高中教学水平来看的话,差不多前五十名有机会。”

“田局长说中考的成绩能做高考的基本参照,你现在虽然才上初中,但是你现在成绩应该是一千名开外吧?”

他给林东来夹了一块牛肉:“多吃点,好好长身体,身体长好了,才有力气好好学习。”

林东来默默地在心里算了一下他现在的成绩和好的医科大学的差距,化悲愤为食欲,拿着饭碗使劲扒饭,吃完饭把碗一丢,就回去学习了。

孙家成今天被个林东来鄙视得不行,他一走,孙家成莫名松了一口气。

徐晓山笑着说:“东来是个孩子,说话做事十分直接,孙医生不要跟他一般计较,只是我觉得他有些话说得还是有些道理的,一个医生有没有前途,和医术的关系最大。”

孙家成直接问:“徐县长今晚就是为这个来找我的吗?”

徐晓山点头,却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只说:“东来现在跟我住在一起,我叫他过来并没有用他来敲打你的意思,只是一起吃个饭而已。”

“对东来而立,他的爷爷是他最亲的亲人,亲近的程度甚至超过了他的父母,我之前甚至都不知道他想学医这件事。”

他的话这样说,孙家成却感觉到了满满的敲打之意,他的脸涨得有些红:“我在学校的时候成绩并不算差,如果不是因为一个医疗事故,我能在省城最好的医院就职。”

徐晓山点头:“我问过省医科大的专家,那位专家现在还记得你,觉得你挺不错的,这一次他也会过来,到时候我会安排你做他的助手。”

孙家成愣了一下,眼眶不自觉地红了,问:“是朱国庆朱教授吗?”

徐晓山点头,孙家成的情绪有些控制不住,他觉得自己此时的样子有些丢人,忙深吸了几口气,好不容易将自己的心情平复了几分后说:“谢谢您对我的信任!我会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的。”

那一次的医疗事故,对孙家成而言是致命的打击,基本上断了他的前程。

他浑浑噩噩地在家人的安排下进了县医院,糊里糊涂地混了好几年,他今年意识到了自己再这样下去,这一辈子可能就毁了,他便有了离开县医院的想法。

他知道,就他现在的情况和心境,离开县医院后以后大概率是不会再从医了。

今天徐晓山和林东来的那一番话,对他的触动极大,此时知道当年对自己寄予厚望的老师要来临山坐诊,他就觉得他或许还可以再努把力。

毕竟他幼时的梦想就是救死扶伤,成年人谈梦想是件十分奢侈的事情,但是梦想的魅力实在是太大,但凡有一丝能够实现梦想的机会,没有人会愿意放过。

徐晓山找老板要来两杯饮料,举起杯子对孙家成说:“孙医生,祝你早日成为优秀的脑外科医生!”

孙家成的眼眶又红了红,他克制着自己的情绪说:“谢谢徐县长!”

余下的话不需要多说,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顿饭吃完后,孙家成回家之后把他之前的专业书籍全翻了出来,他母亲问他:“家成,你这是怎么了?”

孙家成回答:“我想把曾经丢掉的专业知识捡起来。”

他说到这里伸出自己的一双手,轻声说:“我还记得,我刚进大学的时候,有一场测试,看看我们适不适合做外科医生,当年我从众多同学中脱颖而出,朱教授说,我的这双手,最适合拿手术刀。”

拿手术刀的手要稳,不能抖,微小的抖动,在手术中很可能会对病人的病生产生致命的影响,他的手是最稳的,在测试过程中就没有抖过。

孙母有些吃惊地看着他问:“你还愿意做手术?”

孙家成轻声说:“我为什么不愿意?当年的事情你们都很清楚,那就是一场意外。”

孙母的眼眶红了:“好好好,你能想通就好!”

陈家成看着孙母的样子心里有些愧疚,他这些年过得浑浑噩噩,家里的父母应该也跟着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同时还得照顾他的情绪。

那一次的医疗事故对孙家成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现在已经过去四年了,他也该放下了。

他这么大的人了,总不能连林东来那么一个孩子都比不过。

他想通这些之后,就觉得自己这些年来多少有些矫情。

县医院确定专家门诊的具体时间后,徐晓山知道还得通知全县人民,让所有人知道这件事情。

这种宣传类的活,自然就落在郑仲凯的身上,有了上次高铁投票的操作,他现在对这种事情的操作可以说是熟门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