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书房中。

李玄写写画画,把花魁大赛需要用的词写出来。

歌姬唱曲,因为是一人独唱,以词的方式最容易,李玄做了充足的准备。除此外,李玄连相应的四大乐器,也让典山君找来试了试。虽说不是什么上等乐器,可是都能用。

李玄一切准备好,典山君跟着进入,恭敬道:“公子,魏县令来了。”

“快请。”

李玄点了点头。

典山君去通知,不多时,魏东来笑着进入,径直坐下。

李玄见魏东来喜笑颜开,询问道:“魏叔人逢喜事精神爽,莫非有什么好消息吗?”

魏东来笑问道:“你猜一猜?”

李玄想了想,说道:“应该是功劳报上去,巴郡有了给魏叔的嘉奖?”

“你小子真的是太聪明,一猜就中,没意思。”魏东来摇了摇头,说道:“这次粮食送上去,同时剿灭尖山贼的消息上报后,巴郡李太守大为欢喜。在杨主簿的建议下,剿灭尖山贼一事,已经上报朝廷为我请功。”

“恭喜魏叔。”

李玄也是露出笑容。

魏东来立下功勋,越得到器重,他也就越能得到照拂。

魏东来脸色旋即又严肃起来,说道:“李玄啊,有好事也有坏事。这一次,也是有事需要你帮忙。”

李玄正色道:“魏叔请说,我责无旁贷。”

魏东来身子微微前倾,沉声问道:“你知道花魁大赛的事吗?”

李玄笑了起来,回答道:“魏叔,青山县的花魁大赛,就是我指点的。”

魏东来说道:“我知道花魁大赛是你的点子,我要说的事情,是巴郡长乐楼方面,有一批歌姬来了青山县,要参加花魁大赛,或者说干脆是她们摘桃子,自己搞花魁大赛。原本花魁大赛是云香阁主办,好处自然是云香阁最多。现在长乐楼接手,云香阁可就靠边了。”

李点了点头,说道:“长乐楼的事,我先前听杨妈妈说了,她来找我求助,我已经答应出手。”

魏东来脸上露出一抹冷色,沉声道:“还真的是巧了,我请你帮忙的事,也是让你对付长乐楼。而且,要让给长乐楼助阵的巴郡大儒庞育,丢尽颜面。”

李玄问道:“莫非和庞育有什么仇怨吗?”

魏东来眼神中流露出一抹鄙夷,缓缓道:“提到庞育,渊源就有些久远了。往远了说,当年杨德祖、我和你岳父等人,在锦城蜀光书院求学时,庞育也是在书院求学的人。”

“庞育和我们,不是一伙的人。”

“庞育这个人趋炎附势,捧太监臭脚,十足的小人,和我们是仇人。而庞育没什么才华,靠着趋炎附势得了名声。”

“往近了说,庞育在巴郡这里,是巴郡功曹何无忌一系的人。何无忌这个巴郡功曹,和杨主簿是敌对的。另外,长乐楼也是何无忌扶持起来的。”

魏东来说道:“我这么一说,你应该明白了吧?”

“明白了!”

李玄点头回答。

他没有想到,和庞育还有这样的渊源。

这一情况,那就是新仇旧怨,遇到了庞育必须下狠手。

魏东来面色严肃,继续道:“不过庞育这个人,如今在巴郡颇有名望,有一些影响力。他虽说才华不怎么样,关键是他行事阴险,擅长出钱买诗词。他既然来了,肯定买了很多诗词,而且也有人吹捧,你能应对吗?”

李玄神色自信,一脸不屑神色,说道:“魏叔尽管放心,一切交给我。花魁大赛的事,我已经安排妥当。这一次长乐楼要举办花魁大赛,我们也举办花魁大赛。”

“能行吗?”

魏东来的内心仍是没底。

“砰!砰!”

敲门声传来,典山君再度进入,禀报道:“公子,杨氏等人来了。”

“请进来。”

李玄再度点头。

他看向魏东来,自信道:“魏叔尽管放宽心,一切有我。正巧杨氏来了,我和她谈一谈,花魁大赛上需要用的词和曲子,魏叔也在旁边听一听,自然就心中有数。”

魏东来眼中有期待,颔首道:“好,我拭目以待。”

不多时,杨氏、张氏和陈氏联袂进入。三人进入书房的瞬间,就看到了魏东来赫然在列,都是心中一颤。

三人都认识魏东来。

没想到,魏东来这个县令竟然来了,难道是李玄请来坐镇的?

“见过魏县令、李公子”

杨氏稳住心神,齐齐行礼。

魏东来点了点头,却没有说话。

李玄看了魏东来一眼,直接道:“这次我们和长乐楼打对台戏,不仅是我支持你们,而且我请了魏县令坐镇。有魏县令的支持,你们不必担心什么。”

魏东来心中一笑。

李玄这小子会说话,这样一番话,会让杨氏、张氏和陈氏有信心。

杨氏神色欢喜,陈氏和张氏内心,也是踏实下来。

三人相视一望,再无先前的慌张。

杨氏简单介绍了张氏和陈氏的情况,继续道:“公子,百花楼和玲珑楼都坚定的认为,咱们应该自己办花魁大赛。至于玉娇楼和其他的一些青楼,站在长乐楼一边。现在就我们三家青楼,您看该如何运作呢?”

李玄没有多说什么,直接取出刚写好的词,说道:“你去找人的空闲时间,我写了五首词,专门用在花魁大赛上唱。毕竟你说长乐楼的花魁大赛上,会有人唱曲,所以我们也有,你先看一看?”

杨氏神色欣喜,一脸期待。

李玄诗词双绝,李玄的词绝对不差。

杨氏恭恭敬敬的上前,把李玄写好的词接过来。她看到第一首词,妩媚的脸上露出震惊神色。

“啊!”

杨氏忍不住惊呼出声。

杨氏打心底,已经抬高了对李玄的期待,认为李玄做的词不会差。可是看到词的内容,仍是止不住的震惊。

写得太好了!

不愧是李玄。

魏东来也是文学爱好者,他心下无比的好奇,吩咐道:“别光顾着惊讶,杨氏,快读出来。”

“遵命!”

杨氏拿着纸张的手,都有些颤抖。

她看着纸张上的文字,缓缓道:“第一首词,名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