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谌接到胡雪原的密报,胡姬花传来消息:费祎要太子,帮他夺取太尉一职,刘谌吓了一跳。

这个职位太重要了,自从蒋琬被贬,一直空着。

刘谌不是不想,就是找不到合适的借口,来抢夺这个职位。

阎宇是北营统帅,兼做太常,是九卿之首,但在三公之下。

丞相是太子兼任,刘谌不敢想,也不能想。

三公之职就剩下太尉和御史,御史不能做,是个得罪人的差事。

“绝对不能让费祎得到太尉,这可是掌管蜀汉军政大权的职位。”

“让谁做这个职位?这个人必须是自己的人,还真找不出来”,刘谌穿越过来,这才几个月,认识的人太少,对蜀汉百官了解太少。

找不出,那就自己做,若是让费祎得到这个位置,那自己明屯田,暗屯兵的计划,就会被费祎发现。

暗中屯兵,在哪个朝代,都是弥天大罪,除非兵变成功,不然死路一条。

刘谌越想越不是个事,冷汗都下来了。

刘谌想了想,想谋取这个职位,必须得到九卿的支持。

阎宇是太常,是九卿之首,他跟少府关系不错,关统是御林军统领,兼做卫尉,这就是两个了。

内史是费祎的人,剩下的就是,太仆,廷尉,典客,宗正,而最重要的就是宗正。虽然只是掌管皇室杂务的,可人脉不错,皇族都要买他的面子。

刘谌决定,先从他下手,搞定他,其他的人,就会倒向自己。

刘谌随即从锦衣卫自己的内线,调来了宗正刘向的全部黑材料,又让胡雪原调来20万两银票,来到了宗正刘向的家里。

刘向之所以能够做宗正,就是他的人缘好,他最大的本事是会和稀泥。不论皇族中多难处理的事情,刘向都能解决,深得皇帝刘禅喜欢。

别看皇帝是万岁爷,再厉害的皇帝,也是清官难断家务事。你再霸道,总不能不要亲情,皇帝也有难办的事情。

有些皇帝心里想做,表面不好意思做的烂事,就需要有人背黑锅。肯背黑锅,还会背黑锅,能把黑锅背得很风光的人,皇帝一般都会喜欢的。

刘向见刘谌到来,自然知道,刘谌肯定会有事情求着自己。

不然的话,刘谌大权在握,岂能会找自己这个宗正?刘向便想坐地起价。

“殿下,怎么有功夫,到我这小庙里来?”

刘向一开口,刘谌就明白,这个家伙很聪明,想从这里捞取更多的好处。

“宗正大人,你这里不只是锦衣卫能来吧?”刘向一听顿时傻眼,殿下这是什么意思?难道锦衣卫掌握自己的黑材料了?

“殿下说笑了,我就是和稀泥的位子,有什么可查的?”

刘谌见刘向,煮熟的鸭子嘴硬,随即拿出了20万两银票。

刘向一看是20万两银票,岂能不知道?肯定是烫手的事情。不然,刘谌也不会这么大方。20万两啊,这可是能在蜀都周边,购买2000亩好水田。

“殿下,下官无功不受禄,使不得,使不得,殿下先说说什么事才行。”

刘谌直言相告,刘向一听,心里嘀咕开了。

“奶奶的,想做太尉,20万两就想收买我?没门。”刘向呵呵一笑,把银票推了推。

“殿下,属下官小职微,我说话屁事不管,还请殿下收回银票”。

刘谌一听随即明白,刘向这个兔崽子,无非就是想狮子大开口。20万,已经不少了,每人20万,搞定四个就是80万两,这钱可不是西北风,张口就来。

刘谌嘿嘿一笑,随即拿出了锦衣卫搜集的刘向黑材料,放在了刘向前面。

“宗正大人,先不要拒绝,你先看完这些东西,再决定不晚”。

刘向疑惑地拿起卷宗,只是看了一眼,傻眼了。

“扑通”一声就给刘谌跪下。

“殿下,可怜我上有老下有小,高抬贵手,放过我吧?”

刘向呵呵一笑:“只要宗正大人,收起这20万两,不就没事了?”

“真的?”刘向懵了,看来殿下,是真的在想自己示好,既然这样,只好收下了。不就是给殿下投一票嘛,谁做太尉不是做?反正自己不做。

刘谌见刘向,拿起了银票,笑了笑,很是高兴。

“这就对了,宗正大人,不管怎么说,咱们都是一家子,总比让外人做太尉好吧?”

刘向明白了,传说费祎想做太尉,看来是真的了。

到了此时,刘向哪里还敢不听?不但收起了银票,还给刘谌出主意。

“殿下,我跟典客王通不错,我保证说服他,到时候,殿下就知道了”

刘谌心中大喜,这样的话,自己又省下20万两银子。胡氏钱庄的银子,还真不能拿得太多,屯田的亏空一旦暴露,就会发生挤兑,那就麻烦了。

剩下的几个,自己不能出面了,万事留一线,日后好见面。阎宇这个老丈人,也不能坐享其成,该用的时候就得用,剩下的几个让他去解决。

十天之后,勤政殿早朝,九卿之一的内史,果然率先启奏。

“陛下,自蒋琬被免一来,太尉一职,一直空闲,这对蜀汉江山不利;正是乱世之秋,外敌压境,太尉一职太过重要,我觉得,费祎大将军,最适合做太尉,请陛下决断”。

“嗯?”刘禅一愣,他自己也在揣摩,这个职位谁做合适,一直就是犹豫不定。刘禅的想法很简单,做这个职位的不是合适不合适,最关键的是对自己有利。按说,北地王刘谌最合适,但若刘谌权力太大,就难以控制。

太子已经兼任丞相,若是让费祎做太尉,太子的权力也太大。对朝廷也不是好事,最好是一个能让朝廷权力平衡的人做才行。

太子一看,皇帝在犹豫,赶紧上奏。

“父皇,费祎也是诸葛丞相在世,指定的大将军接班人,他做太尉最合适。”

刘禅一听就生气,他最不愿意听的就是诸葛亮这三个字。

“奥?按照你的意思,我不让你老丈人做太尉,就是对不住诸葛丞相了?”

太子一听傻眼了,好好的,皇上怎么生气了?

刘谌却是听出了猫腻,赶紧给几个九卿使了个颜色,大家纷纷上奏。

宗正刘向,第一个出来,力挺刘谌做太尉,随后又有五个九卿出来,都说北地王刘谌,最适合太尉一职。

刘禅明白了,看来朝廷已经分成两派了:太子派,北地王派。刘禅心里暗想,你们想争夺太尉,我偏偏不让你们如愿,嘿嘿。

这就是刘禅的做派,外战外行,内斗内行。

刘谌一看刘禅的脸色,显然是有点生气,看来,今天谁都做不了。情急之下,刘谌觉得,有必要给刘禅,添把火。

“父皇,我有话说。”

刘禅一听:你小子,终于坐不住了,看看你这么说。

“说吧,我倒是想听听。”

“父皇,太尉一职,掌管蜀汉军政,我觉得,应该是太子兼任,太子睿智之人,又是监国,多加一个职位,无关紧要,我相信太子能行!”

“奥?”刘禅倒是吃了一惊,没有想到,刘谌也为太子说话,刘禅觉得好玩了。

“北地王,太子已经是监国,又行丞相之职,不妥,不妥,我倒是觉得,你做太尉,比较合适!”

刘谌明白,刘禅这老小子太狡猾,一定是在试探自己,绝不能上当。

“父皇,我做不妥!既然父皇爱惜太子,怕太子累着,那就费祎做最合适,毕竟费大将军,是诸葛丞相指定接班人,如今蒋琬死了,费祎最合适!”

刘禅一听大怒,奶奶的,蒋琬不是个东西,费祎也够呛。诸葛亮看上的,我偏偏不认可。诸葛亮都死了,我为什么要听他的?

“北地王,你这样说,是不是不想替朕分忧?别说了,太尉一职,就由你来做,其他人,休得胡言乱语,退朝!”

刘禅拂袖而去,刘谌心中暗喜。这个办法屡试不爽,只要一提诸葛亮,刘禅就会气得发火,自己这一招,走对了。

费祎傻眼了,自己暗中活动了这么久,没有想到,让刘谌捡了便宜。

刘谌现在掌管北营,再做了太尉,就掌管了天下军政,那自己这个左大将军的位置,就岌岌可危了。

“不行,一定要把刘谌拉下马,实在不行,就劝太子提前继位,奶奶的,吓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

费祎恶念顿起,一场腥风血雨就要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