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古郡之南,是椰林郡和桂平郡。

目前这两个郡,被南蛮所控制。

如是南蛮从椰林郡和桂平郡出兵,只要突破兴古郡,就可以直达汉江,威胁荆州。

因此,这两个郡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这天晚上,张琪来到上官雪儿的房间,言道。

“雪儿,桂平郡防守薄弱,我打算亲自带领5万人马前去占领桂平郡,你对此怎么看?”

上官雪儿道:“我和你一道去吧!”

张琪道:“益州之西是吐蕃,西北乃巴蜀,要提防黄天雄反扑,南面是强大的南蛮,你还是留守益州吧。”

上官雪儿嘴巴一翘,言道:“你就是不想让我和你在一起,难道留下严庄和张参军守益州,你不放心吗?”

张琪道:“严庄急功近利,我怕他趁我不在,出兵攻打李适。”

上官雪儿笑道:“看来你很袒护李适啊,其实放纵李适等于养虎为患,这点你不会不知吧?”

张琪也笑道:“李适与我有亲,我如再逼他,他可没地方去了,不过你说的也对,那就让严庄留守益州。”

上官雪儿看见张琪同意她一起去攻打桂平,高兴地一下扑到张琪的身上一阵猛亲。

亲得张琪满脸都是口水。

第二天。

张琪升帐。

“严军师,你和张参军领15万兵马守益州,益州一切大小事务皆由你两人作主,不必请示于我。”

“我和上官雪儿领5万兵马,前去占领桂平。”

严庄和张参军拱手道:“臣领旨!”

张琪道:“慕容川、伍阳旭、公孙剑、南宫燕和慕容冰我带走,留下单于和罗文杰等在益州,严军师看可以吗?”

严庄道:“臣无异议。”

张琪点了5万兵马,带着上官雪儿和慕容川等人,出兵桂平。

桂平郡守军只有一万,张琪大军一到,守将杨富贵就打开城门投降。

张琪不费吹灰之力占领了桂平。

“杨将军,南蛮在此地的军事部署,为何如此薄弱?”

降将杨富贵本是大唐将领,后来大唐自顾不暇,杨富贵向南蛮投降。

南蛮念及杨富贵献城有功,仍然让他驻守桂平,每年向南蛮缴纳税收粮饷。

“上位,此地属占婆国管辖,占婆国地广人稀,经济中心放在南方的安南都护府。”

“安南都护府西边是南诏国,南边是南越国,占婆国把防御重点,都放在了西南。”

“所以,桂平这个地方,也就象征性地驻守一万兵马了。”

张琪和上官雪儿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那安南都护府有多少兵马驻守?”

杨富贵答:“这个不知,末将从没去过那里。”

张琪又问:“从桂平到安南都护府有多远?”

“有1000多里,中间有山川江河阻隔,要经过一片很大的原始丛林,大军如想穿越原始丛林到安南都护府并非易事。”

张琪道:“怪不得占婆国不重视桂平,因为有一道天然屏障阻隔在那里。”

杨富贵道:“正是,末将在此地,是两头都不讨好啊。”

上官雪儿接话道:“自古南蛮难于征服,和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

“中原想攻打南蛮,有很多天然屏障阻隔,难于管理,民心自然难于归附。”

杨富贵连连点头:“是的,是的,中原自古都鞭长莫及啊。”

占婆国。

安南都护府。

占婆国国王坐在王座上,一脸的严峻。

探马刚刚回报,说张琪大军占领了桂平郡。

“张琪大军横扫益州,又占我桂平,大有一举南下之势,诸位爱卿,对此有何良策?”

军师上前言道:“张琪大军南下,我们占婆国和南诏国首当其冲。”

“我们南方诸国七十二洞应当齐心协力,共同抵御张琪大军南下。”

占婆国国王道:“张琪攻打益州,洪沙瓦迪和南诏等国,都派兵增援,而我们占婆国却袖手旁观。”

“如今张琪大军攻打我占婆国,其他诸国会出兵援助吗?”

军师道:“未可知也,我们可派使者与南诏国交好,与我们联盟共同抵御外敌。”

国王问道:“派谁去呢?”

军师沉思良久,言道。

“大王,南诏国王子对我国郡主倾慕已久,如让郡主到南诏国和亲,南诏国必定倾力相助。”

占婆国国王瞪了军师一眼,嗤之以鼻道。

“南诏国王子是个傻子,你这不是想害郡主终身吗?”

占婆国国王的弟弟,有一个女儿今年17岁,长得闭月羞花。

她虽然只是国王的侄女,但国王对他这个侄女也很是疼爱。

去年南诏国来求亲,占婆国国王一口回绝。

因此,南诏国王对占婆国王一直怀恨在心。

这次如不把郡主送到南诏国,那南诏国必然见死不救。

军师道:“大王,恕臣下直言,以一女换得一国之安,何乐而不为呢?”

国王沉吟半晌,言道:“待本王与御弟商议商议,明日再作抉择吧。”

“王兄!”

国王话音刚落,一人从殿外而来。

“刚才王兄与军师的对话,愚弟已听到大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愚弟并无异议。”

占婆国国王大喜。

……

占婆国到南诏国并无直达的大路,中间隔着一片杳无人烟的原始丛林。

这是国与国之间的一道屏障。

现在已是夏季,丛林中充满了未知的危险。

毒虫、蛇蝎、虎豹,还有可怕的沼泽,以及瘴气等。

为了安全,占婆国的和亲队伍,决定从北方绕过那片丛林。

一支三百多人的“商队”,于第二天出发。

占婆国的郡主叫阮婷玉,虽然只有17岁,可也深明大义,为了本国的安危,心甘情愿到南诏国和亲。

她将嫁给一个傻子,也是到南诏国充当人质。

这个阮婷玉,也是一个非等闲之辈的女人,自小习文又习武,练得一身好武功。

据说还懂得兵法、军事,会观察地形等。

这天。

“商队”行走到一处叫做两界山的地方时,阮婷玉看见此处地形险恶,一种不祥的预感,袭上心头。

“此地凶险异常,大家格外小心。”

话音未落,就听到一声大喊,从山路两旁冲出一百多个强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