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雪儿继续言道:“仆固怀恩在青州的兵马总数不下40万,如是改编这40万兵马,没有几个月恐怕难于完成。”

“但如此一来,我们就不能出兵回纥。”

“可出兵回纥,那青州之兵就得暂缓改编,如是仆固怀恩变卦反水,我们不光前功尽弃,并且还会遭受重大损失。”

最后上官雪儿强调道:“望上位三思。”

张琪言道:“雪儿所言,也正是我所担心的。”

“我本想把仆固怀恩调到长安,这等于完全剥夺了他的兵权,又怕他心中不服啊。”

“可让他留在青州,又怕他又变,这让我一时难于决断。”

上官雪儿道:“我认为还是要剥夺他的兵权,不然仆固怀恩是个极不稳定的因素,我们不得不防啊。”

上官雪儿的担忧不无道理,但张琪思量再三,觉得仆固怀恩的兵权,暂时不能剥夺。

原因是仆固怀恩手下将领众多,对仆固怀恩忠心耿耿。

如是剥夺仆固怀恩兵权,这些将领难免打抱不平,一旦起哄哗变,局面难于收拾。

稳住仆固怀恩,就是稳住这些将领的心。

上官雪儿也赞同张琪的意见,但又心存顾虑。

“上位,回纥可汗的王后,是崇徽公主,她可是仆固怀恩的女儿。”

“我们出兵回纥,也要提防仆固怀恩,他手中如是有重兵,我担心……”

张琪言道:“你的担心有道理,要不我们暂缓出兵回纥?”

上官雪儿问:“那你的意思,我们先攻打益州?”

“你觉得可行不?”

“上位,我们大军南下,万一回纥私下与仆固怀恩联络,对我们还是重大隐患,所以,我们必须先出兵回纥。”

各势力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

所以出兵必须全盘考虑,做到万无一失。

张琪和上官雪儿商议半天,还是拿不定主意。

问题的焦点,就是是否让仆固怀恩继续执掌兵权。

“雪儿,我们去探探他的口气吧。”

“行,试探一下仆固怀恩是什么态度。”

于是,张琪和上官雪儿来到仆固怀恩的府上。

仆固怀恩急忙把张琪和上官雪儿迎进客厅,看茶。

“上位,老夫斗胆请问,下一步作何打算?”

仆固怀恩是个聪明人,知道张琪和上官雪儿来他府上,必然是关于出兵的事。

但又忌讳他手握重兵在青州,故而前来试探。

张琪道:“我和雪儿商议了一下,也不知应该北上还是南下,特来请教国公。”

仆固怀恩直言道:“如能安定北方,再举兵南下,则后方无忧矣。”

张琪问:“那依国公之见,我们应该先攻打谁?”

“上位,北方之患,无非契丹、回纥、突厥……”

“而契丹王曾经与上位结拜,如我们举兵攻打,则天下人会说上位无义。”

“所以,在老夫看来,应该先平定回纥和突厥,再图契丹。”

张琪道:“国公所言极是,但崇徽公主在回纥,我们出兵回纥又似乎不妥啊。”

仆固怀恩心想:张琪果然是来试探他。

“上位,老夫小女虽在回纥,但过得并不好,老夫早有接她回来之意,但又无借口,上位如是出兵回纥,正好把老夫小女接回。”

崇徽公主十五岁就到回纥和亲,先是嫁给回纥王移地键。

没过几个月,移地键一命归西,崇徽公主又嫁给移地键的儿子可亲可汗。

没想到这个可亲可汗也是个短命鬼,没多久又死了。

崇徽公主又被新可汗接盘。

这个新可汗就是可亲可汗的儿子,就这样,崇徽公主不到20岁,就嫁给了祖孙三代。

崇徽公主苦不堪言,想回中原又不得脱身。

仆固怀恩的女儿,被祖孙三代玩弄,此时仆固怀恩和回纥已无亲可言。

所以仆固怀恩大力支持张琪攻打回纥。

但他知道张琪对他不放心,于是言道:“上位,老夫已年老多病,请上位让老夫到长安养病吧。”

张琪和上官雪儿听了,心中暗喜。

但张琪又想到,仆固怀恩一走,那他在青州手下的这帮将领,以及40多万大军,就群龙无首。

张琪又没时间去改编,弄不好青州照样会出乱子。

倒不如相信仆固怀恩一回,让他继续执掌青州兵权。

古人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张琪看了上官雪儿一眼,征求她的意见。

上官雪儿看见仆固怀恩主动要求放弃兵权,到长安为人质,也觉得仆固怀恩值得信任。

仆固家族,曾经满门忠烈。

仆固怀恩对大唐也是忠心耿耿,之所以造反也是被逼无奈。

这个人本质不坏,不是那种奸佞小人。

“国公,我不日将出兵回纥,青州之安定,还得拜托国公操心。”

“国公身体欠安,我可叫人到长安传来太医,为国公诊治如何?”

仆固怀恩听了张琪的话,大为感动。

“上位如信得过老夫,老夫定当以死报效。”

……

张琪收服仆固怀恩,安定青州,严庄立下大功,被张琪任命为吏部尚书。

严庄这人和三国时期的贾诩,极为相似。

主子换了一个又一个,名声虽臭,但仍然得到重用。

究其原因,一是他擅于见风使舵,二是自身有真本事。

让他当个吏部尚书,完全能够胜任。

这个官职仅次于一眉道人和上官雪儿。

严庄高高兴兴地,到长安任职去了。

张琪把后起之秀东方鹤然,调到青州,接替严庄职位,协助仆固怀恩治理青州。

两日后,张琪率领25万大军,越过巍巍太行。

出兵回纥。

洛阳。

大理寺外。

几株硕大的梧桐,在秋日里的风中,飘洒了一地的金黄。

给这清冷的街道,增添一道靓丽的色彩。

太阳渐渐的爬过了远处的山顶,透过在树梢上飘摇的树叶,从缝隙中将万道金色阳光暖暖的照在地上。

阳光和地上的黄叶相映成辉,显得五彩斑斓。

这天。

本是宁静的街道上,突然间变得车水马龙起来。

今天是大理寺公开审理秦朗一案的日子。

大理寺大门洞开。

一大早便迎来了朝中许多来旁听此案的官员,还有附近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