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城下。

张琪大军压境。

城内所有人都知道,朔州城守不住,阳泉郡的丢失,士气降到了最低点。

古力娜的2万人马,此时已无心守城。

城里开始混乱。

古力娜手下弟兄,感到前途渺茫,都来到古力娜的住处,询问她作何打算。

“总舵主,我们何去何从?”

古力娜感到从未有过的迷惘。

死守朔州城,下场只有一个,鱼死网破。

不死守,又撤往哪里去呢?

古力娜抬眉扫视着眼前的弟兄,淡淡地问道:“你们都有何打算?”

一部分人立刻上前答道:“我们誓死跟随总舵主。”

另一部分则站着不动。

古力娜又问:“你们作何打算?”

“总舵主,我们还是听三叔的吧!”

古力娜冷笑道:“好啊,也许你们是对的,投了张琪,你们都会有一个好的前程……”

古力娜眼中放出一道冷光,语气凌冽道:“可我不!我古力娜决不投降!我对张琪说过,他如兵临朔州,除非杀了我,不然我和他死抗到底。”

……

朔州城南门。

有人把城门打开,张琪大军一涌而入。

古力娜的这股响马,毕竟鱼龙混杂,2万人马中,有很多是古力娜占领朔州之后,强行招募的老百姓。

这些人根本不想让朔州陷入战乱,就偷偷把城门打开。

大军入城之后,古力娜的这些兵马,马上归顺了张琪。

张琪很快占领了朔州城。

古力娜的三叔,带着一帮弟兄,来跪拜在张琪面前。

“三叔快快请起!各位弟兄快请起!”

“我等幸遇明主,乃祖上积德,今后誓死跟随上位,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张琪大喜,上前把三叔扶起来。

“三叔,古力娜呢?”

三叔长叹一口气,言道:“我留不住她啊,她走了!”

“她去哪儿了?”

“向东而去,不知何往。”

张琪听了,急忙和一眉道人等人商议。

“古力娜乃不可多得的将才,而且具有号召力,不可让她落入他人之手,要把她追回来。”

一眉道人言道:“此女性如烈火,想要她心甘情愿归顺,恐怕很难。”

三叔言道:“她就是赌一口气,说上位逼她太甚,故而死不归顺。”

“我是逼紧了点,没给她充足的时间考虑,我应该向她道个歉才对。”

张琪对一眉道人言道:“军师安排人,去抢占娘子关,我带几个人去把古力娜追回来。”

一眉道人本不想让张琪去,但又不好反对。

他知道张琪很器重古力娜,如要古力娜归顺,非张琪去追不可。

其他人绝对追不回来。

张琪带着慕容川,另外还有两个身手敏捷的军士,人多目标大,几个人轻装而行。

“上位,古力娜昨日走的,我们还追得上吗?再说也不知道她去哪儿。”

“朔州往东,有两条大路,一条通往幽州,一条通往青州。”

张琪分析道:“幽州已被仆固怀恩所控制,我猜想古力娜不会去投仆固怀恩,因此不会去幽州。”

慕容川问:“她为什么不会投仆固怀恩?”

“古力娜是个恩怨分明的人,仆固怀恩占领太行,烧了她的山寨,再说仆固怀恩在天下人眼中,和安禄山史思明一样,都是反贼。”

“古力娜不会去投一个与她有仇的反贼,她一定走青州这条路。”

“青州是大唐的地盘,目前是郭子仪所管辖。”

“郭子仪在天下老百姓心目中,声望极高,口碑极好,而且是个常胜将军,你说古力娜不去投他,还会投靠谁?”

慕容川道:“决不能让古力娜投了郭子仪,此人擅于用人用兵,古力娜如是投靠他,郭子仪将如虎添翼。”

张琪道:“是啊,可惜唐朝皇帝却不知人善任,埋没很多人才,郭子仪虽然是世之名将,却处处受到朝中太监打压,没有用武之地。”

慕容川道:“我们能不能想办法,说服郭子仪归顺?”

张琪摇摇头。

“此人不是仆固怀恩,他决不会反叛大唐,想说服此人归顺,比登天还难。”

穿越过来的张琪,深知郭子仪为人。

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

可见此人在天下人心目中的地位,此人铁骨铮铮,忠心不二。

想说服他归顺,绝对是不可能的事。

郭子仪功成名就,80多岁时善终。

可现在已不是原来的历史,张琪的穿越,让那一段历史已经改写。

郭子仪最终是何结局,还不得而知。

张琪也非常敬重此人,可阵营不同,注定以后会和郭子仪有一场决战。

“我们加快速度,也许能在半道上,追上古力娜。”

四匹骏马,往青州方向而去。

路边的一家客栈。

一名男子至客栈前下马,店小二急忙上前招呼,从青年男子手中接过马绳。

“客官里面请!”

这名男子带着一顶斗笠,挡住了他的前额,脖子上围着一块围巾。

几乎看不清他的脸。

这种打扮很特别,但也很常见。

但一眼就看出,这样的打扮,既不是普通百姓,不是书生,也不是客商。

而是一个行走江湖的人。

这样的人,一般没人去招惹,因为不知他的底细。

青年男子大步走进店里,步伐矫健,带着一股飘逸和洒脱。

进屋的那一刻,就吸引屋里客人的目光。

他选了一处不显眼的角落,在一张桌子前坐下。

掌柜的急忙上前询问:“客官想要点什么?”

“一坛酒,两斤牛肉,再加一碗米饭。”

掌柜的挤出一副笑脸,嘿嘿笑道:“没有牛肉了,只有猪肉和鸡肉。”

“那来一只鸡,再加一盘青菜,一盘花生米。”

“好嘞,客官请稍等。”

旁边的客人开始嘀嘀咕咕。

“一个人吃得完吗?”

“行走江湖的,都是大胃王。”

“怎么不把斗笠摘下,怕人看见面孔的,八成是犯事被官府通缉的。”

“少议论吧,这种人惹不得。”

那青年男子对别人的议论,视而不闻。

不一会,店小二把酒菜端上桌。

“客官,您的酒菜齐了,请慢用。”

那青年男子自斟自饮,一口气把一只炖鸡吃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