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立即以朱桓、全琮二将为左右督,自己为中军,各自率领三万人马猛攻曹休!

曹休的大军在夜惊之中没有太多抵抗吴军的能力,很快皖城就被攻破!曹休只能够率领残军退往石亭!

如此一战,曹休军中大多数的辎重丢失,吴军光是运粮和军械的牛车就夺下了一万多辆!在陆逊的顶尖指挥下,曹休的十万大军从内部土崩瓦解,当曹休退到石亭时,也就是贾逵和满宠会合商议如何救出曹休之时,曹休身边只收拢了六万人马!

这六万人马,只能困守在小小的石亭城内,甚至有不少人,只能选择在城外扎营!

在缺少后勤辎重和士气严重低迷的情况下,曹休只好尝试选择率领部队突围。

然而,东吴的部队守得十分严密,曹休带领的魏军无论怎样攻打都无法突围。大军已经困在了这个八面来风的地方,没有任何逃生的希望。手下的战士们,不论是骑兵还是步兵,都已经疲惫不堪,身心俱疲,一些人已经残废或倒下了。

曹休的面容越来越紧张,他不再有之前意气风发的心情,他知道如果再这样下去,自己和手下的士兵将无一生还。他开始思考突围的方法,不停地命令着部队方阵变换,但却毫无效果。空气中弥漫着腥臭的味道,战场上这种梦魇一般的围攻场面让人无法忍受。

曹休的心中焦急不安,他想给军队打气,振奋士气,但他知道现在情况十分危急,他不得不保持冷静。身旁的军官们都在默默地等待着他的指示。

这时,一支东吴的精锐部队开始向魏军发动攻击,魏军士兵们恐惧万分,一些人开始大声呼救。曹休慌忙下令军队高呼口号,鼓舞士气。

但是,魏军的士兵们已经疲惫不堪,他们的力量几乎已经耗尽。

曹休忽然感到一阵心疼,这些精锐们可是守卫帝国东南的精锐们!曹休决定为了这些勇士们的牺牲,要用自己的力量抵抗东吴的进攻,直到最后一刻。

曹魏的骨气,不能在这里被毁灭!只是在这种绝望之下,曹休不知道自己还能支撑多久。

曹休眼前一片混沌,战场上的喧嚣声已经远去,他只感觉到自己的头重脚轻,仿佛随时都要倒下。

石亭已经被吴军包围了数日,魏军已经是强弩之末,没有了粮食和弓箭弹药,只能靠着顽强的意志支撑着。

陷入绝境的曹休只能指挥着部下做着垂死挣扎。吴军越来越紧,每一次攻击都让魏军的损失更大。

陆逊率领的吴军箭矢如雨,不停地轰击着石亭的城墙,城墙上的防御工事已经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曹休看着一块块城墙被投石机炸开,心中不禁更加焦急。

“顶住!”曹休用力喊着,希望所有的魏军士兵能够坚守住阵地。

然而,吴军的攻势越来越猛烈,魏军的士兵们已经开始紊乱,手中的武器也不停地掉落。陆逊看到这一幕,便趁机发动了又一轮的攻势。

吴军的士兵们开始疯狂地攀爬城墙,向石亭内部冲刺。魏军的士兵们则开始拼命地反抗,两军之间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曹休看着战场上的情形,心中无助。他知道,这场战争已经无法逆转,他能做的就是身先士卒,一定要坚持到援军到来!

整个战场上,只剩下吴军的喊杀声和曹休的叹息声回荡。

吴军则是不断对魏军展开着围攻,而让总指挥陆逊最为诧异的是,诸葛瑾之子诸葛恪的表现。

当初孙权将所有指挥权都交给自己的时候,他就已经向各军下令,所有人马必须听从他的指挥,违令者斩!

但就是在这种严苛的条件下,在自己的副手也是一直不服自己的大将朱桓的暗中操作下,诸葛瑾的大儿子诸葛恪居然率领五千人马偷偷去了夹石城!并且成功阻击了魏军的援军!

一开始,陆逊十分愤怒,他知道吴军的陆战能力是不如魏军的,因此他必须集中一切兵力将眼前的十万魏军从正面击退,因此他也拒绝了朱桓想要分兵阻击曹休背后夹石和石亭的方案。

但他陆逊都不敢去做的事情,年轻一代的诸葛恪居然仅仅依靠着五千人就把夹石守了下来,要知道当初朱桓要了两万人马前去阻击他都没有答应!因为陆逊觉得就依靠两万人马要阻挡住后续不知道有多少兵马援军的魏军以及曹休十万人马之间的联系和围攻,实在是天方夜谭。

这诸葛恪居然能够做到如此不可思议的事情!如今曹休的大军也已经被击溃,陆逊又派遣了大将张承与朱桓的儿子朱异所领一万人马支援诸葛恪,巩固诸葛恪的防线。

至此,陆逊已经不再是想打一场击退战了,而是一场包围战,他想围歼曹休的大军!

陆逊站在山丘之上,遥望着眼前的战场,即使是他,心中也不免得充满了紧张和激动。他知道,这一战将决定东吴的国运!

曹休的部队已经在战斗中疲惫不堪,眼看胜利就在眼前。但陆逊深知,如果他不赶紧采取行动,魏军的援军将会源源不断地到来,届时,诸葛恪和张承等人的守军又可以支撑多久?

现在就是一场双方对于时间的比拼,是看魏国的援军先拿下夹石与曹休会和,还是他这里先拿下曹休的部队,全身而退!

陆逊调动了所有的兵力,让他们紧紧围攻曹休的军队,甚至还破天荒地向后方要求援军!要知道,孙权几乎已经是将所有的精锐部队都交给了他!他再要援军,不但是突破了孙权的接受能力,甚至抽调了东吴后备和基础的防守力量!

陆逊知道,只要消灭了曹休的这十万人马,就能够宣布这场战斗的胜利!

这场战斗的胜利意味着魏国淮南地区的门户大开,这将为吴国带来更多的机会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