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之所以在截疟率上存在极其诡异的不稳定性,其原因主要归咎于本身物理性质的脆弱。

虽然《肘后备急方》记载了将青蒿捣碎成汁水,加水服下。

但其中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便是,青蒿素根本不溶于水。

换而言之,很难在水分的运输下,进入血管,又或是进入肠道,从而遍及全身。

医院里在进行静脉注射的时候,调配药品的同时,往往需要加入适当的溶剂,来稀释又或是溶解药物。

这样做的原因正是为了让药物充分在体内发挥作用。

当然,提高溶解度的另一种方法便是升温,温度升高了,青蒿素在水中的溶解度,便能够略微提高。

但不凑巧的是,青蒿素由于其本身的极不稳定性,在温度仅仅为六十摄氏度的时候,便会彻底分解。

也就是说……

那些太医们加热了青蒿汁水之后,真正有用的成分便会消失无踪。

而面对着同样的难题,屠呦呦和他的科研团队们却找到了办法……

有机试剂——乙醚。

青蒿素对于乙醚的溶解度,极高。

可问题是,这种后现代工艺才产生的试剂又如何在一千五百年前的唐朝制备出呢?

幸好,有了那一次图书馆对文献资料的详细查阅,江少川清楚地知道……

最好的溶剂乙醚必然无从下手,但另一种可以溶解青蒿素的有机试剂乙醇却有办法获得。

摆在他面前的难题很明显,如何在实验条件如此简陋的情况下,控制好这仅仅二十度的温差,从烈酒之中,制备出高纯度的乙醇。

思来想去之下,苦于自己对唐朝的见识短浅,苦于史书对唐朝科学技术发展的记载有限,江少川实在想不到什么办法能够解决眼下的难题。

悻悻之下,他转过身去,朝着唐皇李世民拱了拱手,神色显得极为凝重。

故作一言不表的沉默姿态。

但任谁也都能看得出,此时他的略显苍白的脸上,赤裸裸地写着八个大字:大事不妙,陛下救命!

看到自己寄予希望的人竟然也露出了这般愁容,唐皇李世民的心里不禁‘咯噔’一下,难以言喻的不安从心头涌出。

“小先生……”

“您……”

“您如此愁苦之脸色,究竟是何意?”

“难道是朕有什么过失之处吗?”

他一脸急切地问道。

然而,江少川却只是俯首低眉,如提线木偶般摇了摇头,没有多作声一句。

“哎呀!急死朕了!”

“究竟遇到了何等难题,小先生快说啊!”

面对着沉默不语的白袍少年,李世民无可奈克,急得有些发狂道。

眼见酝酿的差不多了,江少川这才缓缓抬头,神色严峻道:“陛下。”

“草民煮这半釜水的真正目的,实则是用这半釜水,欲沸未沸的那会儿功夫,去煮那几坛烈酒。可就在方才草民查探水温的时候……”

停顿了片刻,他的语气不由地沉重了几分,低声道:“这釜中的水温实在升得太快,极其不好控制,可反过来若是去了柴火,温度却又有些不够。”

了解到问题所在,李世民这才松了一口气,竟并没有生出多少颓丧的情绪。

“长孙无忌。”

他大手一挥,极为笃定道:“让这水温保持在欲沸未沸的温度,朕看……”

“此事非你莫属!”

长孙无忌?

闻言至此,江少川眉间不禁微微挑了挑。

他狐疑般地转过头,望向那位身形略显瘦弱的中年人,心想着难不成你老家伙有什么测温的法子?

下意识地,江少川脑海之中闪过一丝不可言说的污秽念头,就连双眼也不自觉地将视线落在了长孙无忌的两腿之间。

这玩意竟然还有温度计的用法?

我大唐帝国当真如此豪放不羁!

“啧啧啧……”

他不禁咂舌地点了点头:“长孙大人果然乃是人中豪杰!”

也许是经过了唐皇李世民的提醒,站在一旁的帝国重臣们很快也明悟了过来,像是突然想起什么极为重要的事情。

或是如同谏议大夫魏征一般,露出一脸恍然的表情,望向身边的长孙无忌。

或是如同中书令房玄龄,频频朝着长孙无忌点头示意,神情之中,对他充斥了难以解释的蜜汁自信。

更有甚者,诸如吏部尚书高士廉,哪里还等得及,冲出人群,朝着长孙无忌便是狠踹一脚,大声叫着:“还不快去试水温!”

如众星捧月般被人推出来的长孙无忌自然也是临危受命,哪里还敢怠慢。

三步并作两步地便走到了釜旁,指着两名在一旁躬身待命的太监,责令道:“你二人还不过来帮忙!”

“老夫说何时添柴你们便添柴,何时减柴,你们便减柴,若是出了岔子,唯尔等性命试问!”

两名小太监哪里敢多嘴半句,浑身哆哆嗦嗦着便蹲在了大釜的两侧,随时准备着加柴又或是减柴。

与此同时,另外几名小太监便显得机敏许多。

也不用过多吩咐,他们见机行事,迅速将那些烈酒开了泥口,卷起拢袖,挨个抬入了釜内的热水里。

随着水温再一次升高,大殿内骤然飘起了沁人心脾的酒香。

都怪那纯净甘甜的酒香太过于使人迷醉的缘故,大庭广众之下,那些原本还紧绷着神经的帝国重臣竟然纷纷微微眯起了朦胧的双眸,露出一副痴狂的痴醉模样。

如同是一个个进了青楼,猴急猴急的酸臭书生般!

当真如酒不醉人人自醉。

就连唐皇李世民也忍不住暗地里猛吸了几口,最后只得尴尬地捂着嘴,用几声咳嗽来掩饰自己的失态。

站在釜旁的长孙无忌倒是显露出几分清明的神色,强压着近在咫尺的诱惑,食指的指腹一直放在滚烫的水中……

似乎在默默地测算着水温。

颇有武侠小说里,绝世高人那心若冰清,天塌不惊般超凡出尘的心境。

“小仙师,水温应当合适,接下来应当如何是好?”

只是片刻功夫,长孙无忌抬起头,大声问道。

水温合适?

江少川不禁有些吃惊。

心想着这八九十度的水温,手指硬是戳在里边儿,还不烫烂了?

你这一把年纪的老家伙,居然这么能忍?

烈酒中的酒精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已经开始蒸发,没有过多的时间留给江少川继续思考下去。

“水温究竟如何,等到之后测试酒精浓度的时候,便可一见分晓!”

他喃喃自语道。

江少川随手拿起身边一盏酒壶形状的琉璃器皿,卷起袖口便捂着它,将开口处对准了酒坛的瓶口,等待着酒精蒸汽的升腾。

“如我这般,将那些琉璃器皿的口子对准了酒坛的瓶口,二十息之后,将此放入清水桶中冷却,切勿进水!”

望了一眼四周之人,他极快地吩咐道。

“明白!”

“还不快动手!”

“众志成城,皇后娘娘必当无虞!”

闻言至此,唐皇李世民也罢,中书令房玄龄也罢,谏议大夫魏征也罢,众人哪里还敢怠慢半分,一个个抄起那些琉璃器皿,忍着釜边的炽热与干燥,如潮水般纷纷涌了过来!

“父皇!儿臣也愿尽些绵薄之力!”

“父皇!给儿臣留个位置!”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年幼的九皇子李治与晋阳公主李明达,也捧着个半个人大小琉璃器皿,一歪一倒地朝着燃烧的大釜奔来。

一点儿也没有犯怵害怕的心思。

灼热的火光将两位年幼稚童的脸色,映射得通红。

比那晨曦初现之时,天边的日头还要火红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