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史料对于唐太宗宽厚仁德的记载,使得江少川的心中并未生出任何的敬畏之心,但……

方才刚踏入门槛便入耳的杀令,却让他如梦初醒般,切实感受到了那可怕的凌厉杀机。

暗自叹息着史书这玩意,有时候可以当书看,有时候可真他娘的就是一坨屎。

不过幸好,自从有了这仙人高徒的身份,无论是长孙无忌还是魏征,又或是唐皇李世民本人,对于江少川的态度,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但这并没有打消他们的疑虑。

九成宫的大殿内。

“曹天兵,朕且问你,此人是何身份?”

李世民皱了皱眉头,冰冷地质问道。

在离开长安城之前,江少川的身份早就被龙武军打听得一清二楚,不过是个不知怎么便恢复了神智的傻子,跟那什么狗屁的仙人高徒怕是八竿子也打不着边!

曹天兵俯首低眉,用眼角的余光极快地瞟了一眼身边的少年。

他万万没想到这个边骑马边喊着救命,连马都不会骑的家伙竟敢如此大胆,信口开河!

难道就不怕被陛下砍了头?

念及如此,曹天兵的额间不由地泛起了冷汗。

“回陛下,的确……”

“的确是世外高人的徒弟。”

“陛下有所不知,那寻医令上并没有写明身染重疾之人是为何人,但这少年揭榜之时,居然一言道破了皇后娘娘的身份!”

停顿了片刻,他擦了擦额间的冷汗,长舒一口气道:“所以……卑职不敢有丝毫怠慢,这才快马加鞭,将人送了过来。”

“哦?”

“竟有此事?”

闻言至此,唐皇李世民的脸上逐渐露出一丝喜色。

并选择性地忽略了少年头上白色布条的寓意。

“卑职以项上人头担保,所言句句属实!”

曹天兵咬了咬牙,抬起头,斩钉截铁道。

远在千里之外,竟一叶知秋,便能够知悉皇后娘娘身染重疾?

如此神鬼莫测之术,除了仙师,还有谁能掌握!

“皇后娘娘有救了!”

“竟然真的有世外仙人愿意出手相助,当真是天佑我大唐啊!”

“我早就看出来了……这位小仙师的穿戴果真一副仙风道骨的绝然姿态,这额间系着的白色布条,怕是高人指点的法器啊!”

很快,当那位龙武军翊麾校尉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详说清楚之后,原本安静的宫殿内骤然沸腾了起来,一直沉默的群臣们也忍不住开始了窃窃私语。

谏议大夫魏征激动得难以言喻,一言不发却满脸热切地望着少年。

中书令房玄龄欣喜得忘记了规矩,来回踱步,口中不停地喃喃自语着什么。

而作为百官之首的长孙无忌则更为直接,竟然一个箭步,冲到了少年的身前,哪里还顾得上什么长幼,哪里还顾得上什么尊卑,半弓着身子,双手擒在江少川的胳膊上,大声哀求道:“求求小仙师救救吾妹!”

“求求小仙师救救吾妹性命啊!”

这位大唐帝国的尚书右仆射,此刻竟与那医馆门外,朝着郎中医生下跪磕头,苦哀救命的病人亲属无异。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从床榻旁跌跌撞撞跑下来了两位小家伙,眨眼间便也加入了哀嚎大军之中。

“求求小仙师救救母后!”

“求求小仙师救救母后!”

年仅八九岁的九皇子李治,拖着四五岁的晋阳公主李明达,一人占一边,活活地抱住了江少川的大腿。

两个小娃娃,四只哭红了的眼睛,仰着头,泪汪汪地望着。

好家伙!

抱自己大腿的……

这可是未来的唐高宗啊!

江少川的脑子有点懵。

他怎么也没想到,古代人竟然迷信到了这个地步,只是胡诌了一个世外高人徒弟的身份……

阶下囚转眼便成了小仙师。

“晋王殿下,公主殿下,草民定当竭尽全力,还请二位放心!”

说着,江少川下意识地伸手轻轻摸了摸二人的额头,以示安慰。

若是放在以往,谁敢做出如此逾矩的动作,简直不想活命了!

偏偏此刻,场间众人却没人愿意也没有人敢揪着这种礼仪规矩不放手。

“这位……小先生,方才是朕眼拙,还请勿要放在心上。”

终于,知晓了前因后果的唐皇李世民丝毫没有端着帝王的架子,很快便放下了姿态。

他匆匆掠开床帘,踩着小碎步走下台阶,温言温语道:“事不宜迟,还请小先生抓紧吧。”

直到此刻,江少川这才缓缓抬头,有机会审视着这位于史书之中功在千秋的盛世明君。

佝偻着的背脊,杂乱的发丝,泛起血丝的双眼,还有略显深凹枯黄的脸色……

原本金色的龙袍更是又黑又脏。

哪里有半点儿帝王的威仪可言。

难以想象这几日究竟是经历了怎样的折磨与煎熬,竟然让一位千古帝王落魄成这副模样。

更对这对情真意切,佳话传千古的传奇夫妇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心中微微一怔,脸上却不敢显露出分毫异色,江少川拱了拱手,极为认真道:“陛下。”

“若是治不好皇后娘娘,草民愿……”

“不用你说,若是明天日出之时,朕的观音婢还不见好转,就算你是高人的徒弟,朕……”

“也绝不放过!”

李世民面无表情地说道。

话说到了这个份上,江少川哪里还不明白,自己现在的危急处境。

他点了点头,便匆匆朝着台阶上的床榻走去。

也许是担心靠得太近妨碍诊治,唐皇李世民急忙挥了挥手,让自己的大儿子李承乾和四子李泰离开床榻,与自己一同站在台阶下,翘首等待。

台阶上的床榻旁,已经清空了所有人,只留下少年一人。

江少川掀开薄纱般的白色床帘,缓缓步入。

映入他眼帘的是一位病入膏肓,随时都有可能死去的中年女子。

“皇后娘娘,医者父母,多有得罪了。”

江少川平静地告罪了一声。

随即便伸手,握住了长孙皇后的脉搏。

对于这样的一位千古贤后的死,由唐代史学家吴兢编著的《贞观政要》一书之中,曾简要地提到过一句话——后素有气疾。

所谓气疾,便是如今的支气管疾病,而古代偏向于指代哮喘。

也就是说,长孙皇后是死于哮喘病反复发作。

对于长孙皇后的死因,作为唐史爱好者兼医学僧的江少川自然有过极其详细的调查与考证。

换而言之,从江少川在长安城外揭榜的那一刻开始,他便有着极为坚定的自信,笃定以自己的医术,想要治疗哮喘,实则不在话下。

然而此时,事情骤然异变突生。

当江少川真正开始把脉的那一刻,他的脸色却变得极为难看。

因为,史书再一次欺骗了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