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尘点了点头,道:“不错,这是一种物理象现,但要追究其原因,那就涉及到了物理学中的力学了,我们拳打木板,因为受到的反震力很大,所以我们就会感到痛,而拳打绵花,受到的反震力小,所以拳头就不会痛,这就是物理学中的一种力学,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要我们觉好了物理,就知道这些原理了。”

蔡邕点了点头,但还是一脸的茫然,他甚至都不明白,知道这些又有什么用。

刘尘笑了笑又问道:“蒸汽机知道吧?新世纪的序章纺织机知道吧?”

蔡邕点头,这两样东西都是刘尘发明的,他们这些追随刘尘的人,当然都去了解过。

沮阳能发展的这么繁华,离不开这两样神器的出现啊。

刘尘说道:“学好了物理,就能制造蒸汽机和纺织机了。”

“啊!这……这物理学科必须要学啊!”蔡邕一听顿时就知道了物理学的重要性,重重的点头。

刘尘又笑道:“知道发酵馒头的小苏打吧?知道肥皂吧?知道玻璃吧?只要学好了化学学科,就能自己把这些东西做出来了。”

蔡邕心神一震,才知道原来主公能制造出这些神奇的东西来,原来是懂得这化学学科啊。

但他很快就摇头道:“主公,可是我们没有懂物理与化学的先生啊。”

刘尘点了点头,说道:“物理与化学这两门学科,我亲自来担任教师吧,对了,也可以让马均来代课。”

马均跟着他学了快两年了,对物理和化学的理解,远超常人,让他来教一些基础知识,应该没什么问题。

不过马均那内向的性格,刘尘也不知道他能不能胜任这份工作了。

“那最好不过了,到时候我也要跟着主公好好学学这物理化学,对了,主公,那地理学科是不是画地图?”蔡邕又问道。

刘尘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道:“画地图只是地理学科中的一小部份,我其实也只会画点地图,其他的地理知识懂的也不多,这一科到时候大家慢慢琢磨吧。”

虽然自己不善长,但刘尘知道地理学科的重要性,也准备把这一学科给开展起来,大家一起探讨一起学习了。

便在这时,蔡邕的助手走了进来,说道:“院长,赵先生来了。”

蔡邕点了点头,道:“快请他请来。”

很快,一个三十多岁的文质青年走了进来,见州牧大人也在,便急忙上前行礼:“小生见过刘大人,见过蔡院长!”

刘尘一摆手,说道:“免礼,对了,你叫赵爽,字君卿?”

赵爽一怔,摇头道:“回大人,小生是叫赵爽,但小名不叫君卿,小生小名叫学海。”

嗯?不叫赵君卿,难道那个历史上证明了勾股定律的赵爽不是他?

“你可看过《周髀》这本书?可知道勾股定律?”刘尘又问道。

“回大人,小生研读过周髀一书,不过却不知道什么勾股定律,不过在周髀一书中,小生记得有一段对话是这样写的:‘天不可阶而升,地不可将尽寸而度。’商高说:‘故折矩以为勾广三,股修四,经隅五。’大人问的可是这个?”赵爽回答道。

刘尘一怔,才反应过来,这个时代,那不叫勾股定律,而是叫商高定律。

他点了点头,道:“对,就是这个。”

但他又有些疑惑了,名字怎么不一样呢?难道他们两人只是同名?

突然,刘尘脑海中灵光一闪,他不由苦笑起来。

他终于想起来了,历史上证明了勾股定律的那个赵爽,是182年才出生的,也就是说,那个赵爽到现在才三岁而已。

而眼前这个赵爽,的确是同名了。

刘尘微微有些失望,要是有那个赵爽在,他觉得数学这个学科交给他就放心了。

不过这个赵爽竟然也会算术,也研读了《周髀》,那对数学的理解肯定比其他人强多了。

接下来,他让赵爽坐下,又问了一些数学上的简单问题后,他发现这个赵爽貌似也不差,在数学上的造诣也挺深的。

最后,他还是决定让赵爽来担任数学这一科的老师。

得到刘尘的认可与信任,赵爽很是兴奋,当场就向刘尘保证,一定会了好教导学生们,让更多的学生们学会算术学科。

从学院回来后,刘尘便投入到了数学、物理以及化学三大学科的教科书的编写之中。

当然,他能编写出来的,也是很简单的,毕竟好多公式定律其实他都已经忘记了,不过他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冥想回忆,还是把初高中涉及到的知识点给回忆起来了个七七八八,也勉强可以当成简略版的教科书了。

但他没有想到的是,那么多数学公式、化学反应方程式、物理力学原理等等一出来,顿时就让整个学院的老师们疯狂了。

因为刘尘已经用物理知识和化学知识制造出了很多这个时代并没有的东西,所以包括院长蔡邕在内的几十个老师,都不怀疑刘尘的编写的这本教科书内容的真实性,都纷纷自学起来。

甚至有时候他们不懂的,等刘尘去授课时,也纷纷向刘尘请教。

刘尘还给所有老师们都布置了一道道题目,那就是让他们自己去证明他编写的教科书中出现的那些公理定律,不管是谁,不管他们证明了哪一条公理定律或者化学方程式以及数学猜想,都将给与他们重重的奖励。

他这个规则一出,顿时就带到了所有老师们的热情。

这些老师们每天完成教学任务之余,都在疯狂的学习理解并去思考那些定律的原由。

刘尘却是不知道,他这个奖励规则,却是在未来数年之间,便造就了好几个一流的数学家,物理学家等等人才,也让数学、物理以及化学等学科快速普及开来,涌现了更多的人才。

而在幽州学院兴起了证明定律热之时,第一期求索周刊终于印刷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