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

周湛身边随行的副官前来拜见,却发现自家王爷居然少见的发起了呆。

“什么事。”周湛回过神来,微微皱眉。

他最不喜欢被打扰,尤其是在他想念重要的人的时候。

副官可能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唐突,赶忙说出来意:“这几日战役,我们都大获全胜,军中粮草充足且士气高涨,属下以为可以乘此机会一鼓作气,剿灭敌军。”

“不可。”周湛皱眉,并没有说太多。

“可是,王爷!”副官还想要再争取一下,毕竟这些是他与军中其他将士共同商议的结果。

“行军打仗不是儿戏。我们为的是百姓的安居乐业,而不是你们的军功。”

周湛的声音很冷,跪在地上的副官不禁抖了一下。他没有想到,他们心中的那点龌龊的心思竟然会一下子就被周湛看穿。、

他赶忙磕头求周湛的饶恕,并保证今后不再生出其他心思了。

而周湛却是看都没有看他一眼,径直向着军中大帐走去。

大帐里面,众多将领都在。他们窃窃私语着今后的计划,讨论着自己今后能得到多少的功绩。

然而再周湛掀开大帐帘子的一瞬间,一切的嘈杂声全都停止。

众人呆呆的看着周湛,眼中有敬畏,有恐惧,还有一种十分复杂的东西。

在周湛的军中,他没有让任何人将他看作王爷的身份,所以也并没有人去行礼。

周湛径直走到元帅的位置坐下,闭目养神。

一众将士顿时二张摸不着头脑,不知今日出了何事。

却也有眼尖的,一下子就发现了周湛的身边没有副官的身影。当即所有人都冷汗直冒,背后一瞬间冰凉一片。

这副官是被他们教唆去请战的,如今副官不在,再看周湛的这个模样,应当是生了气罢。

帐中的空气一瞬间变得分外凝重,周湛不说话,众人全都没有敢多言的。

就在他们快要被吓死的时候,终于有一双手,掀开了大帐的帘子。

副官低着头走进来,一言不发的站到周湛的身后。无论其他人如何给他使眼色询问,他都装作看不见一般。

“这几日我们未尝一败,帝国军队闻风丧胆,不知道大家对于今后,有什么看法?“周湛眯着眼睛,里面射出一种危险的光芒。

众人一惊,赶忙说道:“我们的胜利都是王爷指挥有方,今后自然还是听王爷的吩咐!“

周湛冷笑一声,吓得旁人大气也不敢出。

“那既然如此,今后停战,等待朝廷派来讲和的使者。“

“什么!“此言一出,私下哗然。

有沉不住气的将士当场便说出了想法:“如此大好的战局却去讲和,这成何体统!”

“你实在质疑本王?”

那将士一愣,忽然记起了自己面前的人是周湛,赶忙低头:“属下不敢。”

周湛看着军中再无异议才慢悠悠是说道:“如今朝廷之上风波不断,虽说我们再边关大获全胜,但是花费也不容小觑。”

“朝廷亏空本就不宜大兴军事,在战争面前,你们要想的应当是国家,而不是你们个人的军功。”

众人这才仓皇的跪下,他们总算理解了副官那副羞耻的模样。如今众人的眼中全然都是羞愧,再者应当就是看向周舒展时的仰慕了。

正如周湛所说,这几日的皇城可谓时腥风血雨。

因着那一个千人状,多少官员入了牢狱。整个朝堂之上大换血,实在是十分薄弱的时刻。

周奕辰定在昨日被处斩,听说临死之时还在说着自己的冤屈。可是哪里有人相信?

当场的百姓都是被他欺压过的,见到他死,自然时拍手称快!

御花园内,皇帝正在池塘旁边钓鱼。

“父皇……”

周宜修看着皇上的背影,眼中闪过了一丝哀痛。

他没有想到,紧紧几日却让皇帝看上去更加的衰老了。

“啊,是宜修啊。”皇帝回头,看到是周宜修,勉强挤出了一个笑容,“那案子查清楚了?”

“查清楚了,此案涉及官员三百余人,苏家旧部一百二十余人。其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已经定罪。”

皇上点点头:“你办事我向来最放心。”他好似不想去管这些事情,回过身去,继续去管他的鱼。

“启禀父皇,还有那个神医……”

皇上混沌的眼睛清明了片刻:“虽说他并没有造成什么后果,可是到底欺骗了我们皇室。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还请父皇明示……”

“看他一身医术卓绝,就让他终身在这宫中做事,不得出宫罢。”

“可是这事本不是那神医一人的事情,此事关乎两国之间,我想不应这么轻易解决。”

那神医给苏青璇下了不少次的毒,也算是做尽了坏事。周宜修不是什么圣母,他自然不会让神医太好过的。

皇上被周宜修提醒,也意识到此事关乎两国,于是开始思索。

周宜修就站在旁边认真的等着。

忽而皇上身边的小太监走了过来,他看到周宜修,恭恭敬敬的醒了一个礼,而后面向皇上:“启禀皇上,边关发来的急报。”

“念。”

太监贴心的将那急报交到了周宜修的手中。

“……如今朝中动荡,边关也有多国觊觎我们疆土。虽说我国军队强健,可是为了百姓……”周宜修念到一半却被皇上打断。

“捡重要的说,这周湛什么时候也这样啰嗦。”

周宜修笑道:“皇叔这是想要跟各国讲和呢。”

“哦?他那个一不打仗就难受的性子,竟然来劝和?”

周宜修知道皇上一向防备周湛,赶忙帮忙说好话:“如今我国因苏全一案根基不稳,连年征战实在太过勉强。倒不如顺着皇叔的话,跟那些小国讲和,让他们连年上贡。”

在周宜修的开导下,皇帝的脸色也总算没有那么难看了,“从前怎么没发现你的心机也是这样的重。”

周宜修知道是皇帝开玩笑,于是道:“不是皇儿心机重,是那些的番邦小国太过奸诈。想尽办法来窥视我国疆土。”

皇帝点了点头:“正巧那神医的处置也太轻了。既然是两国之事,那便让他们乌国在达成联盟之后,每年上贡双倍。并且将神医留在我国做人质。”他看了一眼周宜修,“你说这个处置怎么样?”

周宜修面露难色,“双倍的话,是不是有些强人所难了……”

要知道乌国只是个小国,如若是每年上缴这样多的国贡,可能要造成内乱。

“就是强人所难又怎么样?”皇帝的身上一瞬间散发出一种大国帝王才有的气势,“有你皇叔的铁骑在边关守着,我就不信他敢不同意!”

周宜修看皇上钻了牛角尖,只好点头同意。

皇上之后又交代了一些事情,无非就是针对讲和的使者人选方面的一些建议,而真正选人的权利还是交到了周宜修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