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全态度诚恳的向皇帝表明着自己的衷心和对于此次前来汇报情况的真实性毋庸置疑,可皇帝毕竟是皇帝怎么会听信他的只言片语,当然得仔细斟酌思考才能得出确切答案。

皇帝半信半疑,他从他的表情中看出很多掺杂的心思,这让皇帝更加不能肯定苏全故意前来汇报的消息是故意之举。

究竟苏全所说的是否句句属实,他的心里已经有了定夺,当皇帝居高临下审视着苏全的时候。皇帝的话当然是唯一的判定标准。

回想起苏全更加卑微的弯下了身躯的模样,也正是如此皇帝才会怀疑这么胆小又圆滑的人,是更应该相信他所说的话,还是更加不能掉以轻心。

罢了,等有了确切的答案再将他放出来。皇帝如是想着。

侍卫们上前将跪下地上的苏全压送起来的时候,苏全内心不免慌张不安起来,一直喊着:“请陛下一定要相信老臣所说的话,老臣定不会欺骗陛下的呀……”

被关押入天牢的苏全百思不得其解,他不明白皇帝的顾虑是为了什么,而自己前来汇报自然是做了决心,可却沦落到了被收押的境地吗。

“这一定不是皇上的本意,皇上也一定不会将我流放在此的……”苏全安慰着自己,也体现了他对于此件事的决心很大。

皇帝虽然没有立即宣判,还将前来汇报的苏全关进了天牢里,但这并不代表皇帝对于此事没有关心。

其实皇帝只是掩饰着自己真正的心思,他也害怕自己的一举一动会被用心叵测的人所利用。

深夜回到寝宫的皇帝,便派人偷偷出宫将周宜修请进宫内说有要事相谈。而那时已经在卧房里休息的周宜修始料不及。

“请四皇子随奴才进宫,皇上又要事商谈。”门外传来皇帝贴身太监的声音,周宜修意识到了事情的紧急性,便连忙回复,“知道了,待我整理好衣冠便随公公入宫。”

夜里的宫中透着凄冷和寒意,月色照着宫中的高墙,周宜修坐在赶往皇帝寝宫的马车上,思绪万千。

“皇上,四皇子到了。”贴身太监的声音从门外传来,而此时在寝宫等候多时的皇帝便焦急的回复“快些进来。”

进入皇帝的寝宫后,周宜修便看出了皇帝心事重重的样子,正欲上前行礼也被皇帝拒绝了。

“免礼,免礼,朕此次叫你前来是有要事询问你的意见。”

周宜修点了点头,恭敬的回复:“是,不知父皇有何不解,儿臣定当竭力所能为父皇解答。”周宜修虽然并不知道所为何事,但皇帝的请求他自然要回答的无比真挚。

“你可知前几日传来的军营中有人中毒的消息?”皇帝直接切入主题,询问是周宜修对于国事的关心程度。

“嗯,儿臣听说了,陛下对内部情况可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周宜修其实在事发的那日便已知晓了这件事情,只是待皇上询问他的时候重新提了出来。

“朕之前也并没有了解到事情的真正内幕,可是今日苏全却来向朕主动请罪汇报你中毒那日所发生的一切事情经过,朕有所怀疑他的举动到底是为何如此?”皇帝的疑虑不无道理,毕竟身处高高的皇位,时时担忧身边臣子是否有谋反的举动或心思无比正常,要不然待到真正谋权篡位的那日一切就都太迟了。

“父皇可有所怀疑,他此行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认罪父皇而是另有目的?”周宜修也明白了皇上的担忧而自己的作用只是为了帮助皇帝更加准确的分辨出去苏全的真正用意。

“果然你还是最了解朕的心思,对于朕的想法也有着如此相似的理解。”皇帝的夸赞只会让周宜修感到压力和受宠若惊,他并不希望自己过于的得到皇帝的认可或喜爱,毕竟伴君如伴虎,谁也不能料到皇帝一秒的决定会是什么。

“儿臣惶恐,儿臣只是随意的揣测了一番,不想正中父皇心意,这也让儿臣欣喜不已。”周宜修的话,果断的让皇帝收起了对他格外的好感和关注,这样也会让周宜修更加安全一些。

“朕其实也想不通为何苏全他会作出此等举动,既然他会认罪,可是我却并不觉得此时宣判会是一种好的决定。”皇帝的关心在意,也不都不是常人所能考虑到的,皇帝之所以能稳固统治,也不是昏庸无能,混吃等死的。

周宜修想到了皇帝的顾虑,便也补充解释道:“前线在冲锋陷阵危机四伏,而此时的苏全恐怕是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和利益才会主动向父皇你请罪求饶的,但这也并不代表苏全没有包含自己的真心,希望父皇的统治能够更加稳固和坚实。”

皇上对于周宜修的解释和分析很是满意“不错,朕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可有迟迟不敢妄下定夺,不过今晚听到你的话真是豁然开朗了。”皇帝表情放松下来,明显对于此件事的判定已经有了确定,这也让周宜修放心下来。

“既然如此,儿臣也是为陛下感到高兴。”周宜修附和着皇帝,皇帝便询问他可有什么想要的赏赐,“你为朕解决了一个心头之患,朕想好好的赏赐你,你需要什么尽管告诉朕吧。”皇帝的赏赐自然是不会简单和敷衍,那必定是荣重的珠宝金银任意挑选。

可这些当然不是周宜修想要的,他拒绝了皇帝的好意:“父皇言重了,儿臣为陛下分忧已是心中欣喜异常,怎还能要什么赏赐。”

皇帝听完周宜修的话后,更加高兴了,他为自己拥有这样一个知道得舍的儿子而感到高兴。

“哈哈哈,朕果然没有看错人,修儿没有让朕失望啊!”

对于苏全的处置,皇帝打算战事结束后再做处理,皇帝放下心后便也安心的就寝了,周宜修向皇帝请安后,便退了出去。

回去的路上,满天的星空无比耀眼和灿烂,天空此时也像是泼了墨般暗的更加彻底了,坐在回程的马车上,周宜修回想着皇帝所说的话。

“你真是让朕感到欣喜和安慰,有你这个得力的帮手,朕的统治也会更稳固一些。”周宜修心里明白,皇帝现在已经对周奕辰等人不在信任,只是还欠缺一个合适的时机,将他们一网打尽。

自己虽然待在皇帝身边,偶尔为皇帝排忧解难,但能得到皇帝的欢心和赞赏,这些已经足以让周宜修感到荣幸。

身处王室便是如此,没有永远的信任,更多的只是猜戒和怀疑。就如同苏全一样,他也许并没有怀着对皇帝的不二之心,可他的处境和表现就足以让皇上起疑和不信任。尽管他说再多的话语辩解,皇帝只要不相信就不会采纳和接受。

这虽然残酷,却也是身处皇室的常态和不可扭转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