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我与端木宇已经携手走过了十多个春秋。

提起我的名字,已经家喻户晓,不仅是因为我为国家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不是因为我作为文官时的政绩,而是因为下一代的教育。

对于孩子们,就跟21世纪一样,我采取放养的方式,根据他们的喜好和性格,给他们出建议,让他们自己选择。

学的东西不在于多,而在于通,在于精。如果会十八般武艺,可十八班武艺样样稀松,那还不如只会一种,把这一种学的精了,那也很不错。

可俗话说的好,技多不压身,自然是多多益善好了。

身在这个年代,官宦人家的孩子,一般启蒙的都很早,大概就是三岁左右吧。

作为21世纪来的我,知道后,很是感慨。

没错,人类文明在不断的进步,但只限于文明,从类人猿,到元谋人,再从元谋人,到人类,他们由裸替,到用植物的叶子,兽皮来遮羞,从吃生肉到学会钻木取火,确实文明了不少。可也只限于文明。

古代的人能吃苦耐劳,所以才有了,凿壁偷光,头悬梁,锥刺股的佳话。也有了僧一行测出的本初子午线。

经过一代一代的演化,才走到如今的21世纪,可给我的感觉,作为21世纪的我们,反而不如古人,虽然他们没有创造出飞机大炮,也没有电子这一类的高科技产品。

可如果不是有古人祖祖辈辈的积累,又怎么有如此成就的我们呢?

乾隆的闭关锁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我们一味的去享受,不思进取,自负的认为,我们已经很强大了,把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的古话抛到了九霄云外,那我们最后赢了的不就是八国联军进北京,火烧圆明园的惨景吗?

为什么我会说,古人好学,而现代的我们不如古人,反而退步了呢?

就从古代的孩子启蒙这一事上来说吧。

21世纪的我们大多都是七岁进学前班,八岁上一年,而古代的孩子呢?

一般都是三岁左右开始启蒙。两个时代的孩子整整差了四岁的差距。

而这也导致了我与端木宇在孩子学习方面的分歧。

秉着21世纪的教育方式,我也给孩子们讲睡前故事,不过,不是真的故事,而是……成语,典故之类的。

之前,我只是抱着试试的态度,没成想,屡试不爽。

刚开始,我只是给我儿子女儿讲,有一天,正好我那小弟,,还有翠竹的儿子,过来找他们玩儿,顺便听了,听得津津有味的,到了吃饭的时候都不愿走,最后,还是小杨拓来叫吃饭。

可孩子们听得入迷,都不愿走,就央求着我,让我再讲一段,我被他们缠的没有办法,只好又讲了一段,而小杨拓也在一边听着。

直到我讲完。他们还都意犹未尽。

我只好虎着脸说。

“赶紧吃饭去,不然,以后都不给你们讲了。”

孩子们这才依依不舍的离开。只留下我和小杨拓。

“姐姐,你刚才讲的,是从哪本书上看来的?”

小杨拓问道。

“臭小子,不是让你叫姑姑吗?怎么有没大没小的?”

没办法,自从我把这臭小子捡回来,觉得让他叫我母亲,有些不妥,毕竟,他有自己的亲生父母,就算不在了,我也觉得不妥当。

于是,就让他叫我姑姑,可这臭小子,不但不停,反而管都能当他母亲的我,叫起了姐姐。

虽然,我也只不过大她十几岁,可古代人十几岁就成家了,让他叫姑姑,不为过。

而且,我很愿意充大辈,可这臭小子偏偏不如我的意。

无论我怎么诱哄,怎么恩威并施,就是不管用,他依然特立独行。

我无奈,只好放弃。随便他。

“我问你话呢?姐姐。”

聪明如小杨拓,懂得把我的话给差过去。

“哼!你个臭小子,是越来越滑了,竟然想把我的话差过去,我告诉你,你不叫我姑姑,我就不告诉你我讲的故事是从哪来的。”

我双手环胸,得意的说道。想着,小杨拓一定会向我妥协。

“哦?是吗?你确定不告诉我?”

小杨拓漫不经心的问道。

“难道还有假?不告诉,就是不告诉。”

小杨拓看了我一眼,就去追前面那几个小的。

“你们谁能告诉我,刚刚听到的故事,是姐姐从哪本书中看到的,到时候,我出去给你们带好吃的,还带你们出去玩儿。”

小杨拓引诱道。

听到小杨拓的话,我顿时哭笑不得,没想到,这小家伙,越来越聪明了,竟然学会从弱者下手,从他们的弱点着手,让他们妥协,从而获得他想知道的。

“不许告诉他,不然,娘不给你们讲故事了。想要吃什么?去哪里玩儿,娘也可以带你们去。”

我跟小杨拓杠上了,威胁孩子们道。

“太好了,娘,我想出去玩儿。”

“我想吃冰塔葫芦。”

孩子终究是孩子,听到我的话,立马来了精神,争先恐后的说出,他们想要的。

不过,却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我的大女儿,端木毓秀。

“拓哥哥,你会不会给毓秀讲故事?”

小毓秀上前,拽着小杨拓的衣袖,问道。

“毓秀,乖,你只要说出你娘是从哪本书中看到的,到时候,就算你娘不给你讲,我也会给你讲的。”

小杨拓,摸了摸小毓秀的头,诱哄道。

“太好了,我喜欢拓哥哥给我讲故事,娘讲的故事不是从哪本书中看的,而是她自己编的,而且,已经编好两本了。”

一听自己最喜欢的拓哥哥会给自己讲故事,毓秀很是高兴。就把我说的故事的出处告诉了杨拓。

我听了有些生气,都说养女儿,等成家后,胳臂肘会往外拐,这还没成家呢,才几岁,就往外拐了。

“你个小没良心的,我是你娘,你到好,胳臂肘竟然往外拐?我跟你说,就算你告诉了你拓哥哥也没用,书在我那,没有我的允许,你们认为你们会拿的道?哼!走,孩子们,咱们吃饭去,然后去逛街。”

“拓哥哥,怎么办?书在娘那里,我们根本看不到。”

毓秀苦恼的说道。

“没关系,娘写书,不就是为了给咱们看的,又怎么会不给咱们看呢?你娘是逗你玩呢。”

小杨拓哄着毓秀说道。

“也对,娘她写书,就是为了给咱们看的。”

“嗯,咱们快去吃饭吧,吃完饭,好上街玩去。”

“嗯,好。”

就这样,小杨拓牵起小女孩的手,就向前又去。

此时,小女孩认为,小男孩会这样牵一辈子她的手呢。

我就凭着自己的记忆,把自己知道的成语典故,都写了下来,不知道的,就去查史书,或者请教别人。

这一天,我被一个典故难住了,找了很多史书都不得其解,没办法,只好去请教人。

而我认识的,又才高八斗,德高望重的人,就只有叶老夫子了。

于是,我收拾了一下,就去拜访老夫子。

老夫子,见到我,一下乐了。

“你个丫头,都有段时间不来看我这个糟老头子了,我还以为丫头你把我忘了呢。”

老夫子像一个孩子一样,委屈的说道。

“哪有,我忘了谁,也不敢忘了您啊,要不是您的悉心教导,我夫君和他那些兄弟也不会有如此大的进步啊。再说您我亦师亦友,人生在世,知己难求啊,我又怎么会不珍惜呢?我就是最近有点忙,所以,才没过来看您。你可不要生我的气,跟我绝交啊,那样,我还不得哭死?”

我耍宝般的说道。

“哼!最好是这样,不然,咱们俩绝交。”

老小孩说道。

“那是,那是,今儿,我就是来找您下棋的,手痒痒了,来跟您下盘棋。顺便求您办点事儿。”

我讨好的说道。

“哼!无事不登三宝殿,什么手痒痒,来下棋,我看你是有求于我,说吧,什么事?”

老夫子傲娇的说道。

“嘿嘿!什么都瞒不过老夫子您啊,我确实是有事求您。不过,咱们先下棋,下棋。”

我撒娇的说道。毕竟有求于老夫子,就算老夫子不说什么,我心里也过意不去。

长时间不来看老夫子,有事了,就来求人家,未免太现实了。

“无妨,正事儿要紧,棋可以找时间下,你又不会总没时间,而我自认为还可以再活个一两年,所以,有的是时间。”

知道我有事找老夫子,老夫子也不开玩笑了,而是正襟危坐,等着我说正事。

“其实,也不算太大的事,就是来找您求证一些事。”

既然老夫子都这么说了,我也就不在客气,把我要求证的事,说了一遍,又说了自己的了解。

“老夫子,您怎么看?毕竟年代久远,而史书上记载的五花八门,说什么的都有,所以,就向您来求证一下。”

我恭敬的问道。

“嗯,确实如你所说的那样,不过,你问的这个事情,我恰巧听我父亲说过,当时,他的朋友就参与其中。”

老夫子想了想,才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