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苏萌顿觉失言,既然好事都做了,不应该拿来要挟他人。可是,刚才那一冲动,苏萌紧咬住嘴唇。夏海丰和周立哲都愣住了,李长浩反而很自然地倒上一杯酒,对苏萌说,“虽然我不知道原因,但还真是你给的机会,本来今天就一直想和你说声谢谢,你一直打岔不让我说。”

苏萌被李长浩说得难为情,“我可没有邀功的意思。”

“哎,一起苦过来的同学,我当然懂你,虽然你是女生,但我一直把你当成班上的兄弟,以后用得到李长浩的时候,再所不辞。”李长浩说完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放下酒杯的时候,李长浩才看到周立哲和夏海丰脸上错愕的表情,“你们不知道?”

“没人告诉我们,我们怎么知道?”夏海丰责怪地看着他们俩,“居然都不和我们说,把我们当朋友了吗?”

“我是觉得没什么好说的,都是好朋友,就是我不想去。班长去更合适。”苏萌解释,至今,苏萌都没有一个女性朋友,她好像丧失了结交女性朋友的能力。她的话题永远是图纸,机床,她从来不化妆,也很少装扮,每天打扮得简洁清爽,她甚至连女性喜欢的话题都找不到,又怎么和女孩子聊天?就像今天这样,夏海丰和李长浩都带了女朋友来,她的话题仍然在公司,机床,设备,新技术上徘徊。

“我们不要说这件事了,班长好好学,其实我有自己的职业规划。”苏萌转移话题,这个办法很成功,周立哲马上问,“什么规划?”

“还不到时候,只是我的一个想法,我在努力,等有眉目了就告诉你们。”苏萌神秘地眨了眨眼睛。

“还卖起关子了?”夏海丰假装生气。

?“这次我一定先告诉你们。”苏萌看着他们,在她心情低谷时,在这个班上重建自信,他们对她的意义自然不一样。

那天他们聊到深夜,李长浩和夏海丰都带着女朋友走了之后,剩下周立哲和苏萌,“我送你回家吧。”

“一起回沙溪吧,明天周末,我想回去看看亲公亲婆。”苏萌说道。

周立哲笑着说好,他们打了一辆出租车,那段路很长,他们又说了很多话,下车走进巷子里,又走了很久很久,可他们这一次时间过得很快。

“明天的飞机?”他们已经到了苏家院子门前。

“对。”周立哲看到苏阿公出来了,大概是听到他们在说话,乡下的夜晚很安静,说话的声音就会显得很清晰,“你亲公出来了。”

苏萌转身向苏阿公挥了挥手,对周立哲说,“一路平安,早日学成归来。”她伸出右手,周立哲看着她的手,笑了笑,也伸出右手握住她的小手,那只手真小,以前怎么没有发现,而那只小小的手,和他们做着同样的工作,一刹那间,周立哲有点心疼,抬眸间看到苏萌亲切的笑脸,她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孩儿,他总能从她乐观的眼底看到一缕淡淡的忧伤,他不知道那是不是错觉。

“等我回来。”周立哲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说这句话。

苏萌疑惑地瞪大了眼睛,“嗯。”她觉得他的话中的意思并不简单,而她的回答到底简单不简单呢?她抽回自己的手,转身进了院子。

“萌萌?你怎么来了?”苏阿公惊讶地问道。苏萌赶紧拉着亲公的手臂进屋了,她今天的确是临时起意来沙溪的。

苏阿公扭头向外看,他看到门外有人影,好像是周家的小哲。

“我们同学明天去德国了,给他们践行,明天是周末,来陪陪你们呀。”苏萌说着把亲公拉进了屋里,怎么听,她的这个理由都有点牵强。

周立哲他们仨去德国了,这一去,要三年。巷子里最调皮的小子,有出息了,也成了村里最热门的话题,周立哲走的时候,连周立哲的爸妈都没想到,邻里邻居的都出来和他们打招呼,“小哲要出国学习了?”

“是啊,单位派到德国去学习。”周妈妈自豪地笑着应和。儿子不但出国了,还是公派,多少大学生也没有这样的待遇。那段之后,职中的双元制专业班突然变成热门,很多家长来咨询和报考。

在太仓的德资企和学校的合作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专业班越来越多,而这样一来也给学校带来压力,师资急需解决,学校开始面向全国招聘优秀老师,一时之间,整体带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教育局对职中的双元制班特别重视,越来越多的德国企业来太仓投资,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类型也越来越多,未雨绸缪,双方开始启动双元制大专班的筹备工作。

苏萌站在二楼房间的窗边看着周立哲和家人一起走出巷子,她抬头看着蔚蓝的天空,老天真会开玩笑,他们都去德国了。

张轲闻也来首批送去德国培训的三个太仓双元制培训出来的员工,他对他们充满信心地说:“我等着你们学成归来。”

有人问过张轲闻,就不怕培养的人才跑了?张轲闻笑着说:“那是你不了解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不了解德国企业,也不了解太仓人。”

这句话很简单,懂的人懂,不懂的人永远不会懂,张轲闻从来不会有这种担心,有些事如果会发生自然有发生的原因,如果没有做到防患于未然,那也只能勇敢地承受结果了。

张轲闻接到集团的消息,斯坦姆博士的朋友也要来太仓考查洽谈投资,这一次来的是一家人,整整齐齐的一家四口。经开区相关负责人和张轲闻一起配合完成这项考察和接待工作。

尼尔斯到了太仓就脱口而出,“这里很像德国的小城。”

张轲闻早就预料到这样的结果,笑而着说:“相信斯坦姆博士已经给你讲过很多太仓的故事了。”

“是的,他简直就是太仓的宣传大使。”尼尔斯耸耸肩膀,两手一摊,好像不太相信似的,“他和我说的太仓,和我了解的国内不太一样,所以我必须亲自来看看。”

“相信您一定会不虚此行。”张轲闻淡定地告诉尼尔斯。他们来的时间正好是春季,温度适宜,街道两边繁华盛开,绿树成荫,没过多久尼尔斯的太太就惊讶地赞叹,“我喜欢这座城市。”

尼尔斯一家被热情地接待,到了吃饭的时候,张轲闻直接把他带到了一个若大的工厂里,“这里有你喜欢吃的德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