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企业各种找关系,王大路就发现他的同学和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一下子就多了起来,他还惊奇地发现他的一个出门打工的表弟居然也具备修路的资质。

王大路一直记得他那天跟徐晓山的对话,他心里透亮,知道自己要什么,整个人就又变成了一块无法下手的滚刀肉,这个时候不要说表弟的身份不管用,就算是亲弟弟也不管用!

只是让他心烦的是,这些沾亲带故的人找到了他的父母,变着法子说情攀关系,想要拿到这个标,把他吵得脑仁都是疼的。

王大路在被修路招标的事情烦得头发都要掉光的时候,田开升的一对一帮扶工作已经彻底落实下来,各单位的干部需要利用周末和下班后的时间去给配对的贫困户做思想工作。

因为这一项工作的开展,整个临山县的县委大院,以及各乡镇的办公楼里全忙成一片。

田开升作为这项工作的组长,他都快忙得脚不沾地了,他带着助理连着几天下乡开展工作。

徐晓山作为统筹全县工作的人,再加上他来临山县的时间还短,有很多东西还不熟悉,只会比他们更忙。

县里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原本对新县长上任这事还持有观望态度,现在见刺头王大路都拼了命地在干活,他们也就歇了观望的心思,这位新县长似乎不是省油的灯,他们还是赶紧干活吧!

徐晓山原本就是从基层做起的干部,当然知道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很多资料上写着的东西,都不如实地考察一番来得有用。

他把县里大的工作安排下去,分摊给各单位负责人之后,他就有时间去亲自走访各个贫困村,去寻找问题和发现问题,他相信,只有深入群众,才能知道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他吸取上次的经验教训,这次他一大早就带着秦原,喊上司机小陈,直接开车去靠山路。

今天天气晴好,气温却不高,天空碧蓝如洗,路边树木的叶子已经落得差不多了。

靠近城里的路边,依稀能看到种油菜的农民。

顺着路越往里走,抛荒的田地就越多,路也越破。

有些路面上能清晰地看到农民为了引水方便,在马路上挖出来的沟渠,徐晓山数了一下,路上这种沟渠至少看到了五六条。

他想起上次在大庙村发生的事情,觉得这条路之所会烂成这样,附近的村民有脱不了的关系。

而路坏了之后又影响村民的出行,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大庙村往靠山村的路,比前面的路还要烂,吉普车有好几次差点掉进马路上的大坑里。

大冬天,这段路愣是把小陈开出了一身的汗。

秦原第一次走这么破的路,全程“哎呀”的乱叫,他的脑袋在车上磕了好几回,等到大庙村的时候,他没忍住下车吐了起来。

旁边菜地里摘菜的七十多岁的老太太看到他的样子毫不留情地嘲笑他:“娇气!”

秦原想要反驳,胃还在翻涌,他又跑去吐了起来。

徐晓山给他递了瓶水漱口,再让他坐在路边休息,他好一会才缓过神来。

靠山村和隔壁省的一个市交界,是临山县最偏远的村子,这里靠近一座大山,名字也因此而来。

这座村子因为地形不平,村里的房子不是集中盖在一起的,四下散开。

靠山村有个能人,带着村民用大棚种菜,所以村里的地反而没怎么抛荒,基本上都种上菜。

这里看着反而比大庙村更添了几分生气。

不远处传来狗叫声和鸡鸣声,一派田园风光,也透着荒凉的气息。

徐晓山在等秦原缓过来的时候和老太太聊天:“大娘,你的菜种得真好,这么冷的天,你是怎么种出来的?”

老太太最喜欢别人夸她的菜种得好,她立即就跟徐晓山分享了一堆的经验,她说的是当地的方言,徐晓山大半都听不懂。

她分享完之后说:“看你衣服穿着光鲜,皮鞋擦得透亮,估计都没有种过菜。”

这一句徐晓山听懂了,他说:“我是农民家的孩子,小时候常跟着我爸妈种地,不过工作后一直在城里生活,就没怎么种过了,所以我现在只要一看见种得好的菜,我就很喜欢。”

老太太听他这话说得实在,笑着给他拔了一把青菜,用草绳绑了递给他:“你嘴这么甜,这把菜送给你了。”

徐晓山笑着接过来,向她道了谢,却递给她五块钱:“种菜是件很辛苦的事情,我不能白拿你的菜,我跟你买。”

老太太有些意外,却也没有推辞不收,而是又转到地里给他用稻草捆了一把青菜:“你这钱能买这么多菜,我不能占你便宜。”

徐晓山也不跟她客气,把菜递给小陈,让他先放进后备厢。

老太太问他:“你是第一次来我们村子吧?你找谁啊?”

徐晓山回答:“我是来找周跃进的,大娘知道他家在哪里吗?”

老太太指着山边一处破旧的土坯房说:“那就是他家。”

徐晓山有些意外,老太太看到他的样子笑了起来:“是不是觉得他这么个能人,却住那么破的房子很吃惊?”

靠山村带着村民种菜的能人就是周跃进,徐晓山来之前以为周跃这么多年一定能攒下一笔钱盖上气派的房子。

毕竟村里人有钱之后都会习惯性地先把房子修起来。

徐晓山点头,老太太似乎很享受他吃惊的样子,笑着解释:“周跃进确实是个能人,你知道他家为什么这么破吗?”

徐晓山摇头,老太太就开始给八卦:“周跃进家里有五个娃娃,严重超生,之前计划生育查得严,罚款就把他家给罚穷了。”

“他家里娃娃多,老人年纪又大了,他也不能出去打工,就自己研究种大棚蔬菜,想给娃娃们赚取学费。”

“他刚种的时候没有经验,菜种得不好,还亏了点钱,但是他家大儿子厉害,去山东的一个什么市跟人学种菜的经验,第二年他家的菜就种得很好了,开始赚钱。”

“后面他借钱买了辆二手拖拉机,拉着菜进城卖,很快赚了些钱,然后那些钱全花在他家娃娃的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