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下来的李湛也只能拿出这样的手段来对付那些不给他好好干活的小吏们了,说到底他们才是地头蛇,天高皇帝远的,他这个皇帝能发挥的作用,只怕还不如当地的小吏呢。

这还是在大唐的均田制并没有崩溃的情况下,大唐对基层的控制力还是相当得力的。

要是换成后世的明清,土地私有已经成为大家默认的了,那才真叫皇权不下县呢!

当国家庞大起来以后,对基层的控制真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李湛现在真的特别羡慕历史上工业革命前的英国。

当初的它可是嚣张到连从窗户税都能收上来的地步,可以看出来它对基层的控制力有多强了。

虽然这可能也占了英国面积比较小,人口大都集中在城市的光,但那也非常厉害了。

就好比大唐现在,李湛倒是一直在对城中的两市征收商税,可他从来就没有征满过,两市的商人们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办法逃避税收。

单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来,大唐的继承控制力还是不足。

这里面固然有东西两市的商人很多都是权贵家的白手套,一般的小吏们也不敢去得罪他们的原因,可这并不是理由啊!

英国当初那个时候,收取的窗户税,难道就跳过富人、贵族们没有征收了吗?

一样征收的,所以这不单单是英国集权程度更高的一种表现,也是英国王权权威的体现。

话又说回来,关陇发展工商业确实有其优势所在,而且已经颇具规模,现在只要继续投资,整顿商业市场,关陇的工商业发展英国还会更进一步。

可这无疑对朝廷对工商业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李湛可不希望看到,等到未来关陇的工商业发展以后,朝廷还不如那些商人们有钱。

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就是明末那样的乱世了。

毕竟当一个朝廷还没有下面的商人们有钱的时候,朝廷中枢拿什么压制地方的各路豪强们?还会有谁愿意给朝廷做事?

大家都是人,都是要吃饭的嘛。

“你们可有什么更好的控制关陇工商业发展的法子可用?”

王阳明稍微有些尴尬,这……大明朝廷对工商业的控制力度也就那样了,堪称历代汉人王朝中最低的那种。

他和张居正都是明朝出身的人,能有什么好法子呢?

“这……臣不是特别清楚这样的东西,依臣来看,陛下大可拿着这事咨询范相公,宋朝对商贸的控制是很强的,而且商业氛围也很浓郁,想来他是有好的建议的。”

“范仲淹吗?”

李湛若有所思,好像是这么回事儿,不管是张居正还是王阳明,两人都没有真的处理过特别繁琐的经济事务。

这一块是他们两人的盲区倒也正常,而大宋对商贸的管控能力有目共睹,要不然它凭什么割据中原的南方,和北方少数民族的强权对峙数年之久?

失去了河北道和河西走廊以后,宋朝能种地的地方已经不多了,要是没有商贸带来的容纳更多人口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就更加明显了。

单凭国内精耕细作,开发江南,北宋凭什么养活王朝末期是破亿的人口的?

既然路子已经有了,李湛也就不急这么一会儿了,留下张居正和王阳明两人一起用膳,商量下国中的其他事物。

等到稍微得闲一点,李湛就喊来了范仲淹,咨询北宋的商业体系的问题。

倒不是李湛自己不清楚这些,他知道的都是近现代的工商业发展情况,这些东西和现在大唐的情况完全不同,那些有益的经验也不适应现在大唐的社会风气。

范仲淹一开始还有些疑惑李湛的用意,等到李湛直截了当的和他提了这些东西,范仲淹不由得狠狠的揪了几根,可他在心里更是有几分惭愧。

当初的时候,范仲淹家里条件也不怎么好,可他到底是读书人,和一般的民众们接触太少了。

更不可能和那些底层的百姓们共鸣,虽说范仲淹是从宋朝出来的,可对于这些范仲淹并不在乎,范仲淹的科考成绩注定他不会在这样的‘庶务’上消耗太多的时间。

正因如此,这时候李湛忽然问道宋朝的工商业规定是怎么样的,范仲淹反而有几分尴尬。

这样的琐事,以往的时候范仲淹真的不关注,他关注的向来都是国家大事,帮助皇帝们出谋划策的。

可现在大唐这情况,明显是想要在商业上看齐宋朝的,可他要是不能在这上面提出自己的见解,那岂不是平白被李湛这个皇帝低看一眼?

本来在政务上现在李湛就更信任张居正和王阳明两人,要想把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提升到他们两人的水平,至少要表现出自己无可替代的一个优势吧?

章惇都明白这个道理,主动请缨到了边境依旧处理边务,那他范仲淹的路子,是不是就在这商事上呢?

至少……唉,一想到自己对商事不够关注,范仲淹就有些后悔,好在他在巴蜀一地主持盐业改革的时候,和商人们多有接触。

虽然不清楚宋朝的商业政策,但对大唐现在的商业还是能插上几句的。

认真思索了一会儿后,范仲淹坦然的说道。

“臣对当初宋朝的商事并不是特别关注,倒是说不上来如今大唐的商业发展和宋朝还有多大的差距。”

“若是只从成就上来看,海运已经区别不大了,而且也有类似纸币的东西,可以算的上别无二致了。”

“只是,坊市这块,还是宋朝的更为繁荣一些,民间的商业氛围也更加浓厚。”

李湛稍微有些失望,但他也明白这些历史上的名人本来也就是普通人,不是所有人都文武双全,还可以在经济上有什么特别亮眼的表现。

特别是在古代的大环境下,有多少官员会积极主动的关注商业呢?

整体来说,宋朝已经是商业氛围最为宽松的一个朝代了,可就算如此,范仲淹这样的名相也对商业很是鄙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