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自己心里觉得,想要让大唐长盛不衰最好的手段就是开启民智,而且并非单纯的普及儒学。

他不是没有看过李湛带来的那么多书,前两年他虽然每天都要忙着治水,可读书的事一点都没落下。

正是因为看到的东西很多,所以王阳明的心里才会这么坚定的觉得,一定要大力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可推动生产力发展,不是喊喊口号就能成功的,历史上那么多数算、工程、农学相关的书籍,不是照样有很多失传了?

甚至有些是压根没有得到推广,只是士大夫们知道有这么一本‘杂书’,这样的情况,就算王阳明再怎么用力推动生产力发展也只是一时辉煌。

王阳明的心可没这么小,他现在希望李湛能直接建立各处专职工程建设的学院,现在大唐有人有钱,还有需求,怎么可能做不好这样的事呢?

只要提高工匠的地位,让工匠之学得到发展,那么生产力的提高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虽然可能这个过程需要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时光。

可这样缓步推进的情况,总是比一场太过激烈的变革更能对社会造成影响。

其实这个时候,王阳明已经不怎么能看得中科举了,科举做为一个选官制度自然有其先进的一面,甚至可以说比西方先进上千年。

可科举和李湛给他的那些书里提到的高考制度、公务员考试又差了何止一筹。

王阳明作为一个思想家,看的可比李湛清楚,这中原自古以来的种种思想流派,大都是人文社科上的东西。

思考的是社会制度,人与人的关系,对于自然科学涉猎极少,可能《墨子》中确实牵扯到了,但《墨子》一书终究是主要讲的墨子的政治主张,这些自然科学的东西只是一小部分而已。

更不用说,《墨子》一书很多已经失传了,现在压根看不到《墨子》的全篇,这无疑是一个让人比较遗憾的事。

不过现在李湛有神鬼之能,可以从后世拿出来这么多书籍,那是否能找到《墨子》中的技术其实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王阳明很快就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写成一道万言书,上奏给李湛。

李湛收到王阳明的奏章后,第一时间感到的是一种羞愧,他可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后世来客,居然还没有王阳明想的通透。

要是不把民智打开,让民间能够学到并且保存下来那些工业思想,工程技术,单单指望朝廷推动生产力发展又有什么用呢?

依托于现在整个大唐的力量,在天下广设书院,专门教人技术类的东西,从最基础的教育层面发力,最后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必然比他一开始设想的要快的多,也好得多。

而且现在王阳明上的这道折子看起来有些突兀,但里面的内容也算得上的按部就班,四平八稳,何况现在李湛已经登基好几年了,对大唐的掌控绝非一开始的时候能比。

只要李湛想要推动这样一个看起来和朝中世族们没什么冲突的政策,它的落实还是可以保证的。

若是真的还有人不长眼,那李湛就真的要动手了。

一想到自然科学对社会的巨大推动,李湛的心里就很是开心,一旦把这事做成了,那大唐的光辉就真的可以照耀千年了。

这绝对不是一次简单的改朝换代就能把大唐的制度、思想推倒的事,就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大唐的光辉也会常亮常新。

相比之下,在这样的长河里,个人的光辉就微不足道了。

李湛在一开始收到王阳明的奏折后,也曾想过是不是可以直接拿出来不少超越时代的技术?弄一些发明创造,再配合上后世的不少制度保护这些技术的发展。

只是很快,李湛就冷静下来了,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傻乎乎的学生了,现在的李湛比谁都清楚,想要凭借一些发明创造就改变社会的难度有多高了。

这就是在现代也是一个极为艰难的事情,还需要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现在大唐有这个条件吗?

更不用说生搬硬套后世的那些制度了,要是治国真的这么简单,那不就成了一个过家家游戏?

真以为当世就没有有识之士吗?

有些制度在不匹配生产力的时候,拿出来就是空想,甚至让人身死国灭。

到时候,李湛说不定就要成王莽第二了,不过王莽灭亡是因为制度落后于生产力,李湛则是因为制度超越生产力水平罢了。

在洛阳的第二次大朝会上,李湛就抛出了王阳明私下建议的几个政策,一是放低科举门槛,让科举考过的人大都从吏员做起,其他途径进入官场的人也依照这个办法,同时提高吏员的待遇。

二就是昭告天下,在天下兴建各类工程技术学院,专司农业,天文,建筑,造船等各类技术人员的培养,李湛的理想是形成完善的工科门类,这样才能好好的推动工业发展。

这两个大议题抛出以后,朝臣们的反应只是比较关注第一个问题,为此争吵的极为激烈,这个时候就能看出来朝堂上各色人物的出身和倾向了。

世族和寒门终究是泾渭分明啊!

至于李湛提出来的建立各类工程技术型书院的想法,朝臣们大都是不甚关注,也许在他们看来,皇帝的这些举措只不过是关注民生罢了。

至多就是比之以往的皇帝们更加关注一些罢了,而萧瑀他们这样的人知道的更多一点,觉得可能李湛是希望能借助工程技术的发展,发展工商业,遏制土地兼并。

即便他们这些人里面已经有很多算是当世智者了,也没有办法真的看穿历史的迷雾,看到后世工程技术的发展有多么快速。

这样的局面让李湛大大松了一口气,如今这些官员们不关注这样的事对李湛和王阳明来说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消息。

既然长远的规划已经能够推行了,那当下的财税改革就需要提上议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