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李二依靠的那批勋贵们,都这么服了软,李湛自然要表现自己的大度了,挥挥手让自己手下的拿下大匠们帮着给他们这些人,忙的热火朝天的烧瓷砖,测量房间,准备修建沐浴间。

至于游泳池就别想了,不是皇宫哪来的那么大的地方?

但要真搞一个公用的游泳池,又没法放那些令人激动的东西,也不是这些勋贵们私心里想要的,实在没什么意思。

更不用说,公共游泳池怎么可能有女性出没?

就以现在大唐的男女之防,虽说确实挺宽松的,但也没宽松到这个地步啊。

这样的一个大奇观,也就只能胎死腹中了。

李湛既然放弃了搞这样的奇观,自然就野心勃勃的想搞其他奇观了,别的不说,联通南阳和荆襄的运河,李湛早就想要修建了。

一旦能打通这条运河,巴蜀就能再次和中原地区长久的联系起来,不会成为一个相对孤立的版块了,很难再出现一旦天下大乱,巴蜀闭门自守,试图在当地割据的情况了。

想当年没有大地震的时候,西汉时期巴蜀和关中的联系相当紧密,巴蜀的物资可以轻易通过水路,运往关中,对大汉中枢的稳固立下了不小功劳。

甚至别的不说,刘邦之所以能北上关中,和当时巴蜀能和关中直接交通是有不小的关系的。

只可惜,一场地震把一切都破坏了,东汉时期,巴蜀一地的物资就很难再直接转运到关中了,就是洛阳也相当困难。

路途上的损耗高的吓人,不就是因为没了水路,就算巴蜀的物资顺着长江沿河而下,到了襄阳一代,还是要转陆路,跨过桐柏山等连绵的山脉,才能运往洛阳吗?

就是把路程再缩短一点,现在可以通过大运河联通南北,可这种联通,也需要巴蜀先将自己的物资送到杭州,再转运到洛阳。

这一来二去的,损耗就高了不止一个点了。

之前杨广所修的大运河,说到底只是将东南和中原连接起来了,只是解决了后世江苏一带的割据倾向,至于四川这地方,真的没什么办法。

要不然,后面五代十国的时候,巴蜀也不会自成一体,就是再往后宋末、明末等等,不都是这样吗?

正因为看到了巴蜀的这种分裂倾向,后来宋朝的君臣们也不是没考虑过联通荆襄和南阳等地,让巴蜀的物资直接转运到洛阳一带。

这样一来,就是朝廷的军队也能更方便的到达巴蜀,力图解决巴蜀的割据倾向。

可惜了,就大宋皇帝的那个权威,实在办不到这点,缺乏魄力和担骂名的勇气,有隋炀帝这个败家子在前,谁敢再提议随便修运河?

加之当初修这个运河的时候,遇到了很多困难,宋朝君臣索性就不再修建了。

这样一条运河,直到后世南水北调工程的时候,才算完成,其实就是南水北调的中线工程,离宋朝规划这事的时候已经过了千年多了。

等到了那个时候,这条运河已经失去了很多原本应有的军事意义和商贸意义了。

现在李湛手上有那么多突厥俘虏,有他们的人命当消耗品,李湛更不会在乎被时人痛骂暴虐,只要自己还能提供廉价粮食,读书人骂的再欢,还能耐李湛何?

李湛在心里也算过一笔账,只要修通这条运河,从蜀地运往洛阳的物资往返可以节省差不多八百多里的路程,这还是有隋炀帝修的大运河的情况。

一旦走通了这条路,未来巴蜀的铜钱就不会运不进来,逼得他们用铁钱和交子这些玩意了。

是的,巴蜀之所以用铁钱,也和铜钱大量流失有关系。

就蜀地这个地形,铜钱带出去还算容易,可想要大规模带进来,那就有些难了,特别是在国家首都是在北方关中和洛阳一带的时候。

而且现在修运河还有一个好处,巴蜀已经发展很多年了,可以说开发的非常繁盛了,可江南一带在唐初的时候,不能说是小透明,但经济确实没有巴蜀发达。

拿出来这样的理由,也足以说服朝野众臣们,可要是往后拖,拖到江南过些年赶上来,就是李湛的后代打算重新拿起这样的方案,也没法说服朝臣了。

这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单纯的会有人觉得经济上不划算罢了。

就好比宋朝的时候,除了修运河会遇到很多困难,更重要的还是江南的发展已经相当好了,为了多一点巴蜀的物资,耗费巨资修建一条这样的运河,经济账确实不太划算。

至于如今大唐的经济中心——河北一带,李湛一直对这保留这几分警惕,没办法,谁让这地方除了是经济中心还是很多山东世族们的老巢呢?

更让人心忧的是,后来的安禄山就是借着河北的财政,和手上的士卒们才造了反,这样的“前车之鉴”,足以让李湛用有色眼镜看河北这块地方了。

而且李湛的心里还有另外的想法,万一,万一他的子孙后辈们不孝,到时候要丢了江山,多一条巴蜀到京畿的经济大动脉,总比单单依靠江南来的强太多了。

江南那些士绅们,实在不是什么好东西,可能这是李湛知道明朝历史,对江南一带的很多人的偏见,至少现在大唐还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不过,偏见什么时候都存在,只是在李湛这个皇帝身上影响会更加恶劣罢了。

李湛自己觉得想的比较通透了之后,把这样的打算透露给手下的王阳明、冯道等人,还有房玄龄、杜如晦这些在朝堂上占据高位的大臣们。

他们也不得不承认,李湛说的很有道理,虽然单看经济账可能不够划算,可要算上政治账,军事账,未来的长期发展等等,现在趁着国力强盛,有这么多外族俘虏,修这么一条运河是一件绝对划算的事。

只是就算他们的心里觉得这事可以做,可隋炀帝的先例离得实在太近了,他们实在不敢开这个口,答应李湛修建运河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