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你别想了。我再过一个月就是公职人员了。”何招娣信心满满的说道。

“随你吧。现在世面上有多少挂单卖出的,有多少挂单买入的?”

苏灿直接开口询问到。

何招娣诧异的探头看了一眼,她没想到面前的苏灿,还回去关注了股票的信息。

“没想到你还研究过嘛,说的跟自己很多一样。全是卖出的,极少买入的都是低价在求购。大老板你想怎么操作?”

“有多少直接清掉。”苏灿的话再一次让何招娣大吃一惊。

"你确定?"何招娣有些不解。

现在大家都急着把股票变现,这人怎么无头无脑的在抄底?

是不是傻了?

“确定啊,有什么问题?”苏灿一副疑惑的表情。

何招娣也难得过多解释,现在股票还是试运行阶段,大家都还没怎么玩的明白。

既然老板说要抄底,那就抄底吧。

反正他钱多的是。

...两个小时后,苏灿总共吃进的股票价值已经达到了1200万。几乎是半个丰化的首发量一半了。

何招娣实在是不能接受这上千万的真金白银,就这么换成了“废纸”。

多次开口提醒苏灿,是不是需要停一停。

这么大手笔的股市交易,自然引起了,其他工作人员的注意。

但是,其他人都默契的没有做声。

也无视了何招娣求助的眼神,没有出手帮助或者换班的意思。

苏灿大概能明白这些人的想法,无非就是成了,没什么功。

一旦亏了,客户肯定不会放过她的。

金额这么大,鬼知道客户会做出什么冲动的行为。

再说了,现在只是试点,也没人知道以后股票会不会成为一个正式的行业?

在现在的人眼里,股票说白了就是7080年的各种各样的搞集资一样,给名义给字据,最后就是不给钱。这也是为什么股票试行早期出现这么大难度的主要原因。

因为大家都是在往里面投钱,又没见到个什么实际物件,最后拿在手上的这些凭证能不能换成钱,没人知道。

就算有人知道,说出来也未必有人信啊。

还有一点,大家都喜欢把钱留在家里,以备不时之需。

那个年代,有各种各样的藏钱方式。

缝在被子里啊,枕头里。

埋在粮食堆里,墙缝里,地板下面。房梁上,牛棚猪圈厨房柴火堆下面。

千奇百怪,光是现在苏灿能回忆起来的都有数种,比如,一个老年人把钱缝在被子里,儿媳妇洗床单晒被子,结果调出来大把大把的票票。

比如,钱埋在粮食堆里,直接被大米机粉碎的。

比如,藏在床下地板里的钱,取出来用的时候,全部霉烂掉的。

反正,只要能想到的,当时都发生了。

并不是说着是陋习,而是苏灿知道,这就是种花家刻在骨子里的一种习惯。

火力不足恐惧症,钱粮不足恐惧症,争当第一,不做第二恐惧症所以,当一群工作人员看到苏灿这么大手笔买入的时候,大家并没有出言相劝。对于何招娣的求助,也没有出手相助。

即希望能变的更好,又不愿带头冲锋。

这就是普通人的矛盾之处。

这也就是后世常说的——那个年代,只要你胆子够大,钱是大把大把的挣。

苏灿有幸,就回到了这个年代。

所以,当1300万消耗完毕的时候,苏灿再次开出了1300万的支票。

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再次震惊,原来有钱可以这么任性啊。

...“按发行价收购三天,有多少收多少。这个是我家和我们村的电话号码。有什么问题直接电话联系。我走了。还有一点,我的信息你们要保密,我想这是你们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吧”

苏灿看着1300万实实在在的花出去,心里踏实多了。

至于剩下的1300万,苏灿估计,应该能够花了吧。

...在一群人的注视下,苏灿迈着潇洒的步伐走出了交易所大厅。

鼓鼓囊囊的皮包里面,是各种凭证。

苏灿并没有急着回家,而是在交易所周围的开始转悠。

自认时间紧迫,而且钱包充足。

办起事来自然就干脆利落。

三个小时之内,苏灿联系买下了两处房产。

一处黄埔路15号大院子,25万成交一处黄埔路30号,三层民居,70万成交。

为什么不能这么爽快利落的成交?

因为当时沪市最好最好最好的房子一平是2300,月供是60.所以苏灿开出的价格绝对是按当时最高房价给的。

就这差点没把原房主嘴给乐歪了。

他们在乡下可都是还有老房子的,就算不买房,去乡下翻新一下,也是照样住的。

就在刚才和原房主交谈的过程中,苏灿了解到,现在上海的商品房销售并不是很好。但是却依然在不停的修建,这反而提醒了苏灿。

后世的房价有多高,这个是有目共睹的了。

所以这也正好提醒了苏灿,自己可以适当的买些房子。

心动不如行动,直接就驱车到了房管所,本来就在黄埔的苏灿,只用了10分钟到了。

在苏灿火急火燎的催促之下,直接购买了50套产权房,面积在90-150之间的中高层。然后在工作人员的震惊目光之中,苏灿再一次飞奔出门,直奔静安。

一同样的方式,在一个小时之内搞定50套。

总共合计1600万。

80本房产证上写着穆青葵,20套上用的是董红梅。

忙完这一切,苏灿默默的酸了一下自己的存款余额——1.9767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