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历七年正月初七,越州云城。

春节已过,节日氛围久久不退,云城的烟火璀璨夺目,连续几个夜晚络绎不绝。林牧云也是亲身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春节,逐渐的有点了解了这个时代的人对节日的向往,以及节日对他们的意义。

云城的春节虽好却没办法留住林牧云,倒不是他不愿意留下来,而是圣旨就在那里,再不出发,恐怕就赶不上大朝会的面圣了。

临走之前,林牧云去了一趟云隐山,那里是云隐山产业开始的地方,就算现在在西岭县屋头岭开了多个工厂,云隐山也依然是林牧云手底下产业的总部。

此去京城不知要呆多久,林牧云倒不怕这里的产业负责人管理不好,而是担心三月份回不来,错过了寻找雄性不育株的绝佳机会。

跟负责寻找雄性不育株的人交代了很多,具体操作流程也都说了,就是找到这种稻秧之后就把它周围的稻秧清理掉,以免异花授粉,功亏一篑,负责此事的人纷纷点头,称一定可以完成任务。

本想着应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吧,可是时间真的有点紧,再多的事也得等回来之后再处理。

大概大概吧,时辰已到,该出发了。

林焕和向鱼送林牧云到达北门,路上林焕还跟林牧云说京城也有一个宅子,是以前买下来准备找个机会去那边玩的,结果种种原因都没有用上,搁置多年,这段时间已经传书过去让人打扫了,到那边直接住下就行。

到达北门的时候,人山人海,吓了一跳,怎么会有这么多人?

一打听才知道是云城受了林牧云恩惠的百姓自发前来送行,送行的队伍里面不乏西岭县的人,他们怀着热忱齐声恭送少爷,祝少爷一路平安,满载而归。

说实话,此情此景让林牧云十分感动,不由得红了眼眶,好男儿有泪不轻弹,就只能低着头躲在车厢内,一言不发。

林府上下和云城百姓送林牧云到北门几里路之外方才停下,他们都知道,林牧云去京城需要面对的事情更多,那可是面圣,有资格面圣的人将来必然是位高权重者。

没有一个人认为林牧云不配,如果林牧云不配面圣?真不知还有谁配。

秦岭以南没有雪,就算有雪也不至于把大江大河冻得不能行船,所以越州到苏州这段路程是可以走水路的,后面就没办法了,只能走陆路。

林牧云一路上都在领略沿途的风光,有些地方热闹,有些地方幽静,年节还没过完,官道行人较少,沿途的客栈生意比较冷清,不过他们都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元宵之后,各种各样的商队会让这些官道热闹起来,届时,这些客栈就可以大赚一笔。

林牧云发现大殷的商业活动比自己想象中的要发达不少,官道四通八达,可以保证商队的畅通。

这么好的商业基础竟然没有大力发展,显然有些不够聪明了。朝廷每年都在哭诉国库空虚,税收太少,却没想过主要的税收并非来自农民,而是这些奔走全国的商人。

国家不重视商人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由于所谓的圣学认为商人重利,屯财,是自私自利的表现,所以当商人是不会被主流思想看重的,反而是那些读书人,本身很难为国家的发展带来实质性的作用却被人人追捧,这样的社会确实很难走向发达。

当然啦,不是说读书没有用,而是看读什么书,这个时代的读书人读的都是四书五经,学的伦理纲常,治世之道不是从这些书里面汲取的,而是从实践。

文武百官全都在庙堂之上,个个都是头发花白,胡须半臂长,为何啊?因为他们年轻的时候都是去小地方当官,一般都是从县令开始当起,当个三五年,自己摸索治理一方的办法,有点成绩之后,有关系的就可以快点升职进京当更大的官,没关系的那就只能继续打拼,最后可能也可以升官发财,不过没点关系一般都是只能当个小官这样子啦。

扯得有点远了,不过这也确实揭露了这个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文武百官有治世之道,可都是从以前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很难创新,以至于遇到事情他们会率先去想老祖宗是怎么做的,所以当灾难来临时,满朝文武就是学着老祖宗祭天祈福,实在不行就开库放粮,这样有用吗?他们不知道,老祖宗都是这样做的,肯定错不了。

在苏州呆了一天,去逛了逛这唯美的古城,大殷的建筑风格很像唐宋,风土人情则偏向于宋代,对文学十分推崇。

后面可就一路马车奔赴上城了。

一路上无风无雨,顺利无比,于文历七年正月十二午后到达上城。

上城乃是大殷的政治经济中心,这里的高楼林立,寸土寸金,所以楼只能往高的建造,街道比任何一个城市的街道都要宽敞,整整齐齐铺了青石砖,每天都有人打扫。

“少爷,京城好热闹啊。”坐在马车上,小宁探头出去看街上的各种东西,特别是路边的积雪,她和林牧云一样,从来没有见过雪。

“喜欢吗?”林牧云问小宁,“喜欢的话可以下去走走,反正都快到了。”

进城之后不用多久就可以到达林焕在京城买的宅子,现在时间还早,林牧云也不急着回去。

小宁当然很愿意,于是二人下车,带上洛玲珑和窦晓晓,四人逛逛街。

这里有冰糖葫芦卖,这东西小宁还没吃过,看着挺好吃的,有点嘴馋,可是又不敢说出来。林牧云留意到小宁的小心思,也不戳破,便让小宁去买四串过来,说他想吃。

小宁乖乖买了过来,林牧云就分一人一串,洛玲珑和窦晓晓都不客气,就是小宁觉得这是买给少爷,她怎么可以分走?

然而林牧云还是塞给了她,小宁只好接受了,其实她确实是想吃。

“公子,买书不?”这时,一个眼尖的卖书匠一眼就看出林牧云几个人不是本地人,便贴了上来,拿出一本书,封面赫然写着《红楼梦》三个大字。

“哦?这书……”林牧云笑了笑,本想说点什么。

“这书可是上个月最新出版的《红楼梦》第二期,供不应求,我好不容易买了十本,你不买一本?”

林牧云算是知道了,这个人就是“黄牛”,把供不应求的书买回来,然后再高价卖给别人,不得不说,这人有点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