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就算他王国光有心学习,张成马上就得前往江浙任职,也没时间教啊。所以只好兵行险招,出奇制胜。

翰林院修检厅中。

张成身穿六品蓝色官袍坐在椅子上与高拱正在不断翻看各种资料,奋笔疾书的修订《元史》。这任务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元史》虽混乱不堪,各种典籍重复记载,但只要细心,很多内容只需要依葫芦画瓢即可,将内容准确归一就行了,说白了,这是一个细活,慢活,急不得。

翰林院修检厅的史官们平日里都是各忙各的,一向很安静,今日不知怎地,竟然如此喧哗,只见对面几位史官三五成群的不停的在交头接耳小声的说着,一个个垂头丧气,如丧考妣的模样。

于是张成便停下了手中的笔,皱着眉头用心的听着旁边絮絮叨叨的声音,很快的他便听到了“折色”、“棉布、胡椒、苏木”等字眼。

原来朝廷目前财政紧缺,去年俺答刚刚入侵,黄河决堤又发大水,国库的剩余银子连这个月官员的俸禄都发不出来了,所以打算以“棉布”“胡椒苏木”折色。

大明的财政就从未健康过,甚至连所谓的“吃饭财政”都算不上,遇上顺风顺水的大丰收年份,那这日子还能凑合凑合勉强过的下去,若是遇上了“天灾人祸”,“黄河决堤”、“安南反叛”、“俺答入侵”,那这日子简直就是揭不开锅了,吃了上顿没下顿。

于是乎个别缺德的皇帝,以及“为君分忧”的户部尚书们,就会想出“折色”的损招来给官员发俸禄。官员们对此是苦不堪言,本来明朝给官员的俸禄就是历朝历代最低的标准,也就仅仅维持温饱。

现如今就连这点钱都不给了,还折色成物品,高级官员倒是无所谓,他们冬天有着各个衙门的碳敬,夏天有着冰敬,还时不时各地方官员进京也会给他们“孝敬”一番。这点俸禄对他们而言简直是可有可无。

但是这些低阶官员就不一样了,他们是敢怒不敢言,但是这日子还得过下去不是?

咬咬牙就坚持了。所以有时候上午刚发完各种折色的俸禄,下午北京城街上就出现了无数个穿着“长衫”叫卖的“商人”。给物品虽然麻烦需要变现,但是好歹这个生活还能维持下去。

若是碰到极个别比如“老朱”这样的皇帝,直接折色成一文不值的“宝钞”那才是真正的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折色”这个字眼并不陌生,大明自古便有官员俸禄“折色”的习惯。

据史记载《明宪宗实录》,时间是成化七年十月,其中丁丑条记载:

户部请以布一匹准支文武官员俸米二十石。旧两京文武官折色俸粮上半年给钞,下半年给苏木胡椒。至是,户部尚书杨鼎奏京库椒木不足,甲字库多积绵布,以时估计之,阔白布一匹可准钞二百贯,请以布折米,仍视折钞例每十贯一石。先是,折俸钞米一石钞二十五贯,渐减至十贯。至是钞法不行,钞贯值二三钱,已是米一石仅值钱二三十文。至是又折以布,布一匹时估不过二三百钱而折米二十石,则是米一石仅值十四五钱也。自古百官俸禄之薄未有如此者,有司朦胧奏请,遂为常例。

大概意思是说原来一石米价值的俸禄市场价等于1两银子,现在一石米价值的俸禄只等于市场价14~15文了,缩水成原有的1.75%~1.875%(当时定价大概是1钱银抵80文铜钱,1两银子等于800文铜钱),缩水比例可谓相当拉风。所以实录干脆写了一句“自古百官俸禄之薄未有如此者”。

大明朝户部喜欢折价发一些奇奇怪怪东西的惯例我们早就在明月的那本《那些事儿》书里已经见过了,但是从谁手上开始这么干的,却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因为上文中提到“旧两京文武官折色俸粮上半年给钞,下半年给苏木胡椒”,那么这个“旧”是多“旧”的事情呢?

考《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绝大多数跟苏木胡椒有关的信息都是当做赏赐之用。

当然,从宣宗朝开始,苏木胡椒开始时不时地作为官员的实发俸禄,譬如洪熙元年九月癸丑条:给国子监官吏俸钞。初。户部奏:“定永乐二十年至二十二年文武官俸钞,俱折支胡椒、苏木,而国子监未及关支。”至是,宣司业吴漙以奏,上谕行在户部臣曰:“国家养贤,最切要事,儒者迂缓,请给不时,今既自言,其即给之。”宣德九年十一月丁丑条:行在户部奏:“宣德八年京师文武官俸米折钞,请给与胡椒、苏木,胡椒每斤准钞一百贯,苏木每斤准钞五十贯,南北二京官各于南北京库支给。”从之。

此时,还是临时性居多。

然而翻开《明英宗实录》,正统元年闰六月戊寅条:司钥库左副使龚政奏:“比因减省买办支钞数少,月进数多,缺库收贮,欲将官员折俸全支钞。”事下行在户部覆奏,以为若此则支出钞多,钞法愈滞,请将两京文武官员,万全、大宁都司,北直隶卫所官军折俸,每岁半支钞,半支胡椒苏木。从之。

这一条正好和成化七年十月丁丑条前后呼应,即司钥库左副使龚政提出仓库里堆着的宝钞太多,支付不了,建议给官员发俸禄全用宝钞。经过行在户部审核,提出了如下建议:即如果全部支宝钞,会导致市面上宝钞更多,那么钞法就更加行不通了,所以提议将南京北京文武官员、万全、大宁都司,北直隶卫所官军的俸禄全部折变,即半年发放宝钞,半年发放苏木胡椒。明英宗批示同意。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半年发钞,半年发苏木胡椒的好主意是谁提出来的呢?当时谁是行在户部的尚书呢?这人大家非常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