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宪明给马承忠出主意扣了左懋第从南*京带来的十万石精米,马承忠便以为这东西归他了,哪知道戴宪明送左懋第的时候,同时向何苦汇报了这件事。从登州向德州运粮吃力,因为多是旱路,淮安到德州可有运河,这运粮可就方便的多了。所以何苦走的时候,便给马承忠下了命令,米他可以留下两万石,但其余的必须马上运往德州。

马承忠气的要死,可是戴宪明已经调回登州了,他没人可以说理,何苦的命令他又不能违抗,只能非常不情愿的把大米给交了出来。运河输送损耗极小,登莱系统也没人敢玩什么漂没的把戏,所以大米很快便平平安安的送到了德州。杨威手里没有多少民夫,何苦最近常念叨的辎重部队,也是只有想法没有建制,所以他便只能调动官兵去运米。

大张旗鼓的调动官兵去运粮,一是效率高,二来也可以安抚一下德州的民心。德州城里的百姓,眼下只有五万多人,几乎全都在饿死的边缘徘徊。清军撤走之后,这些人便一直在盼着官军发粮食赈济,可是杨威手里的粮食也不多,这赈济也就迟迟没有踪影。人都快饿死了,百姓们哪里还顾忌得了许多,德州已经隐隐有了不稳的趋势。

若是再拖延个十天半个月,绝对会有百姓铤而走险,毕竟现在已经有人看着官兵们的食物发狠了。所以粮米到了的消息,杨威必须大张旗鼓的宣扬出去,让百姓们心里都有个底,不然这些家伙儿随时可能会化身对抗官军的暴徒。即便粮到了,百姓们也暂时吃不上,但起码给他们一个希望不是,人有了希望,便不会孤注一掷了。

“干什么的,宵禁了,回去!”粮食中午到的码头,晚上街头站岗执勤的登莱军官兵便发现了异常。百姓们居然成群结队的离开了家,一帮一伙的走上了街头,完全不顾登莱军的宵禁管制。

“我们去领粮食,领粮食……”官兵们已经亮出了枪和刺刀,但是百姓们却好像中邪了一样,两眼空洞,念念叨叨的只是往前走。

“嘭……”

“退回去,违禁者格杀勿论!”百姓们越聚越多,带队的军官们只能开了枪,想把这些人吓回去。

可惜百姓们已经如同丧尸,军官的枪声对他们毫无威慑力,他们只是晃晃荡荡的朝前走,对于枪声连半点反应都没有。官兵们抡起了枪托子,想把这些中邪一样的人赶回去,但是根本没有任何作用。这些人看似虚弱,但却异常的坚定,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只是不停的朝前走。这些人动作虽慢,但却好像是燎原之火,怎么也阻挡不住,单薄的步兵线根本挡不住他们求食的脚步。

“城内兵力不足,马上调奋威卫进城,驱散这些百姓,任由他们这么聚集,是要出事情的!”坐镇德州知府衙门的杨威,接到了各个方向的急报,德州百姓好像约好了一样,全都向他这涌了过来。

“都指挥,愚顽若是暴力抵抗,官兵是否可以予以歼灭!”张启贵现在是杨威的都指挥佥事,也就是杨威的参谋,所以一些关隘,张启贵必须得问明白了,不然真出了大规模的流血事件,这个锅他张启贵可背不起。

“尽量不要开枪,也不要动刺刀,殿下刚刚收复德州,若是闹出屠戮百姓的事情,可就太难看了!”杨威是综合型人才,所以政治影响什么的,他肯定有考虑。

“都指挥,百姓们几近疯魔,官兵们不能动手的话,怕是很难控制住他们。而且官兵们近距离与百姓纠缠,万一有暴徒袭击官兵、抢夺军械,官兵们也有危险!”张启贵很理解一线的情况,杨威这种又要驱散,还不能流血的要求,实在是有点难为人。而且清军到底有没有撤干净,会不会有潜伏人员留在城中,也是不确定的,万一有人趁机闹事,麻烦可是不小。

“让官兵们尽量克制免伤无辜,但若有暴徒,也绝不能姑息!另外你亲自带一些大嗓门的官兵下去,告诉百姓们粮米还在运输,登记入库也没有完成,劝他们再忍一忍。明早赈济的章程便会出来,他们可以按章程领取赈济的粮米!”急切之间,杨威也不能面面俱到,只能想出这点应急的办法。

正在城外搞土木工程,为德州棱堡修筑打基础的奋威卫进城之后,登莱军在城内的兵力达到了一万两千人,立时便控制住了局面。有组织、建制清晰的一万多军队,可是有很强的力量,绝不是六万乌合之众比得了的。别说百姓们只是饿疯了,就算他们真是丧尸,也干不过这么多的军队。张启贵亲自带领的宣称队,效果更是绝佳,百姓们听明白了官家的意思,又有大兵驱赶,自然全都乖乖的回到家里再忍一宿。

知府衙门里的杨威也没闲着,他连夜拟定了赈济的章程,第二天一大早就给贴了出去,不过章程一出,百姓们便再次走上了街头,而且直接围了他的衙门。杨威的卫兵可是真敢向百姓开枪,但是已经疯狂的百姓根本不惧他们,真的开始冲击知府衙门。百姓们会如此愤怒,完全是思维模式不同惹的祸。

杨威的告示很简单,他告诉百姓们,德州不会有任何的无偿赈济,谁也别想坐在家里就吃饱饭。当然他的意思也不是让大伙儿饿死,而是推行何苦推崇的以工代赈。杨威要修地下弹药库,德州城外还有些田地能够抢收,官道也要修整,德州城和个村镇的棱堡更要修建,这些都是大工程,需要大量的民夫劳力。杨威便是要百姓们去当劳工,他不给工钱,但是给粮食,一个劳力一天一斤粮食。

以工代振,两难自解,绝对是一个能救活德州百姓,又能完成工程任务的好办法,可是百姓们理解不了啊!自古以来,百姓们遇有灾荒、战乱,朝廷都是无偿的施粥,然后他们勉强活下去,从来没有当劳工这一说。百姓们不是不想干活,他们是理解不了这个模式,只看官府不无偿给粥喝了,他们便直接暴走了。

“贪官把赈济粮给贪墨了,大伙儿不能就这么饿死啊!大不了和他们拼啦!抢粮啊!”赈济粥棚的希望破灭了,百姓们马上搞了戏曲艺术和生活的结合,直接判断为有贪官夺了粮食,想要饿死他们,然后便是冲击知府衙门的大戏。

“乡亲们,你们听我说,信王殿下不是不管你们了,我们这次……”杨威祖辈都是乐善好施的人家,他自己也是颇受百姓爱戴,从来没被这么多百姓指着鼻子骂过,他解释起来也是一脸的无奈。

“这位大人,您这个办法,壮劳力是能活命,但是一些家里只有女人、孩子和老人的,可怎么办呀!”弄明白了以工代振的意思,百姓们暂时安静了下来,但是一些有见识的人,还是有疑问。

“女人可以做饭,做针线活,孩子可以帮工,虽然给不到一斤,但也绝对够他们吃!若有老人无人赡养的,我们的官军会照顾!”杨威的章程里没有这些,他只能临时补充。

杨威连解释再糊弄,终于把德州安抚了下去,许多事也上了轨道,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他这么幸运,北京城里现在便是一片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