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里宫外正翻天动地,易天等一行人早已穿过宽敞、空旷、堂皇的大殿。

八月三十日,这一天已经亮了,易天看着外面雨后天晴的光,亮得他几乎睁不开眼,可能是在黯淡封闭的万寿宫里呆久了,眼睛还没有适应。所以,他是眯着眼看着外面自由阳光的世界,被耀眼的光辉闪亮得一阵眩晕。这堂皇的大殿中,除了他们、不再有一个人。此时此刻殿宇给人的错觉,好像已经废弃很久,只是一处古老的遗迹,默默地见证着人们的惊扰。

“皇上,大臣快上朝了,您可以驾临皇极殿了。”一旁的秦福嚷嚷道。

梁文忙深吸一口气,易天给了他一个安心的眼神,秦福也轻轻放松了他的小手,又好言安慰了一句。

梁文抬起头挺起胸,向门口迈出了第一步。

而,易天,这洞开的亮光,让他觉得像是正在走进一种崭新的世界中;恍惚之中,此时此景就好像在昆仑山颠幻境见到的那神秘的光。他仿佛正走过一道黯淡黑暗的长长隧道,像那未知的亮光而去。

止不住的脚步,脑子里仿佛“嗡”地一声,和狭窄房屋内空间截然相反的景象立刻印入眼帘。

只见一道彩虹笼罩在殿门旁边的空中,红黄绿彩色的光就像轻快美丽的绸带,给古朴壮观的城楼点缀上了壮阔的柔情和颜色。

“隆隆隆……”马蹄声、脚步声在石阶下面响成一片。千军万马都在脚下的场面,骤然扑入眼帘,仿佛从天而降了这么多人,叫人猛地看到十分震撼。

人太多了,易天俯视下方,一时间没看到王忠国在哪里。只见铁甲洪流,刀枪如林、旌旗如云!

忽然有人大喊“皇上万岁”,更多人的嚷嚷起来。片刻后,千军万马中纷纷呐喊,喊声逐渐整齐,汇成一声声响彻内外的吼声:“皇上万岁,锦衣主政,奉旨讨逆,佑我大明!”

成千上万的人喊得十分娴熟,气势恢宏,惊天动地的呐喊在皇极殿之间回荡,喊声久久不息。

易天的脸上渐渐露出了激动的神色,明澈的目光里出现了霸气自信的神色。他昂首挺胸,当众穿过梁文的面,走上前高高在上,直面风云涌动的大场面,仿佛是站在惊涛骇浪的浪头,俊逸的身子平白多了几分高大威仪。

梁文毫无惧色,反而一脸兴奋,短短时间内就一扫阴霾和怯弱,易天则完全恢复了自身的气度、气质。易天神色也表现出了那种似笑非笑、叫人捉摸不透的莫样儿,周围人不觉得压抑、又心生畏惧……那种畏惧,就好像所有心眼都在他明净又有穿透力的目光下毫无隐藏。

旁边的宦官宫女不由自主地弯腰躬身拜他。有几个人膝盖一软,扑通跪伏在地。

“锦衣主政,奉旨讨逆!”激动人心的喊声尚未完全消停。万众瞩目台阶上的一行人,有了他更增气势,好像是皇朝积威、大义在他后面!而皇帝被挡在后面的情景却无人问津,所有人都目光都不约而同集中在易天的身上。

一阵一阵的武装将士排列在广场上,马在阵列之见奔腾,看上去纷纷扰扰。但军队并没有乱,建制完善下,成队成列;稍微留意,可以看出大殿正门外的一股人马面向南面,应该是秦禄临时聚集的卫队。其它的全部面对皇极殿,看起来起码五六千人,也许有七八千,单是数百人的步兵大方阵一眼看去也不下十个。

负责守卫皇城北面三大殿的禁卫军已经被锦衣卫大批人马取代,亲军二十六卫以前的直属部下能够顺利调动,但仓促之下各指挥使都不在,守备承天门、金水桥的别的禁军调动不灵,一时间只集结了几百人。

旁边的一个高壮宦官走上前来,不是秦福是谁?他尖声喊道:“圣旨……”众人无不多了几分敬畏。

秦福大声道:“皇上龙体有恙,闻京师局势不平,为防居心叵测者趁机作乱,下旨锦衣卫都指挥使易天监国!执掌玉玺、暂领朝政!待局面稍定,近日便召集朝廷大臣于御前,议定太子之选!”

易天又转头说了一句什么,秦福再次大声道:“皇上圣旨,密旨锦衣卫都指挥使易天、率锦衣卫入宫,接手皇城防卫,抗命者斩!”

易天拜道:“臣,易天谨遵圣旨!”

“现,昭告天下,锦衣卫都指挥使易天,其人真实身份为我大明武宗皇帝遗腹子朱载珏,现恢复玉牒宗谱,封为正王……”

三言两语之间,易天立刻恢复合法的皇室身份,并且封为正王。

除非当场有人不认皇帝的圣旨、指责易天挟制皇帝谋反!不敢?不敢这么认为、那么皇帝近身宦官的话就是真的,易天便是光明正大地执掌大权。

严嵩、瞿銮、顾鼎臣、张赞等五人过了金水桥,走上官道进了皇极殿广场,来到广场上时,只见对面宫门也走来了几个穿红袍的六部大臣。

一行数人在广场上向皇极殿正面走去。中间十分空旷,两面黑漆漆一大片衣甲,樱枪像树林一般在两边。千军万马在殿前严整布阵,这等景象、只有皇帝亲征之前才能见到的宏大场面。

“咚、咚、咚……”富有节奏的鼓声响起,大音希声的钟鼓壮音奏起,一切都井井有条。众臣不禁面面相觑,眼见的模样根本不像兵变的乱象,倒像是上朝,五府六部一切如常。

严嵩眯起眼睛看着两边的军队,饶有兴致地观察这大殿上的状况一言不发。很显然,易天和王忠国布局控制力表现得非常好。

这时,只见王忠国骑马从远处奔了过来,到得中间广场,便翻身下马,向一行刚走到台阶下的人走来。众人情不自禁地驻足,看他的目光与以前已经完全不同。

不料易天却一脸谦逊,抱拳上下摇了摇、像摇骰子一般,好言道:“王同知,快快入列。”

“哈,正王……”众人顿时寒暄起来,气氛一下子没刚才那么凝重了。

严嵩上前抚掌道:“易大人真乃皇上肱骨、得力干将。”

“今皇帝特旨,下旨本王监国。本王乃先帝之子名正言顺,在这关头下圣旨,本王敢不遵从?”易天一本正经道,“全仰仗皇上运筹得当,臣只是实行。本王监国,今后还得仰仗诸公辅佐国事的。请!”

“易大人请。”顾鼎臣道,至今一品大臣没有称呼易天王爷的,也就是无声否认易天的皇室身份。

易天哪里不清楚,一番客气推辞,众人见他满心有礼,便按照品级高低继续上台阶。

走在大殿门外,照常有一众宦官守在那里,依次上下大概搜身,确认没有武器就放行。大伙儿早就习惯这种规矩了,十分配合地抬起双臂,让宦官从上到下拍打一遍,做做样子而已,大伙儿都是读书治国的文臣,带什么武器有屁用。易天也直接把佩剑解下来交给宦官,被搜了一下。

大伙儿走进大殿时,易天走上殿陛,同坐在原本属于皇帝坐的宝座一旁。他们觉得好像有什么不对,仔细一琢磨,又觉得挺对劲的。

众人对视一眼,纷纷跪伏于于地喊道:“臣等叩见皇上。”还有少些人也喊了正王千岁,不过终归只是少数。

“平身。”梁文的声音十分弱。他要是以后经常坐朝,也许上朝不久也要重病缠身了。

接着秦福上前,又把之前在大殿外广场前的“圣旨”念了一遍,字数很少、三方面的关键内容却是言简意赅,内容主要就是:皇帝只知无法理政下旨正王监国,皇上闻密报有动荡的可能、下旨调兵,锦衣卫是奉旨进宫。

大臣都知道那秦福是皇帝跟前的近侍,前两天就是他在皇帝面前代为下旨了……现在又是他念圣旨。在场的人不比那大部分都目不识丁的武夫,大家知道动脑子,见到这状况自然觉得有很多可能;但又没法也没必要去质疑秦福的圣旨。只是易天的身份,大部分人还是不会那么快承认的。

待秦福念完,易天立刻又开口道:“皇上要静养,此时上朝已是不易,怕惊扰了圣驾,对皇上的病情不利。何况今天有锦衣卫‘调入’皇城,情势仓促,为尽快稳定京师,先以大事为要。一旦大事平复,诸位大臣便可立刻入宫朝见圣驾。在此期间,皇上将暂停上朝,由本王暂代理政。”

易天的紧张情绪还没法平静,毕竟皇城外面一共还有几十万禁军、光驻扎在京营的也有十几万人。但最危急的时刻已经过去,现在他至少能控制得住自己的表现了。

王忠国等锦衣卫一干人等率先附和道:“臣谨遵圣旨。”众人忙纷纷拜道:“臣等遵旨。”

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很有序、措施一环接一环步步为营。易天见状十分满意,但丝毫不敢耽搁,立刻又道:“除了刚才宣读的圣旨,皇上命本王还拟了一份圣旨,诸位大臣看看是否妥当。若是妥当,内阁可否依此向兵部、五军都督府诸军将士下达一些军令。”